来源:大山说房 2025年6月15日 发布时间:2025-07-04 浏览量:14
北京剑指"中国硅谷",上海全力取代香港,深圳扩权冲击直辖市,武汉5年冲刺3万亿GDP——四大城市未来五年的战略蓝图已清晰浮现。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所以在2025年中国马上也要提出未来5年的“宏大发展规划”。这个“宏大发展规划”,就是“十五五规划”:中国从2026-2030年的五年发展规划。
我们判断:今年年底或者2026年年初,中国会召开最顶层会议,通过“十五五发展规划”。
但是从近期的一系列消息来看,中国最核心的四大中心城市,未来五年中央都给与了相应的发展定位和重心工作。
首先第一个就是北京。
未来五年的北京,核心工作重点是“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城市”。北京的发展趋势,是“科技化”,是“硅谷化”,是建设成为中国的“硅谷”,是打造全球第二个“硅谷”。
美国的硅谷有三大核心特点:第一是“高新技术企业云集,超过了3万家”。第二是“全球知名大学汇聚,有旧金山加州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第三是“风险投资的热土,云集300多家风投机构”。
而在中国,能够真正满足以上三大条件的城市,不是上海,更不是深圳,而是北京。
2025年科技部的排名中,北京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经超过“3万家”,在全国已经遥遥领先。
全国风投机构最多的城市是也是北京。目前北京以123家风投总部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占比26.9%,几乎可以碾压上海和深圳。
而北京的高校更是厉害,8所985大学加上26所211大学,几乎横扫全国,是中国科研成果最多的城市。
为了能够把北京打造成为真正的“国际科创中心城市”,北京未来五年的发展重心主要在“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亦庄经开区。
2025年6月10日,北京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控规正式被批复。这个区域被国家正式定位为“国际领先的科创中心核心区”,以永丰为核心,辐射昌平生命科学园的“中国硅谷核心区”,正式在中国亮相。
如果说北京的未来五年,是“科技化”,是“硅谷化”。
上海则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彻底的“金融化”和“香港化”。
上海和香港是目前国务院的城市规划批复中,唯一两个带有“金融中心”定位的城市。
所以上海的未来5年,就是要引领中国的金融改革开放,逐渐取代香港,成为中国新的“全球金融中心”。
2024年北京推出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上海则马上推出了《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
可见,北京科技化和上海金融化,已经成为国家既定战略方向。
上海为了搞这个“国际金融中心”,也提出了重点发展“两城、一带、一港”金融空间布局:
打造浦东“陆家嘴金融城+张江科学城”的两城。黄浦“外滩金融集聚带+中央科创区”的一带。临港“滴水湖金融湾+科创总部湾”的一港。
上海的未来,毫无疑问就是要“取代香港”,成为中国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现在缺的只是一个“人民币离岸市场”和“自由兑换”的政策了。一旦上海拿到以上两大核心的“金融政策”。那么背靠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大上海就肯定将会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取代香港,基本上已经大势所趋。
如果说北京和上海只是定位的方向,发展的重点有所不同,那么对于深圳来说,就是“赋权”的问题。
深圳的发展,核心卡点在于“权限不够大”,“等级不够高”。2025年6月10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随后在6月12日,广东省迅速部署行动,再次给深圳下放了20个“省级行政职权”,深圳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了。
深圳这几年的“扩权”越来越明显,甚至可以说,深圳这几年其实一直都在谋求“直辖市”的独立地位。深圳2024年的GDP总量已经接近4万亿,和北京、上海的距离越来越近。
从经济地位上看,深圳其实已经满足“直辖市”的要求。
但是深圳要想从行政地位上成为“直辖市”,难度依然比较大的,但是通过不断的“扩权”,深圳实现“直辖化”的空间越来越大了。行政上不是“直辖市”,但是在职权上,深圳将会越来越接近“直辖市”。
深圳“直辖”,未来可能不再是梦。
在中国,可以说北京、上海、深圳是中国一线城市的“天花板”,是几乎所有城市追求的目标。如果说北京、上海、深圳的下一步追求的是“高质量发展”,那么对于中部老大的武汉来说,未来5年,追求的依然是“规模的增长”。
2025年5月,武汉明确提出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GDP规模从2万亿,增长到3万亿。
这就意味着对于武汉来说,一定要利用5年时间,从“强二线城市”的经济实力,进入到中国“一线城市”的经济序列。
“一线化”,是武汉城市发展未来5年的关键。而GDP规模达到“3万亿”,是中国一线城市的“门槛”。只有达到这个经济总量规模,武汉才能顺利从“中部中心城市”升级到“国家中心城市”。
未来5年,是武汉“破茧成蝶”的关键5年,也是最好的发展时机。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未来5年,是中国实施国内大循环经济战略的关键5年,武汉的地理交通位置,决定它必将成为国内大循环经济的核心支点。第二,未来5年,由于东部地区要实施“高质量发展”,大量的企业、资金、人口将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武汉借助极佳的交通优势,将会成为最大的赢家,大量的资源将会迁入武汉。第三,中国马上又要启动新一轮基建潮,武汉作为“中国基建狂魔”,必将迎来第二轮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潮。
基建,将会成为武汉GDP跃升的关键拉动作用。应该说,未来5年,不管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环境,对于武汉来说,都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五年。这是属于武汉的“历史最大风口时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