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道:我国区域经济大格局不宜谋求大调整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11 浏览量:22

来源:环境经济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过去相比,包含了更丰富的内容。在大的宏观格局上,既包括缩小地区差距,也包括区域内部各个主要要素、主要领域的相互协调,以及中观范围内各个地区之间的关系问题,更加体现出新时代要求与特色内涵。

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

“十一五”以来,公共服务地区间差距缩小;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扶贫、老少边穷地区工作成就巨大;主体功能区战略开始实施,国土开发、区域发展的科学化管理进入初始阶段;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新区新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促进了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但是,大地带间经济实力差距扩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长期停留在“T 型”地带。

具体来说,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方针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一是划分沿海与内地,重点建设内地(1953-1963);二是一二三线的划分,重点建设“ 三线”地区(1964-1972,1973-1978);三是划分沿海与内地,实施沿海地区发展战略(1981-1986);四是划分三个地带,实施三个地带发展战略(1986-1990 年)。

上世纪70 年代末,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发展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1979 年,中央确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自此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80 年8 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建设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1981~1985 年,国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施向沿海地区的区域发展政策。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全国生产力布局已经展开,而沿海、内地的划分方法过于笼统,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地区布局的要求。

今天全国区域经济的大格局,正是经过长期发展的结果。1996 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首次将地区之间协调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之一。

从改革开放战略实施到沿海特区、开发区、开放城市的综合性经济实力的形成,实际经历了15年左右的时间。此后,西部开发、东北振兴、扶贫、老少穷地区经济发展得到促进,并开始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从而形成了今天的空间格局。

新时代区域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新时代区域发展,有些是不同以往的,但有些是连续性的。与以往不同的是,不完全着眼于GDP 规模和增长速度,不搞大的地带性经济实力的大调整。同时,主体功能区战略、东北振兴、西部开发等战略继续实施。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各地区在“三维目标”(即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空间中发展。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推进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二,城乡之间的协同发展。包括农村地区发展与逐步现代化,大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及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以及有关产业的发展。

第三,省区市的经济发展,包括省域经济结构优化与高端化,省级城市群、产业与城市集聚带的发展与创新体系的构建。

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大格局正在造就中国经济的“ 地理枢纽”,即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大城市区)。三大经济枢纽区及其带起的三大经济合作区的发展,与一带一路的对接,可以更大程度上融入世界体系,发挥更大影响力。

这个地理枢纽形成的大背景,正是经济全球化、管理信息化以及地点经济向“流”的经济的转变,引起经济的空间重组,全球生产网络即“ 流”的节点形成;金融资产与商贸资产的集聚地,成为世界经济的控制中心和集散地;世界级大城市及其大城市群形成。

其功能与特征就是,金融、商贸、客流、物流等“流”的节点,高度集聚;产业链的龙头部分、核心部分与价值链高端部分的集聚;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节点,处于各大经济区域的战略部位,全球与大区域经济的决策与控制中心。

关于战略转移与宏观格局的大调整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考虑到现阶段发展态势与国情,我认为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不宜谋求战略转移与宏观格局的大调整。

1999 年,我们实施“ 西部大开发”,这个大开发并不是战略重点的转移,而是国家对“ 问题区域”的解决方针。西部是“ 问题区域”,东北地区也是“问题区域”,它们都不意味着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我国长时期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沿海沿江。这是长时期中国区域发展的大格局,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我国未来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仍然是“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即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我国国土开发布局的一级轴线。“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在上世纪80~90 年代得到大规模实施。

1987 年《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草案)写道,“在生产力总体布局方面,以东部沿海地点和横贯东西的长江沿岸相结合的T 字型结构为主轴线,以其他交通干线为二级轴线,按照点、线、面逐步扩展的方式展开生产力布局”。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和横贯东西的长江形成密切结合的T 字型态势,是2000 年或更长时期内进行重点开发布局的两条最主要的轴线。我们认为,作为国土开发和经济建设的一级主轴线,应当突出重点,因此以T 字型轴线为宜。

过去我们总是讲区域之间,特别是大的地带性之间人均GDP、大区域之间经济总量的差别,大家知道第八个到第十个“ 五年规划”都把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最后结果却是发展差距没有缩小,大的宏观区域之间的差距反而扩大了。为什么? 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其中有两大自然因素及一些具体条件。一是中国三大自然区和地势的三大阶梯,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巨大影响,现阶段人的力量还是不能大幅度改变的。二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受海洋的吸引是长期趋势。全世界的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就像倒钉子一样分布在地球上一部分海岸地带。其他具体因素,则包括: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我认为中速增长实际上已经存在了,表现在大的经济空间格局稳定的因素。

各地区的优势和特点已经基本形成,包括省区市、产业结构和区域之间的格局在宏观上难有大的变化。

各种新区、特区、开发区布局已经到位,新城新区已经饱和。此处的“饱和”不是填满了,恰恰相反,是没有足够的经济要素和创新要素进去。没有要素的集聚和相应的人才集聚,资金、法律等各方面的服务业就不会到那里去。因此,要苦练内功,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才可实现大的发展,而现在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城镇化将更加注重质量而非速度,也是经济大格局的稳定因素。我觉得适当速度的城镇化,才是健康的城镇化,真正的城镇化,是保障国家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的城镇化。

“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将长期存在。胡焕庸线自1935 年被发现至今,已经过去了80 多年,胡焕庸线两侧总人口、经济总值的比例始终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该线东南半壁、西北半壁分别占43.7%和56.4%的面积,它们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比例始终保持在94:6 的大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