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寿义:从区位论的演化看区域的本质(上)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7-15 浏览量:26

来源:区域经济评论

【摘 要】区域问题已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区域发展的动力转换和培养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但不同的区域有着自身特有的特点,地方政府需要把握好区域的本质,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措施。但是,区域作为区域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因此合理把握区域的本质对于学科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区域的研究源于区位论,所以从区位论的演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区域的形成,而均质与非均质相结合是区域研究的本质所在。

【关键词】区位;区域;非均质;均质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6)04—0110—05

DOI:10.14017/j.cnki.2095-5766.2016.0098

人类及其活动的区位一直是人们长期感兴趣的话题,面对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空间配置规则的存在引起了人们关注。地理学是研究这一问题最古老的学科之一,该学科中所包含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空间内各种区域分布景观进行的描述分析。人们用多种方法来研究人类活动的区位,包括从最基本的自然禀赋条件,如气候、土壤肥力等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分析,还包括采用物理学概念如重力、位势、熵等概念进行的区位分析。但是毕竟区位分析是对人的空间选择行为的研究,而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如果忽略了或者淡化了人的作用,淡化了人的社会性所起的作用,这样的区位或区域分析范式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都从人类行为的角度来解释空间障碍的存在。但是,对于每个人类社会来说,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问题,即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和怎样生产的问题。而其中的怎样生产问题里就包括了在何处生产。相关经济体需要进行区位选择以及决定在不同区位的市场定价问题,以期达到自己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从经济学意义上研究的区位问题才是区位研究的基础。

一、区位研究向区域研究的演化

1.区位研究是实践催生的产物

杜能、韦伯、胡佛、克里斯塔勒、廖什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对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空间布局都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们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单一企业、单一行业或部门的区位选择问题。可以说作为区域理论基础的区位论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为了解决社会实践问题而起源的: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是在农业革命和农业资本主义的背景下,为了解决德国的耕作制度和农业地域的分红问题而产生的;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则是在德国进入工业社会后,工业布局受到自然条件制约而出现集聚倾向的背景下,为了解决鲁尔区工业布局问题而产生的。也正因为此,当社会经济中又出现新的区域问题时,实践必然会催生新理论的产生。

2.落后地区的存在促使“区位”向“区域”研究的转变

20世纪20年代,完成了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出现了老工业区的结构性衰退现象,30年代的大萧条使得贫困地区的境况更加恶化,为了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经济,缓和两极分化,英国于1936年成立了巴洛委员会,美国1941年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显然,此时传统的解决单一企业最优化布局的区位理论是不可能符合实践需要的,需要将之前的单个区位点运用网络化、系统化的思想统筹成为一个“面”来研究,正是在这个时期,对于区域、空间的统筹考虑才引起理论研究的重视,同时,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政策也说明了当时理论研究的重点以及现实的需要并不是对单个企业的调控、布局,而是对存在相似问题的一个地区进行调控。

3.集聚现象的出现促使“区位”向“区域”研究的转变

如果说前述分析是基于国家为了促进落后地区发展而催生了从“区位”到“区域”的转变的话,与此相伴随的是发达地区同时出现了大量人员、企业的集聚现象,而单纯从运输成本、市场需求的角度进行的企业区位选择研究并不能对这种现象做出合理或者完整的解释,因此集聚现象的出现也导致了“区位”研究向“区域”研究的转向。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众多世界性问题的不断出现,区域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实现了研究领域从“区位”向“区域”的转向,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带来了更多、更为复杂的区域经济问题,理论界对“区域”的研究在持续不断地深化。

二、区位和区域的关系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那么作为两大主题基本研究对象的“区位”和“区域”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区位的加总就是区域?还是说把区域像制作地图一样,无限缩小比例尺,所有的区域都可以看成是区位?可以看出,这些理解都是从形式上对两者关系的理解,如果仅靠这种认识,那么区位和区域是无法托起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发展这两大理论体系并架起从区位向区域、区位论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之间的桥梁的。从上述“区位”向“区域”的转变历程可以看出,这种转向或者说是融合,正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从“非均质”向“均质”再向“均质与非均质相结合”这三个阶段的演变历程。

1.世界的非均质性与区位

当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特征认识是非均质的时候,正是传统地理学所重视的地区间自然条件、地貌特征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刻,在这个阶段,由于生产技术不够发达,就产生了地理和环境决定论,地理和环境决定论认为自然环境决定人的一切,并且这些思想一直支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因此,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的研究重点就在于如何更全面地认识和解释世界的非均质性。1908 年Chisholm对经济地理学的功能进行的描述是:地理学的功能在于,对于任何具有区位分布(localdistribution)的现象,解释这种分布,且能够根据事物运行过程中与地方相关联的变异来解释这种分布,而事物的运行则依地域体(locality)或者地域体之间的关系而变化。哈特向也认为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区域地理学并不能发现什么科学法则,其知识价值就在于对区域本身独特性的研究,和对地球表面区域现实的综合理解和解释性描述。这个阶段人类的惯性思维方式就是更多地掌握这种非均质性,然后让所进行的各种经济活动更好地适应环境,适应所处的地区条件。在现代社会这种观点也并不少见,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在他的著作《贫困的终结》中指出“地理就是命运”。虽然区位论中对区位条件的选择看似是人类对于地区的选择,但总的前提仍然是每个区位条件保持不变,人类充分认识到区位间差异的前提下,经济活动对这些地区进行的选择,还未达到经济活动主体主动改善所处的区位条件,使所处区位按照自己意愿发展的阶段,因此这时的经济活动主体是对不同位置点优劣的认识和选择,属于区位研究。

2.世界的均质性与区域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以往由于自然禀赋对人类的束缚逐步减弱,最为明显的就是运输方式的改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由于运输成本的下降,厂商逐渐摆脱了区位选择时自然要素的约束,也就是摆脱了原料产地或能源产地的约束,因而逐渐变成了所谓的‘自由厂商’”。人类已经意识到一定的科技进步或者生产效率的改进可以使自己有更大的选择范围。在人类不断改造的世界里,一些原本并不适合人类居住、按照传统思维处于区位劣势并不适合传统企业布局的地区在经过人类一定程度的后天改造后,开始拥有了和优势地区类似的要素禀赋,或者说人类后天的改造缩小了地区间的非均质性,从而使整个世界或地区表现出了更强的均质性特征。

当人类将世界认识为非均质时,研究重点是不同区位间的差异;而当人类发现世界是可以改造的,认为空间只是地方发展的一个实体容器后,对于众多相对均质的区域来说,研究区域发展的共性规律就成为主要议题。最明显的是20世纪中期开始形成的“发展论”,“发展论假定所有经济体都能最终达到‘发达’状态……将欠发达理解为国民经济管理不善的结果,则意味着如果执行了正确的政策,就会很自然地带来发展”。“最早的区域发展理论……摒弃了区位理论中采用实体度量的空间概念,取而代之的是统一抽象的空间概念:在这样的空间中,供给条件(要素禀赋、部门和生产力结构)和需求条件(消费者特征和偏好)在区域中的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甚至连一贯重视地区间非均质研究的地理学也开始重视对区域的均质性研究,“在20世纪30—50年代赫特纳·哈特向区域地理学主导地理学的时代,经济地理学关心的‘地方’,核心是基于实地调查对区域的特征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异进行描述,这时的‘地方’——我们通常所说的‘区域’……其内部在一些性质上具有同一性,但也可以具有内部的分异”。可以看出,此时无论是经济学还是地理学,都对区域的均质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其实区域本身就是为了简化分析,将世界进行抽象后所产生的概念,哈特向认为“区域使地理学家能够综合迥异的地理事实,使对世界复杂性的描述易于理解”。

3.均质与非均质的世界需要区位和区域研究相结合

现实世界中“绝对优势”的存在,不可抗力的存在使得人类不可能与大自然相抗衡。当然人类也不可能消除差异的存在,因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观点告诉我们“对象或现象是关系的具体化”,“关系是由差异建构的,而这些差异造成了一些紧张局面;这种紧张进而也产生了一种动力,变成历史地理变迁的‘发动机’”。所以,如果没有了差异,世界将表现出完全的均质特征,那就不会有“关系”的存在,没有了“关系”的存在,“发动机”就失去了动力,世界将不复存在。因此,差异的存在、世界的非均质特征是绝对的,虽然各国的实证分析发现区域经济之间存在条件收敛和俱乐部收敛或子集收敛,但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长期过程,是常态的。尼尔寇等人甚至直接认为“不均衡发展——理所当然!”因此,区域间共性规律的发现并未解决区域不平衡的存在,均质研究中所发现的规模经济、外部性、循环累积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地区间的非均质特征得到了加强,区域差异不仅在国家之间存在,在国家内部也同样存在。这时的区域研究又需要重视区域差异、空间多样化联系的观点,即不仅需要重视内部构成,还需要重视其外部条件,将基于非均质的区位论中的因素与基于均质的区域研究中的理论相结合。将上述区位研究向区域研究演变的流程刻画下来就如图1所示。

郝寿义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