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寿义:从区位论的演化看区域的本质(下)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7-15 浏览量:27

来源:区域经济评论

因此,对于区位和区域关系的理解主要在于理论研究所关注的角度,就像郝寿义提出的“考察一定的地域空间,如果将其内部的结构和特征内化为其性质,而单单考察其面临的外部条件,就可以将这一地域空间看成是一个区位;如果考察一定地域空间的内部结构、自组织经济活动以及对外的经济关系,则可将这一地域空间视为一个区域来分析”。所以说,区位和区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罗伯塔·卡佩罗的一段话可能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区位和区域之间的关系:“在空间是多样化联系的观点下,区位理论与发展理论难解难分且有趣地结合在一起。这些理论指明由集中所产生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创造发展和吸引新的企业,并引发地方新一轮的集聚优势产生,如此的描述向我们完美地透露了地方发展机制的真实‘空间’本性。”

三、区位和区域的本质

在通常的认识中,区位被理解为经济活动的场所,区域被理解为具有一定同质性的地区。区位和区域都是对应于空间维度上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并且无论是区位还是区域,其作为位置、场所的属性无疑是第一位,也是最基础的,但是,如果将区位或者区域简单地理解为位置、地理坐标,还像马歇尔为代表的理论家们那样,把空间、场所看作一个没有面积的点,或者抽象为一个完全均质的空间,忽略空间地域丰富的内容及其变化性,这种分析无疑是过于简单且片面的。因此,我们就需要探索区位或者区域在除去位置、地理坐标之外的丰富内涵,这样才能认清其本质。列宁指出:“形式是本质的。本质是形式的。不论怎样形式都还是以本质为转移……”这里的本质其实指代的就是内容,因为本质蕴含于事物的内部,由其内部能够被感知到的实体内容和不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的综合外部性共同组成。

从上述区位和区域的关系中其实已经可以看出,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区位条件的差异,并促使了区位向区域研究的转变和融合。因此,如果从内部构成来讨论区位和区域,那么区域的本质就是区位的本质,可以将二者合二为一进行讨论,探讨它们的本质含义。

首先,需要讨论区域内部的具体构成究竟是什么。哈特向认为:“世界是由根据经济划分的区域拼凑而成的,每一个区域又是相互联系的要素的紧密综合体,这些要素包括诸如土地和植物、建筑和牲畜、工具和生产方法等,也包括诸如价格和市场、应用知识和抽象知识等多种不可见成分。”陆大道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区域,并认为“所谓区域系统,就是指在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范围,由若干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组合的**体或综合体”。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区域的认识重点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空间范围,一个是要素。即使将区域不断细分,从区位的角度来看,其实也主要包含这两个方面,如郝寿义认为“区位既是空间的位置,也是各种经济性要素的有机结合体”。这些研究都指出了区域或者区位的本质就是各种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的组合。

从贸易理论的视角也可以看出区位理论的本质就是对生产要素的研究,区位论和贸易理论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艾萨德认为“区位和贸易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决定一面的力量同时也决定了另一面”。俄林也指出“除非视国际贸易理论与一般区位理论相联系或作为其一部分,否则无法理解国际贸易理论”。艾萨德继续指出“要理解和预料这些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资源、位置、地形和其他环境特征,以及价格、外汇管理和货币机制以及其他文化习俗、行为情节和模式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俄林也进一步指出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商品和要素缺乏流动性是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商品和要素缺乏流动性,才催生了国际贸易的产生,正是由于商品和要素在地区间的非均质分布,才构成了区位之间的差异。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全世界的各种商品或要素能够完全自由、无成本地流动,那么各种要素的供给自然就从富集地区流动到稀缺地区,全世界将会形成一个完全均质的空间,所谓的区位差异、区域差异将不复存在,当然也就不会存在贸易,因此区位的本质就是地区内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也正是这些生产要素的差异才成为贸易产生的源泉。

其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区域所包含的本质含义并非仅仅是这些生产要素的简单加总,并不仅仅是基于要素充裕性(或稀缺性)所带来的优势(或劣势),因为区域还有其基于唯一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即“在不同经济区可以发现同类要素,它们如何组织并相互联系‘在地球上只出现一次’”。而这种由于地理上的唯一性或独占性导致区域可以产生更大的优势(或劣势)。罗伯塔·卡佩罗认为:“空间也能产生地理优势,如一个地方在某项原材料上拥有较高禀赋并且通达性上是便利的,从生产性过程在空间上的累积性质来看,空间也是经济优势不断迸发的源泉,尤其是空间上的邻近可以因生产成本的降低而产生经济效益……”。这都说明区域中各种要素的加总经过具有唯一性的场所承载之后,所能够产生的作用或影响是深远的、长期的。另外,如果从系统或者场的角度认识区域或者区位的话,它们可以被理解为由其内部所有要素构成所形成的经济空间场,如郝寿义认为“区位是经过人类物化劳动改造后的经济空间场,它代表一定的空间所承载的各种空间经济关系的综合”,也有学者将这种由要素所产生的关系称为“区位能”,因此区域的内容在这里也可以认为是这些基于要素的各种经济关系的加总,区域研究的重点从欧式空间向莱布尼兹空间的拓展使得区域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因为由于网络效应所产生的关系加总将呈现“爆炸式”增长的效果。例如,当区域中只有1种要素时,并不产生任何关系,当存在2种要素时,关系数量增加为1个,当存在5种要素时,关系数量已经增加到了10个,当存在100种要素时,关系数量已经达到了4950个,而这种关系数量还只是基于一对一关系,如果考虑多种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数目将更多。所以,虽然从表面上看,区域内的各种要素数量是相对固定或可测的,但是基于这些要素基础上的关系所产生的能量却是难以估测的。

再次,区域内所包含的各种要素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的,其可变性不仅取决于新的要素的发现,还随着对已知要素所具有的经济性的发现而变化,即是否对人类有用,是否能够创造价值。这点可以通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来理解。埃里克·齐默尔曼对资源的描述是:“资源并不是天生的,是逐渐变成的。”这就意味着,自然资源不是预先给定的,其有用性是以文化的、历史的、市场的、技术的和地理环境为条件的。也就是说,要素的有用性或经济性是可变的,举例来说,几乎所有的矿产资源的价值都有一个技术背景。比如说铀,它作为一种资源,在核裂变能够控制以前,商业价值并不高,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核技术能力发展以后,人们开始积极寻找铀矿,并希望发现它的商业用途和价值,然而,随着文化背景的改变,作为一种资源的铀,其使用在环境和公众健康方面的成本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因而,自1970年以后,铀的价值大大降低了。同样,社会背景的改变也能影响着人类对资源的认识,比如沼泽地,过去沼泽地一直被看作疾病之源,是浪费的土地,属于荒水或者荒地,经济价值极低,但是随着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关注,沼泽地被认为是“地球之肺”或“地球之肾”,它是有效的洪水缓冲区和天然水资源的净化系统,和海洋、森林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因此,区位或者区域的本质就是附着在一定空间或场所的所有生产要素的组合。这种组合不仅包含实体的要素,还包括附着在各种要素上的各种虚拟的“场”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认清了区域的本质,在制定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发展时,地方政府就不应当将重点只放在对现有实体性要素的开发和利用上,尤其是对一些现在看来要素贫瘠的地区,这些地区之所以贫瘠、落后,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自己的有用性、自身价值仍未被社会所发现或自有要素的组织效率较低,这些地区应当更重视对自有充裕要素的认识和开发研究以及提高现有要素的自组织能力或政府的他组织能力上。

参考文献

[1]王士君,宋飏.论经济地理学的区位观: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中华地图学社,2005.

[2]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埃里克·谢泼德,特雷弗·J.巴恩斯.经济地理学指南[M]. 汤茂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苗长虹,魏也华,吕拉昌著.新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收稿日期:2016—03—23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与滨海新区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14ZLZLZF0081)。

作者简介:张永恒,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讲师(天津300071)。

郝寿义,男,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天津30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