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久文:论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完善与创新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09 浏览量:23

来源:区域经济评论

进入“十三五”时期,在“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三大战略的引领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区域经济学在中国区域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完善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并实现中国化,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人的迫切任务。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沿革与学科体系

国外区域经济研究是从区位论的提出而起源的,可以追溯到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1826)、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1940)等。这些理论的提出为区域经济学科的萌芽和形成奠定了基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区域经济学才开始形成。美国的艾萨德教授、胡佛教授等对学科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0世纪5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国外区域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是为了解释区域和城乡问题,包括区域与城乡的发展问题、相互关系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伴随当时发展经济学的兴起,区域经济学在发展中融入了大量的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内容,为解决区域和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中国的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地理学以及生产力布局学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之后,在大量引进区位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学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整体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改革开放初期,向沿海地区倾斜的区域发展政策,使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承接国际大跨度的产业转移,迅速崛起成为国际制造业的中心。这段时期,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很不一致,从珠三角地区到长三角地区再到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使得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广大的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却相当缓慢,区际发展差异不断加大。这种区际发展差异,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轻微缩小,但在90年代中后期又开始迅速扩大。同时,为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而应完成的诸如缩小城乡差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加快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经济等任务更加艰巨。与之相对应,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从引进到成型的时期。

进入21世纪,伴随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形成,中国的区域经济学在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开发行动和地域整治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学科本身也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理论体系。

中国的区域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区域发展理论,包括区位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区域产业布局理论和区域创新理论等;二是区域关系理论,包括区域合作理论、区域贸易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等;三是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论,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规划、区域经济政策,也包括各类研究模型等。

总之,国内外的区域经济学科都是为解决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等区域性经济问题而形成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早在170多年前,就已经指出了区际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形成机制。中国区域经济学充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观的精髓,充分吸取了国际区域经济学科发展的成果,充分认识和把握了中国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中国的区域经济学已经迈向一个新的学术高度。

二、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短板及其理论根源

区域经济学的中国化,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是区域经济学理论完善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者面临的历史任务。当前摆在区域经济学者面前的学术上的障碍,仍然需要区域经济学者去探索和逾越。

一般区域经济研究传统上遵从三个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用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选择;二是动态平衡原则,以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的理论为基础,调整宏观区域关系;三是统一性原则,强调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强调区域要素中点、线、面的统一。由于中国区域经济实践日趋丰富的特征,原有的理论解释新的问题碰到了很多困难。所以,区域经济研究也需要“补短板”。那么,当前在中国,区域经济研究遇到的困难或者说“短板”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四大方面,我们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1.如何正确认识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的区域经济学是伴随改革开放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但是,任何一种经济学的分支学科,都不能单独成为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而只能是基础理论。区域发展需要一系列的基础理论,区域经济学的位置应当是排在最前面的。除此之外,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都在此列。

基础理论的作用在于为构建发展战略提供思路与框架。区域发展的形势变化很快,而理论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不变的。理论的创新需要对实践的总结,总结中国区域发展的实践并上升到理论,恰恰是我们当前理论研究的弱项。

西方学者对克鲁格曼和新经济地理学的质疑,被一些人辩解为这些理论适用于中国的发展实践。然而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中国适合新经济地理学应用的环境已渐渐消失。所以,主张用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来分析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流派,同样面临巨大的挑战。

实际上,迄今为止,区域经济学已经形成的分析区域发展的理论框架并不完美。现存的理论分析和现实研究,大多是零散的和碎片化的,缺少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我们对这门学科的认识还没有到位,我们把机理研究与发展预测混为一谈,或者看作同等重要。例如,“主体功能区”在区域发展中是一种静态的类型区划,是区域发展的依据而不是指导思想。如果我们非要用“主体功能区规划”去统领其他规划,显然是行不通的。

2.如何正确认识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产生的基本机理

当前,对于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产生的机理分析明显滞后,具体表现为学术界对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缺少系统性和政策上的连续性。例如,对区域发展差距的分析,“十一五”之前大多是从“三大地带”的角度去分析原因,因而有学者提出“梯度发展”的概念,其中对于地带性的原因和发展次序的原因,都有很多论述。“四大板块”提出之后,之前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研究平台都失去了依据,如何表述发展差距,也没有一整套新的理论观点。同样,城乡差距的分析除了“二元结构”之说,并没有更深入的理论创新。而现实中存在的其实是一种“三元结构”,一“元”是城市人口,另一“元”是农村人口,第三“元”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农村人口。这是一个“三元”的结构,由于在两极中间的这部分人口,随时都处于变动当中,因而这个结构不具有稳定性。

研究发展差距,我们不缺少方法,而是缺少体系。要建立完善的分析体系,应当认清以下三点:第一,区域差异与城乡差异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前者决定后者,两者又互相影响。第二,地理环境、区位是影响发展差距的先天性因素。区域中的发展不存在偶然性,所有的偶然性都可以从地理要素中找到必然性。第三,经济发展是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又是消除差异的主要武器。经济发展的进程启动之后,区域上存在的发展次序性是不可避免的。30年来我国发展的重心在东部沿海地区,未来30年发展的重心将转移到中部地区(包括部分西南的省份)。

3.如何正确认识要素聚集与分散的变化规律

区域发展的核心是产业,产业发展中要素的聚集与分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深远。最近一段时期,我国北方部分省区经济发展低迷,发展速度下降。这种情况与这些省区的产业结构过重有关。这固然有国际大宗物资价格下降的影响,但也有这些地区单一结构造成的影响。单一结构的形成,根源在专业化生产的理论。过度强调专业化,强调全国一盘棋,每一个地区只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甚至是产品的一部分,这个理论只适用于与世隔绝的经济发展环境。一旦加入国际经济的大循环,就等于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所以,不是专业化生产理论不可信,而是要反对过度专业化,提倡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防止掉入“比较优势陷阱”。

同样,聚集与分散也不是无限向一个方向发展的。规模效益递增应当有限度,无限的聚集必然会发展到反面。过大的产业区、过大的城市,当前在计算经济效益时仍然是最好的,这是因为负面的影响多被掩饰或者忽略所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够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绿色GDP显然还很不成熟,所以,大城市的经济效益比中小城市好,多半是GDP层面的。比如,按照规模报酬递增的理论,全国四分之一的钢铁产量集中在河北显然是合理的,但其环境的负效益可能已经抵消了相当一部分经济效益。

值得警惕的是,从供给侧来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也会面临一个风险,即经济发展的高潮期与低谷期对某些产品的需求有一个很大的落差,只有绝对过剩与落后的产能才是应当去掉的。

4.如何正确认识区域创新对比较优势的挑战

区域发展的动力需要不断更新,区域创新对于所有的区域都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我们要区分创新的技术性与空间性。技术上的创新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中国的技术和产业的创新集中在沿海地区,特别是集中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这是很正常的分布。没有必要所有的地方都搞技术研发,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更多应当放在引进和消化吸收上,当然也不排除当地优势技术产品的创新与发展。也就是说,中西部地区的引进消化再创新,不仅要针对国外,也应当针对东部沿海地区。

空间上的区域创新集中在新的区域开发上,新区开发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形成新的产业,会大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例如贵州的大数据产业是一个成功范例,但应该不是孤证。新区开发的传统思路是按照比较优势选择产业,于是没有比较优势的新区就选择房地产。但是,贵州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能够“无中生有”的又往往是创新型的产业。

区域创新对比较优势理论会形成一定的挑战。区位商是用两个产值比来衡量某区域是否具有产业优势,但这种衡量对新区不起作用,因为新区还没有产业基础。资源综合优势度会把一个新区的产业选择引向资源型产业,但是单一结构地区的问题已经有了前车之鉴。横向比较的产业劳动生产率也不足以决定产业的选择,如果比较一下福建和山西的煤炭产业劳动生产率,会发现福建的煤炭产业劳动生产率要高于山西,但显然不能得出福建发展煤炭产业的结论。所以,区域创新正在形成对比较优势的挑战,我们需要找到创新与比较优势相结合的正确的途径。

三、区域经济学学科体系创新的主要思路

中国改革开放38年来,区域经济学在中国发展也已经30多年,中国的区域经济学是与改革开放共生的一门应用学科。区域经济学虽然是从西方引进的一门经济学科,但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通过中国区域经济的实践,使区域经济学的内容极大地丰富起来,是这门学科的幸运。

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现代化,建立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学术自信,一是要从实践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区域经济的理论与方法;二是把普遍接受的经济理论体系和区域经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三是把国外的区域经济理论和国内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具体思路有以下三点。

1.以“五大理念”引领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塑造引领区域发展的新理念,是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以“五大理念”引领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建设,第一是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同时也摆在区域发展的核心位置,在国家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同时,也同步推进区域创新。第二是开放发展。区域的开放是与国民经济的开放相辅相成的,构建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包括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也包括国内区域之间的开放与融合。第三是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第四是绿色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也是区域发展必须坚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需要从区域做起。第五是共享发展。区域共享发展,包括发展的均衡,各区域发展机会的均等,各区域人民获得福利水平的基本一致,实现各区域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2.把中国区域经济实践与学科建设相融合

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发展与中国区域经济实践的融合,需要从三个方面推进:第一,树立新区域发展理念,这就是协调发展的理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第二,建立新空间战略,这就是经济带+经济区战略。形成沿海与沿江为主轴,沿主要交通干线经济带为核心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第三,完善区域发展新机制,这就是区域创新机制和产业转移机制。区域创新的重点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点是中西部地区。目标是形成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框架。第四,构建全新的区域经济关系,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的区域经济关系十分复杂,为解决区域关系采取的相应对策,比如同城化、协同发展、对口帮扶、区域支援、生态补偿等,都是构建新的区域关系的实践。

3.以国际区域经济及其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成果丰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19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发展很快,一些基本的原理、定理等,极大地丰富了区域经济研究的内容,而其丰富多彩的模型方法,也为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工具。把区域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涵盖新经济地理学、新贸易理论、演化经济地理学等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需要探讨的、且是难度很大的一个问题。因此,一方面要强调区域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准确性、理论观点的权威性、教材结构的合理性和学术研究的前沿性,以保持区域经济学的历史传承;另一方面要把新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模型融入区域经济学当中,使区域经济学更加丰满和丰富。

参考文献

[1]杨凤,秦书生. 城市经济带的理论问题[J]. 城市问题,2007,(5).

[2]韩增林,杨荫凯,张文尝,等.交通经济带的基础理论及其生命周期模式研究[J]. 地理科学,2000,(4).

[3]陆大道. 建设经济带是经济发展布局的最佳选择——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J]. 地理科学,2014,(7).

[4]周玉龙,孙久文. 经济带增长理论的宏观框架与微观基础[J]. 中州学刊,2015,(9).

[5]李国平,吴爱芝,孙铁山. 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及展望[J]. 经济地理,2012,(4).

[6]石敏俊,金凤君,李娜,等.中国地区间经济联系与区域发展驱动力分析[J]. 地理学报,2006,(6)

作者简介:孙久文,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