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寿义:试论低碳城市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12 浏览量:39

来源:《区域与城市经济》

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建设低碳城市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依据中新生态城建设低碳城市的实践,概括出低碳城市的内涵及构成,并提出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政策建议。

1 文献回顾

对于低碳城市的内涵,夏堃堡(2008)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金石(2008)认为,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付允(2008)等人认为,低碳城市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上述研究是将城市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看待。另有学者从城市构成的角度研究低碳城市。戴亦欣(2009)、刘志林(2009)等认为,“低碳城市是通过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李克欣(2009)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顺时、因地、简约”为技术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在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指出,低碳城市的支撑体系包括:产业结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消费支撑体系以及政策制度体系。

国内学者在研究低碳城市内涵的同时,对如何建设低碳城市开展了有意义的探索工作。戴亦欣将其研究重点放在低碳城市软环境建设上,指出发展低碳城市应从建设相应治理模式和配套制度模式等方面开始。而更多的学者,是将软环境与硬环境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如毕军(2009)提出低碳城市的建设包括能源低碳化、生产低碳化、消费低碳化和减排低碳化四个方面。倪外、曾刚(2010)指出上海建设低碳城市从7个方面入手: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消费、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低碳管理等。沈露莹(2010)则从实践区和试点区的角度论述上海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

上述文献,虽然从理论上探讨了低碳城市的内涵,城市低碳化路径、城市体系构成等问题,但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当属新鲜事物,在低碳城市的定义、度量方式以及建设标准上并没有形成公认的标准,有些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对建设低碳城市可能遇到的困难没有准确理解和充分认识,将低碳城市建设简单等同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内容,缺乏从有机系统的角度对低碳城市的内涵、构成等问题进行把握。

2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低碳城市的实践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在国家层面上推动的生态城建设项目,也是国家建设低碳城市的试点项目,是完全按照“可复制、可操作、可推行”模式建设的。它不仅填补了目前中国国家级生态城建设的空白,而且还将确立未来我国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建设的参照标准,成为中国建设低碳城市的样本。

中新生态城建设低碳城市的实践,为我们分析低碳城市的内涵、特征及构成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1 生态城总体规划及空间布局

生态城在总体规划上,积极构建“六体系”:构建健康安全的自然生态体系、构建集约永续的资源利用体系、构建循环高效的产业支撑体系、构建宜居友好的人居环境体系、构建和谐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构建开放公平的管理运营体系。在空间布局上,采用紧凑型城市布局,全面建设集现代服务业、居住、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生态谷,并将其打造成为生态城的发展主轴。将生态城土地划分为四个综合片区,在中部片区结合生态谷建设生态城的城市主中心,在南北两个片区依托轻轨站点分别建设城市中心,形成“一轴三心四片”的布局结构。

2.2 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及绿色建筑建设

中新天津生态城根据发展定位,积极探索低碳园区的建设模式,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科技研发、总部经济、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教育培训、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形成节能环保型产业集聚区,努力构筑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产业体系,为生态城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借鉴新加坡“邻里单元”的理念,建设低碳社区,优化住房资源配置,混合安排多种不同类别住宅形式,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居住用地内绿地率不低于40%,政策性住房比例不低于20%。结合城市中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按照人口规模配建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生活配套设施,保证居民在500米范围内获得各类日常服务。

把绿色建筑作为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建设的细胞,高起点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参照美国LEED、英国BREEAM、新加坡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等标准,在高于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依据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和运营管理六方面的要求设定了强制项和优选项。

2.3 支撑体系构建

中新天津生态城在低碳园区、低碳社区、绿色建筑建设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城市支撑体系的建设。建设以绿色交通系统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以津滨轻轨延长线串接生态城主次中心和各片区,形成生态城对外大运量快速公交走廊。在生态城内部,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清洁能源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系统。结合公共交通站点建设城市公共设施,使居民在适宜的步行范围内解决生活基本需求,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

构建“生态城中心一生态城次中心一居住社区中心-基层社区中心”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切实安排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加强商业金融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医疗服务、教育设施。

以节水为核心,注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建立广泛的雨水收集和污水回用系统,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多渠道开发利用再生水和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源,提高非传统水源使用比例。建立水体循环利用体系,加强水生态修复与重建,合理收集利用雨水,加强地表水源涵养,建设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禁止使用非清洁煤、低质燃油等高污染燃料,形成与常规能源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能源利用模式;建立固体废物分类收集、综合处理与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充分应用建筑节能技术、积极应用热泵回收余热、热电冷三联供、路面太阳能收集等技术并合理耦合,实现对能源的综合利用。

建立统一的生态城基础数据平台,实现政府内部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建立城市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网格化、立体化管理,对城市部件、事件实施全时制、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处理和反馈,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

2.4 生态系统建设

在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方面。采取适宜的生态修复和重建手段,恢复自然水系、湿地和植被,构筑以多级水系、绿色网络为骨架的复合生态系统。以蓟运河和蓟运河故道围合的区域为生态核心区,建设六条生态廊道,加强生态核心区与外围生态系统的连接,形成开放式的生态空间格局,积极推进区域生态系统一体化。

在环境保护与卫生方面。建立健全各项环保政策,建立项目审批与环境管理相结合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建设覆盖全区的环境监控网络,严格管理施工项目。完善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处理与循环利用体系,积极探索气力输送系统收集生活垃圾等先进环卫技术,逐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科学管理固体废物。

2.5 社会系统建设

在文化教育方面,建设生态环保论坛,成为国际交流基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成为技术创新基地;建设配套政策机制,成为应用示范基地。在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等方面,设立生态环保科普展示教育基地,普及推广生态保护知识。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普及推广生态保护知识,引领社会风尚;倡导节约资源、文明健康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

3 低碳城市的内涵

依据上述中新生态城建设的实践,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剖析。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在保证城市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以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为空间载体单元,通过低碳交通、低碳市政基础设施、低碳能源系统、城市智能化管理、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等城市职能运行体系将低碳园区与低碳社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低碳化的城市系统。

根据中新生态城的实践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可依此判断,城市只有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方可称之为低碳城市:

一是,城市低碳发展规划。城市低碳发展规划包括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等工作规划,明确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等;二是,合理的城市规模。城市规模过大,将造成土地使用浪费,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增加,生活成本上升,间接提高了城市交通中碳排放量。规模如果过小,会限制城市发展,限制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降低居民福利水平。因此,必须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城市的规模;三是,布局形态的完善。紧凑的城市形态可以大大降低城市各个功能区之间汽车人流往来的次数和距离,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也可以降低汽车出行的比重,从而降低碳排放的数量。四是,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逐步建立低碳的工业体系、高效的能源利用体系、低碳的交通体系等。积极推进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广泛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五是,绿色建筑体系。从规划施工起,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来指导施工过程,积极推行低碳技术的应用、采用节能建筑材料,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同时规划中应加大城市绿地的数量,达到降低总量的效果;六是,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和管理体系。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监测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完善,能够确保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实现;七是,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鼓励低碳生活方式和行为,积极推广使用低碳产品,弘扬低碳生活理念,推动全民广泛参与和自觉行动;八是,城市智能化管理。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科学整合各种信息资源,使低碳城市成为高效、便捷、可靠、动态的数字化城市。

4 低碳城市构成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它是由生产、生活、生态、文化、政治等众多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低碳城市也是如此。

4.1 低碳城市构成的基本空间单元:低碳园区与低碳社区

低碳园区是低碳城市承载低碳产业生产行为与市场行为的空间场所,是构成低碳城市的基本空间单元,主要指各种以生产为导向的产业园区。低碳园区的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增加技术、资金及研发机构集聚而产生的溢出效应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进而引起经济方式转变;另一方面,低碳园区建设能够有效促成具有低碳排放特征的产业体系的形成,从而降低城市能耗水平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因此,建设低碳城市,必须加大力度推进低碳园区的建设。

低碳社区是低碳城市空间中承载人类生活、居住的载体,是构成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和细胞。城市低碳化建设中,与生活直接相关的城市体系的低碳化工作是在社区空间范围内进行的,特别是建筑材料低碳化、能源系统低碳化、资源利用低碳化、社区环境低碳化、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低碳化等。因而,建设低碳城市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建设低碳社区。

低碳建筑作为低碳园区与低碳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以住宅、厂房、办公楼宇等实体形式出现在低碳城市系统中。建筑一方面为企业生产、人类居住、商务办公、消费等提供所需场所,另一方面又是碳排放大户,因此,加快推进建筑低碳化,既是城市低碳化在建筑领域中延伸的表现,又是建设低碳园区与低碳社区、提高能效、降低排放、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基础。

4.2支撑低碳城市运行的体系

低碳城市除必须具备低碳园区与低碳社区这两个基本的空间单元之外,还必须存在能够有效连接不同低碳园区与低碳社区、并支撑城市功能运转的体系。在本文,低碳城市运行体系是指由低碳的交通网络、低碳的公用基础设施(道路、通信等)、低碳的市政设施、低碳能源、低碳消费等组成。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体系,才使得构成低碳城市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产生广泛的经济联系、社会联系、生态联系、政治及文化联系等。因此,建设低碳城市,也应包括城市体系的低碳化。

4.3 低碳城市的生态系统

在城市低碳化过程中,生态系统建设包含两部分:——是城市本身的生态系统;二是城市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城市大循环中,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及城市其他功能体系是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者,而城市及周边地区近自然的生态系统所行职能恰好与之相反,是大气中CO2的吸收者。以生态学规律积极推进低碳城市中生态系统建设,构筑生态功能完善稳定的、近自然型的城市生态系统,在城市不断融入自然的同时,不断提高其碳汇能力,并达到城在生态、人在生态的宜居效果。

4.4 低碳城市的社会系统

低碳城市建设除了要在硬件上(硬件包括:工业、交通、建筑、市政设施等方面)下功夫,还要加强软因素方面的建设。特别是由生活消费、文化教育等组成的社会系统的建设。

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作息一定时间范围内(通常指一个工作日)尽量使能耗减少,从而降低CO2的排放量。这需要居民在日常行为中注意节电、节水、节油、节气等点滴事情。

低碳文化。文化与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相伴相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发展低碳经济,改变现行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急需与“低碳”相适应的主流观念的出现,使低碳内化于社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之中,从而渐渐改变经济社会的生产行为与生活行为。

可见,建设低碳城市,不仅仅是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节能减排,它涉及生产的、生活的、生态的、人文的、社会的方方面面建设。可用图1来表示低碳城市系统的构成部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5 建设低碳城市的基本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通过对低碳城市的含义、特征、城市体系的概括,可知建设低碳城市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5.1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科学的整体规划及合理的空间布局

低碳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系,因此,建设低碳城市必须对其进行系统规划,既要注重专项规划的可行性,也要注意各种专项规划之间的协调性和互动性,使之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共同推动城市空间布局趋于合理化。

5.2 抓低碳园区及低碳社区建设

建设低碳园区是推进低碳技术及低碳产品产业化进程的关键。低碳园区的建立能为低碳产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一个技术研发及孵化平台。建设低碳园区需要构建完善的投融资环境,积极引进掌握关键技术的低碳企业和科技人才,并通过财政、税收等提供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同时,积极跟进相关政策法规及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低碳社区建设,通过建设低碳社区使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低碳化,具体措施为:一是规划设计低碳化;二是建筑材料低碳化;三是社区环境低碳化;四是能源系统低碳化;五是资源利用低碳化;六是生活方式低碳化。

5.3 抓低碳城市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主体主导建设的。包括生产方式转变的主体和生活方式转变的主体:企业和居民。无论是在生态保护及修复方面、近自然的景观系统建设方面,还是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方面,都是有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的。因而,低碳城市的生态系统建设,除了积极推进上述三大方面的建设,还要从企业的生产方式转变和居民生活方式转变入手。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增加碳汇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如何减少碳排放强度。

5.4 抓低碳城市社会系统建设

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加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力度。倡导低碳消费理念,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在社会系统构建中的示范引导作用。

5.5 政府作用

在我国,市场经济机制、政策法律建设尚未完善,此时,建设低碳城市、发展低碳产业尤其需要政府的参与、主导和管理,需要政府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挥规划指导作用;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执法能力,发挥立法保障作用;倡导低碳消费,培育低碳生活方式,发挥宣传示范作用。健全考核机制,加大低碳绩效考核与激励;明确责任目标,强化问责制度。此外,还要积极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间接地对低碳产业发展、低碳城市建设进行宏观指导与调控,从而达成鼓励和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389(3):33-35.

[2]金石.WWF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J].环境保护,2008,389(3):21-220

[3]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5-10.

[4]戴亦欣.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2-17.

[5]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6):l-8.

[6]李克欣.低碳城市建设的技术路径及战略意义[J].城乡建设,2009,11:72-73.

[7]毕军.后危机时代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路经[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12-16.

[8]倪外,曾刚.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发展新路径研究r[J].经济问题探索,2010,5:38-42.

[9]沈露莹.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J].社会科学,2010,10:43-49.

作者简介:郝寿义(1952-),男,河北河间人,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院长,天津滨海新区人大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土地与房地产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