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碚: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5-08 浏览量:18

来源:辽宁日报

4月22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这一重要论断,不仅深刻揭示出当前国民经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也进一步指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和方向。只有瞄准“摩擦”“梗阻”有效出招、精准施策,才能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从而顺利实现各项发展目标。

运行畅通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并强调要“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其中,“畅通”两字格外引人瞩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于“减负”的呼吁和政策调整意向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之一。《政府工作报告》(简称《报告》)提出,不仅要为企业减负,而且要关注为基层干部减负的问题。《报告》坦言,目前“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重留痕轻实绩,加重基层负担”,要求各级政府“让干部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为此,国务院及其部门决心带头大幅精简会议、把文件压减三分之一以上。而且,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中央明确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这实际上是指出了工作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运行不畅,对于这个****和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和严重后果,必须来一次“集中整治”。在今年4月22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央又一次强调“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可见,实现“畅通”已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一个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

运行畅通是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客观要求。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系统,无论是其“大循环”还是“微循环”,都是通过各具体环节的运行流转来实现的。国民经济运行的成效总是首先表现为“流量”增长,如果各环节处处“摩擦”“梗阻”,****、官僚主义盛行,国民经济运行的流转和循环遭遇种种障碍,那么,国民经济循环就会受阻,经济状况就会恶化。经济是成效显示性最强的领域之一:畅通不畅通,得失可计;效率高低,最易显现。因循环不畅而导致的损失会使各方面都有深切感受,而且会有统计显示,即表现为经济增长的动能不足和经济发展的质量不高。因此,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要求营商环境中路径畅通、环环相扣、衔接无缝,而且能给创新留下充分空间,这样才能使国民经济运行保持良好状态。

运行畅通才能激发增长动能。当前,国民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较大,即使是争取提升一两个百分点,甚至是零点几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率,也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仅比预期高出零点一个百分点,也都可以算是令人振奋的“超预期”好消息。可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之不易。此时,各工作环节切不能因其“摩擦”“梗阻”而增大压力和阻力,不能因程序形式繁琐、工作负担过重、交易成本过高,而给国民经济循环“添堵”。

运行畅通才能使发展目标得以实现。中央提出的关于国民经济的任何战略和规划设想,都要靠各层级的创造性执行来实现。中央提出的经济工作设想和要求解决的问题,着眼大局,利国利民,总是得到广泛认同和拥护。问题是,如何“着手”达到这些“着眼”良好的目标?必须在实际工作中精准“着力”,才会取得预期效果。现实的复杂性在于,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往往具有迂回性和层级性,总是要有一定的形式性和程序性,也就是说,实现任何工作计划都必须按一定的程序和形式来执行落实,经济体的规模越大就越是如此。这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就体现为各不同部门的职责权限划分和绩效指标设定。各分工职能的履行,能否准确(精准)作用于达成既定目标的方向?这将最终决定工作任务能否取得实效。如果贯彻落实过程仅仅流于形式,停于表态,显于文表,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并没有产生预期实效,原本的计划设想无法落实,或执行效果不佳,就表明整个系统和工作程序不够畅通,存在“瘀结”“梗阻”甚至扭曲。

为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全面减负消阻

如果不畅通成为普遍现象,则许多工作努力和资源付出就都可能事与愿违。在这样的境况中,人人都纠缠于说不清、道不明的“规章制度”“文件规定”的解释、裁量,表面上似乎都在坚守“职责”,谁都没有做错什么,大家辛辛苦苦,但最终却没有取得实效。而且,重大问题也都“会议通过”“集体决策”,符合程序了,各部门工作的“考核指标”似乎都完成了,可以向上级交待了,甚至可以“评优”,但可能离真正要达成的目标却相去甚远。对此,需要认真反思:放出的资金有没有到达真正需要资金的实体经济中,减税政策有没有真正让企业有轻负感和公平感,营商环境有没有实质性改善,简政放权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不畅通的根源在于结构性矛盾和体制缺陷。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实际上在许多领域中都存在。相对于从大局着眼的目标,各领域中的实际工作都可以被视为达成目标的供给侧结构性手段。因此,中央指出“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并反复强调要实现“畅通”的改革方向,要求下功夫解决这一问题。这具有普遍意义,可以说一语切中时弊。结构性矛盾深刻地涉及体制机制缺陷,存在于复杂的社会分工系统中。社会分工系统中的各个部门如果以“制度所限”“职责所在”“考核所要”为由,似乎都有其不可违背的工作程序和形式规则,但这样的循规蹈矩,弄不好就会变成推诿塞责,陷入****和官僚主义泥潭之中,而且难以摆脱以****克服****、以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怪圈。值得警惕的是,这类现象已经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中形成了弥漫性的工作氛围。尽管没有人喜欢这样的氛围,大家多有抱怨,但又人人深陷其中,身不由己,言不由衷,甚至自己也在身体力行地给不畅通的状况“添砖加瓦”。

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为了让国民经济更有活力和动力,不仅要给企业减轻税费负担,而且要使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全面减负消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除国民经济循环过程中的种种障碍,避免繁杂程序的相互掣肘,让整个工作流程中各环节更为“润滑”,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无论是决策程序、分工体系、财务制度、管理流程、监督审查,还是办事环节、文件处理、表格文牍等,都要简明、高效、顺畅。要提倡“惜字如金”“惜时如命”的简约精神和轻负程序,使政令畅通、环节畅通、运行畅通,各项工作才能真正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