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久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意义与“十三五”时期发展思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2-03 浏览量:17

来源:区域经济评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具有广泛内涵的概念,它包含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国内各地区、国内与国际比邻地区的一体化的内容。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笔者拟就相关的理论和发展思路阐述如下。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是指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作为一种空间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特征是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有序流动。区域经济主体为了地区利益的取得,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和资源等生产要素按照地区禀赋而有机组合,形成经济在空间卜的集聚,进而推动经济在空间上的扩散,最后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布局态势与资源优化配置格局。

 

  从理论上讲,区域经济一体化既然是对生产要素在空间上流动与配置的过程的解释,那么这个过程就必然是经济集聚与经济分散相伴发生的过程。马歇尔认为,集聚经济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形式,产生集聚的原因是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胡佛提出区域经济产生的三个基石,它们是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和商品与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这三个基石作用的结果就是生产和服务部门在地域-卜集中,产生聚集经济。集聚经济通过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不断加大集聚程度,但过度集聚则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从而导致经济扩散。经济扩散的过程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外围地区通过加快发展经济使发展水平逐渐接近核心地区的过程,是专业化发展与多样化发展深入融合的过程,也是均衡协调在特定地域实现的过程。

 

  从实践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各地区通过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或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及生产分工最优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产品和要素市场、经济和社会政策或者体制等统一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实践中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其切入点是区域合作,协同发展是区域合作的一种高级形式。区域合作是指不同区域彼此相关和相互依赖的各经济单位或组织之间,为了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物质利益,同时也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通过一定的合同或协议组织而建立起来的各种经济联系。区域合作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区域合作的深化所追求的目标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因此,我们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一是贸易一体化阶段。从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消除贸易壁垒和市场开放做起,形成一个经济区共同发展的共识。二是要素一体化阶段。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包括人员自由往来、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产业转移等。产业发展走向融合,中心城市产业方向逐渐明朗,产城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三是政策一体化阶段。区域内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政策范围包括共同制定区域规划,明确区域功能定位,淡化行政区划的影响,加强合作,强化区际经济关系,根据发展需要尽可能超越行政区划限制,对区域空间布局提出战略性的发展方案,建立区域合作项目实施保障机制和制定相应制度,并且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政策、生态环境补偿的相关政策上实现一体化。四是完全一体化阶段。当贸易一体化和要素一体化的全面实现、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之后,就进入到完全一体化阶段。我国各地区进入完全一体化阶段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二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全面铺开。回顾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都市圈等都已经制定了区域经济规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基础逐渐建立起来,规划约束成为区域合作的最突出的特点。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发挥区域综合优势,促进均衡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体化范围内的经济体全部积极参与经济合作,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全部经济性,把个体的优势汇聚成为综合体的优势,形成并发挥区域发展的综合优势,促进协调发展。例如,黄河金三角合作区(河南二门峡、山西运城和临汾、陕西渭南)、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内蒙古乌兰察布、山西大同、河北张家口)等等,都实现了扩大综合发展优势的目的。

 

  2.有效利用各类资源,消除地区恶性竞争

 

  每一个区域都有自身的自由优势,所以区域发展的资源禀赋是不同的,从而产生比较优势。但是,区域资源优势也存在一定的禀赋重叠,从而为地方保护和区域竞争埋下伏笔。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和整合资源,就可以克服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消除恶性竞争。例如,成渝经济区通过合作提升了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3.拓展企业生存空间,促进产业空间转移

 

  时至今日,企业生存空间受行政力量的制约仍然存在。一体化范围的扩大可以使地区企业的生存空间得到拓展,企业组织逐步合理化,科技成果转化更加容易。特别是在产业转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通过消除行政区壁垒,大大加快产业转移的速度。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够使北京和天津的企业加速向河北省转移,已经成为共识。

 

  4.扩大对内经济开放,完善合作体制机制

 

  毋庸讳言,时下对内开放难于对外开放。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有利于改革的深化,其最佳途径就是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扩大对内经济开放的关口是完善合作的体制机制,使一体化区域在投资准入、相关标准、跨区经营、贸易规则、基础设施、负面清单、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能够形成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规定。

 

  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消除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障碍,实现最佳的区际生产分工与合作。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传统行政体制仍是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大障碍,部分地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忽视宏观效益和其他区域的利益的现象依然存在。

 

  针对当前的现实,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合作要坚持三个发展方向: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朝着长期稳定的方向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从组织形式上固定下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建立起长期的、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一体化的指导、协调和执行机构。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向全方位、多形式方向发展。全方位、多形式的一体化,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趋势,我们在管理上必须制定正确的原则,加强引导。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要从目前大多数地区热衷的贸易合作向生产要素一体化方向转化。要从劳动、资金、资源、技术、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途径,处理好国家利益、地区利益和地区间利益的关系,重点要研究利益分割和利益补偿的具体方法。特别是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利益协调十分重要,影响到产业转移是否能够在区域间顺利进行。

 

  三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十三五”时期即将到来。“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各区域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对于如何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笔者提出的思路如下。

 

  1.以贸易自由化为基础建立充分自由的生产要素流动机制

 

  以市场化为核心的贸易自由化,包括人口劳动力、资本、技术三方面要素的自由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难点在于城乡、区域和国际的贸易自由化相互交织,提高市场化指数的难度比较大。为此,在各个一体化区域范围内,要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人手,促进城乡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由与有序流动,进而消除区域之间的障碍。以消除区域和城乡差别为目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配置,确保各个一体化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区域资本流动渠道,关键是进一步完善一体化区域内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布局。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投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导,一张图的规划和一张网的体系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与核心,要素流动的目标和结果是为了产业的优化布局。发展聚集型的现代制造业、打造区域性经济中心要与发展分散型的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和智慧产业相结合,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转移,使区域产业实现在空间上的均衡协调。长期的发展措施还需要加快现代制造业向中小城市、小城镇的转移,并在农村区域建立零部件生产基地,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2.提升一体化区域的居民福利水平

 

  “十三五”时期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时期,中央已经布置了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等多项加快落后地区发展的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就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要以提升区域全部居民福利水平为根本导向。首先,要保证一体化区域内居民的人均收入不断增长,加快产业发展是提升一体化区域的居民福利水平的基础。在“十三五”时期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的前提下提高居民收入,就必须要在制度上保证全体居民参与的创新与创业的健康发展。其次,要保证一体化区域居民基本社会保障水平的均衡提高,这就要求重视一体化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全覆盖,提高居民社会保障在一体化区域内的流动性,消除妨碍流动的行政壁垒。再次,地区财政和地区金融要转向以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的投入方向,尤其是为义务教育、基本社保、大众就业、医疗救助、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服务。最后,提高区域居民福利水平,在涉及民生的重点领域,制度安排必须要突破原有区域分割的体制,构建以人为本、地区平等的制度框架。

 

  3.建立统筹区域空间均衡协调的发展机制

 

  建立统筹区域空间均衡协调的发展机制,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一体化区域内的空间均衡协调。其重点是落实区域经济的总体布局,完善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特别要考虑沿交通线或者产业带的城乡发展。充分考虑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突破行政区边界,使各类资源在一体化区域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第二层面是城市中心与周边镇、乡村的空间统筹。它的重点在于有效地建立城市支持农村的反哺机制,调整城乡产业布局,实现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心镇、产业园区的集中与协调发展。第三层面是生态环境的空间均衡协调。包括生态环境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

 

作者简介:孙久文,男,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  100872)。

来源: 《区域经济评论》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