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璇:韧性生长 城市视角下的长三角一体化新动向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18 浏览量:70

来源:上海大都市圈规划

2022年11月12日,2022上海大都市圈年度论坛在上海设计中心南馆成功举办。论坛由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心主办,以“都市圈空间协同与韧性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次论坛的专题报告共分为7场,其中,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首席研究员、规划研究所所长马璇带来题为《韧性生长:城市视角下的长三角一体化新动向》的报告。马总介绍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指标体系构建的技术方法,并从人的韧性、产业的韧性、链接韧性和生态韧性四个维度,解读了城市视角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动向。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在快速推进中,一体化成效究竟如何,需要通过科学的指标来衡量和测度。城市指数的意义和价值在于通过数据平台和信息窗口,为决策提供参考。城市指数首先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标准,能评估发展成效,指引发展方向;其次是一个很好的监测工具,能监测发展动态,优化资源配置;第三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引领,能弘扬发展理念,凝聚社会共识。

2021年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论坛发布了首版《新华·中规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2021)》,并于2022年11月发布了第二版。报告分为区域指数和城市指数两个部分,分别聚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成效和各个城市发展成效。

为什么要做一体化的“城市指数”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模式从自上而下主导转向上下结合,每个城市都在区域中寻找自己的价值,为寻找区域坐标作出各种努力,探索区域联动的各种方向。

过去关于长三角评价的相关研究,更多以区域整体评价为主,缺少城市颗粒度的衡量;部分关注城市的研究报告,也更多聚焦城市发展水平,采用经济、人口规模等静态数据,但一体化并不是城市个体的事情,还需要和区域联动。因此,对城市本身如何更好地融入区域,更高质量地一体化发展,缺乏具体的指引。

城市作为推进一体化的基本空间单元,也是推动一体化的核心主体,通过评价城市一体化水平,能为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为城市高质量融入区域提供方向性指引,同时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与参考。城市指数让各城市进一步明确:自己干固然很重要,和别人一起干可以得到更大的成长,找到共同推进一体化的努力方向。

如何评价与测度城市的一体化

自20世纪50年代起,国外学者就试图对“一体化”的含义进行界定,在实践中已形成初步共识:一体化的核心在于消除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应以合作共赢为基础。因此,指数重点关注如何测度城市在促进区域要素流动中的作用。

指标的选择紧紧围绕高质量、一体化两个关键词。一方面强调核心要素集聚,关注要素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同时关注通勤圈、产业链、供应链等流动要素。通过区域连通度、辐射力、关联性和协作度四个维度指标,来评价每个城市融入区域、联动区域、链接区域、服务区域的能力、状态和质量。

指数的设计既反映能级规模,也强调相互关联。例如,人的流动维度包括城市吸引力等规模类指标和跨城通勤、商务往来、异地休闲等关联类指标,产业创新维度包括创新引领力等规模类指标和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等关联类指标,设施联通维度包括区域链接和城市通达,也考虑了规模类和关联类指标。

数据获取方式上,增加了代表城市与区域往来与流动的数据。比如人群活动数据、企业产业关联数据、商业辐射力数据、低碳生态等数据。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五大维度、18个分项指数、55个基础指标的三级评价体系,评价人的流动、产业创新、设施连通、服务民生和生态共保等维度的一体化水平。

图片

图1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一体化指标下,长三角城市韧性生长的新动向

3.1 人的韧性

首先,人口吸引力依然强。在全国仅增长48万人的下行压力下,长三角仍逆势增长110万人。在人口增长的空间分布上,长三角人口增长前10位的城市中,有6个是浙江省的城市。浙江省人口增长占长三角近2/3的人口增量,人口向浙的趋势非常明显。其中,杭州增长20多万,排名第1,其次是宁波和嘉兴。而江苏依托扎实的产业基础,在对人才吸引力十强中占6席。因此,好的制造业基础,可以为更高端的人才提供更好的就业选择。

图片

                     图2 2010-2021年长三角和全国人口变化情况

其次,人的流动普遍下降,但在努力恢复中。受疫情影响,长三角跨城通勤、商务往来、异地休闲普遍受到冲击。一是跨城通勤人群,上海大都市圈下降最为明显,南京和杭州都市圈也都略有下降,合肥都市圈相对保持不变。在这样普遍下降的趋势下,绍兴、湖州、马鞍山等城市的流动人口还在增长,逐步恢复与核心城市的联系。从长三角各城市2022年每日跨城活动监测数据来看,江苏、浙江和安徽在6-7月后逐步恢复,但上海恢复缓慢。二是异地休闲人群,总量下降最为明显,总体下降20%左右。流动下降的情况下,不同假期呈现分异,小长假略有增长,双休日明显下降,下降约40%。同时,200公里范围内的人群出行比重上升。这种以“轻度假、短途游”为代表的小长假度假方式成为长三角人群的新宠。三是消费方式,总体上文化演出和体育赛事数量明显下降,尤其是上海的文化演出数量下降明显,且向小规模化转变,平均赛事规模从400多人/场降低到100多人/场,同时开始向周边城市转移,周边城市开始承接中小型赛事。

图片

图3 长三角各城市不同时间的异地休闲人群变化

3.2 产业韧性

首先,创新策源向核心城市进一步集聚。上海、南京、合肥、杭州四个城市集聚了长三角近90%的创新要素。

图片

图4 长三角创新要素集聚情况

其次,产业关联与创新转化在区域中进一步强化。产业关联方面,长三角制造业注册分支增加了70%以上,江苏在制造业网络中占据明显优势。空间格局上,制造业新增分支除传统的沪宁和沪杭廊道外,沿海廊道的集聚也非常明显。生产性服务业网络出现分异,在江苏从南京开始向省内扩散,在浙江向省会进一步集聚。创新转化方面,创新联系日益紧密,长三角合作论文数上升10%,尤其代表创新转化的技术合同交易额从1.1万亿增长到1.63万亿,增长50%。江苏省依托高校优势,在引领知识创新的论文合作中仍然保持领先。安徽创新转化迅速崛起,技术合同成交额从1800亿增长到3900亿,增长了110%。如果说沪宁合杭四个城市承载了从0到1的创新策源主战场,滁州、马鞍山和芜湖等城市则承载了从10到100的创新转化主战场,在重要的技术转化中抢占了先机。

图片

图5 长三角技术合同成交额变化

第三,供应链枢纽地位日益突显,长三角占全国40%左右。一是供应链枢纽性方面,上海、南京、苏州占据了长三角1/3的供应商网络关联度,包括无锡、南通、宁波、杭州、合肥在内的前8名城市集聚了长三角半壁江山。二是供应链距离方面,扬州、镇江等地理区位居中的城市占优势。值得关注的是,在双循环新格局下,供应链近域组织趋势开始显现。近十年,四个核心城市的供应链在300公里范围内的企业占比上升了5%-15%,围绕企业供应商的短链协作态势开始显现,都市圈在这个层面上的意义也日益凸显。

图片

图6 2010-2021年长三角主要城市300公里内供应比重变化

3.3 链接韧性

首先,设施短板在不断补足。南北向高铁和高速的开通大大改善了苏北、浙南地区的通达性。长三角公路出行平均时间下降了14分钟,铁路出行下降了17分钟,区域联动更加紧密。五大都市圈的公路时长和铁路时长明显下降,与新增高速和新增铁路密切相关。

图片

图7 长三角新增高速及出行时间变化、新增铁路及出行时间变化

次,区域链接方面客降货升。受疫情影响,长三角2021年航空旅客吞吐量1.7亿人次,比2019年下降了近40%,但航空货运吞吐量增长了10%,港口货运吞吐量增长了5%,区域内产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在进一步加强。

图片

图8 长三角航空货邮吞吐量和港口货运吞吐量变化

3.4 生态韧性

首先在生态本底上,长三角排名前列的城市基本都是位于浙西皖南地区,生态本底优越。其次是关注对改善水、大气环境做出的努力,总体来看西部水源地城市排在前列,包括黄山、池州等;长江大保护成效显著,长江沿线的南京、上海、池州、马鞍山等占了沿线保护标杆城市10强的一半。第三是低碳节能上,上海与浙江在减碳工作方面成效显著,无论是效能还是区域碳排放减少,贡献率都相对较高,而部分资源型、工业型城市的绿色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总的来说,2022年指数与2021年相比,受疫情影响,区域人口流动在下降,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仍然活跃。同时,产业联系、创新转化和货物流通在增长。从空间格局看,一方面总量依然向传统Z字型核心地区集聚,但随着新兴潜力区日渐崛起,长三角区域发展越来越均衡,越来越高质量和一体化。高质量和一体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以高质量引领一体化,以一体化带动高质量发展。韧性生长,让我们看到了长三角和各个城市生生不息的力量,各个城市在各扬所长、凝聚合力的过程中,一定能实现共荣共赢。

图片

图9 长三角要素集聚空间格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