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华:新常态下“六大路径”推进新型城镇化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29 浏览量:25

来源:新浪网

7月25日,由安徽省皖北办、共青团安徽省委、国开行安徽分行、阜阳市人民政府指导,阜阳市城南新区、新浪安徽主办,安徽省战略发展研究院、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临泉县人民政府协办的“2015新浪金麒麟(阜阳)论坛”在阜阳盛大召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吴晓华副院长在发言中具体探讨了“新常态”和“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吴晓华提到,“新常态”的提法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常态做了全面的阐述。总书记将“经济新常态”的内涵总结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

吴晓华具体地解读了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在他看来,表现为四个方面:经济增长进入“七上八下”的高速增长态势,中国经济进入了服务业主导态势,经济进入消费主导态势和创新驱动态势。

此外,吴晓华还提出了新常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六大路径选择:“抢人”、“节地”、“找钱”、“顺势”、入网和增绿,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出谋划策。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吴晓华:尊敬的于书记、李市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很高兴来到阜阳跟大家交流《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路径》,这个题目是新浪安徽给我出的,我觉得挺好的。我来之前,跟我们新型城镇化办公室交流,说来谈新型城镇化跟新常态的关系,他们说这个题目挺好的,今天我跟大家交流,把握一下新常态,到底指的是什么?

一、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2014年5月,“新常态”第一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中;全国新型城镇化规划是3月份发布的,这个规划没用“新常态”这个概念。今天,我们在这个场合下把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谈,是挺有意思的。

总书记对新常态的提法发出非常重要的信号,表明最高决策层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总书记说“正确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紧急发展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觉得这也是理解我们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大逻辑,现在分析中国经济必须纳入到这样一个逻辑框架里来看中国的经济走势、趋势、态势。

怎么来看经济新常态呢?“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这就是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内涵,这三个词也是总书记说的。我把它简单地破解了一下:

(一)经济增长进入“七上八下”的中高速增长态势。2015年上年,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持续下行通道,所以下行压力挥之不去,去年我们的GDP同比增长7.4%,今年上半年是7%,所以在这样一个“七上八下”的增长态势下,谋划中国城镇化就更显得有必要了。实际上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规律,高速增长之后,一般都会有台阶式下降,基本上是一半的幅度下跌,日本是从9.2%一下到3.7%的,韩国也是从8.4%回落到4.2%的。前三十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是10%左右,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最高,14.2%,它的一半也要达到7.1%。所以中国经济很有可能从10%左右的速度跌到5%左右的速度。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这叫台阶式下降,我们希望波浪式下降,所以尽量延长这样一个七上八下的增长平台,这个任务就寄希望于我们的新型城镇化。

(二)中国经济进入了服务业主导态势。2013年开始,服务业的比例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占到总体经济的49.5%,几乎一半,服务业一旦在中国进入了主题形态,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我们分析中国经济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为我们善于搞工业,不善于搞服务业,事实上,服务业是越来越成为主导型产业,北京达到了80%,上海也快70%。所以服务业占主导对中国经济和我们城镇化来说,也不得不挑战这一大趋势。服务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就业容量大。有很多人怀疑:这么多年来中国经济速度在不断的下降,就业还这么好呢?今年上半年,我们的就业是718万,计划是一千万,去年增加了1300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服务业起来了,结构变了,外国人怀疑中国是不是做假,实际上不是做假。(三)经济进入消费主导态势。消费上半年贡献的已经达到60%。中国人是愿意抓生产,不愿意扩大消费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主体,世界巨大的加工厂,但是我们还不是世界的消费主体,下一步我们不仅要成为世界的生产主体,还要成为世界的消费主体,每个城市也是如此,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我们在很多城市在进行消费回流工程,要扩大免税产品、免税活动,把中国的消费做起来,这才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事实上,消费上半年在整个经济数据中占60%,这说明消费的贡献在中国越来越大。这是我们新常态最要关注的内容之一。

(四)经济进入创新驱动态势。去年,我们的研发投入超过GDP2%,总量达到了1.3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全球第二。1.3万亿的研发投资量,70%都是企业投的,政府投入30%不到,包括地方政府。所以在创新驱动这个战略的推动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上海还加了个新技术,叫“四新经济”。新常态就新在“四新”。中国经济现在正处在一个持续下行通道当中,但也在孕育着快速成长。我们在创新驱动的战略上谋划新型城镇化,刚才书记、市长都介绍了,阜阳也抓得很好。

二、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

去年我们3月份的规划主要提出了20字的要求,主要是: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这个文件是去年3月份发布的,现在是五化同步了,这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发了关于生态文明的意见提了“五化同步”,加了绿色化,也就是生态文明。以人为本,主要是为了避免千城一面的形象。

三、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总书记说新型城镇化是消费需求的“倍增器”,投资需求的“加速器”;稳增长与调结构的“黄金增长点”,是创新创业、惠及民生、深化改革的“综合平台”。

我们往往讲稳增长与调结构是矛盾的,结构调不动往往是为了稳增长,固化了原来的结构,实际上这二者在新型城镇化的形态下得到了统一、得到了结合,更主要的是我们创业创新深化改革的一个综合平台。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就六个要素:人、地、钱、规划、建设、管理。

路径之一:“抢人”战略,阜阳虽然说人多,人多今后很快人也不多了,现在我们除了一些特大型城市以外,大部分城市人口增速在放缓,进城人口少,所以今年我们5月份搞新型城镇化试点,提出来“一融双新”工程,这是国家发改委我们抓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抓手。农民工共融入城镇、新型中小城市培育、新型城市建设。围绕这个“一融双新”,政策资金、市场资金在一系列配套支持这两个,一个重要的是增强城市的人口吸拉力,前年我们城镇新增人口在1983万,去年就变成1800万,不要嫌你城市人多,很快人就不够了。吸引人多怎么吸引啊,首先就要彻底的户改,关注一下湖北襄阳,刚刚出了一个政策,无条件、无限制吸引农民进城落户,襄阳跟阜阳一样是人口100万多一点,它抢占了政策的制高点,很多地方到襄阳学习,原来我们在中央文件都说要有合法的住所、要有工作年限、要有就业证,全都没有,最彻底的户改。首先是要靠改革,改革在这方面才是真正的动力,新常态下不改革死路一条。除了改革以外,最大的问题要降低居民的居住生活成本和创业经营成本,不要把房价搞的老高的人都进不来,要降低成本让人生活的下去。当然更主要的政府要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人生活的更加便捷、舒适、安全,只有通过这三个途径才能把人抢过来,没有人是下一步最大的问题,已经出了一大批所谓的“鬼城”工程,一是地方政府改革不彻底,二是成本太高。各地的领导,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有了人气才有才气。

路径之二:“节地”,前年城区面积达到18万平方公里,跟广东省一样的,建成区4.78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300每平方公里,所以我们大部分城市已经完成了城市的全面扩张,下一步很多城市要划定边界,不允许再无限制低层次、低水平平面扩张,划定边界这也是新型城镇化里面的内容,也是下一步试点要干的重要的事,所以怎么节地?加强城市的功能建设,城市要紧凑、要加密,我今年到多伦多去,多伦多都在城市加密,人一定要紧凑,不紧凑服务业发展不起来。所以城市要从空间建设、形态建设来作为功能建设,这对新型城市化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因为我们善于空间形态开发,修大马路、大草坪、大公园,但是我们不擅长搞功能建设,下一步我们要结合地铁看地下空间怎么开发?城市地表看繁荣,地下才看实力。到国外去,我们上海浦东跟美国曼哈顿差不多,你到地下看差多远吧。一个城市地面一个城市,最少地下有三个这样的城市你才是有实力,你才真正的富起来。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财富是在地下,不在地上。我们在国外换地铁都要坐电梯的,中国一直走在平面型的开发,现在做个大课题组,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全国有30多个城市在建地铁,地面建完了你地下怎么开发,一开发就影响到地铁的安全运营。现在赶紧搭上这帮地铁建设的高峰时期,把城市地下空间做好,又节约成本、又安全、又节地。一定要有地上地下综合立体开发的意识,包括刚才说的万达城市综合体,马上要跟综合体开发商谈,必须地下开发,不能让它平面的占地,占完了以后就废了,这是下一步城市形态建设最大的转变,新常态就“新”在这儿,新型城镇化也“新”在这儿。

路径之三:“找钱”,大部分的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我们看到大趋势下存在着两难,企业经营困难、地方政府困难。没钱搞什么城镇化,所以我们要看到地方政府的负债,更要看到地方政府的资产,现在我们把负债搞清楚了,资产多少搞不清楚,闹个大笑话。地方政府要看到虽然有巨大的负债,但是也有巨大的资产,把你的资产搞清楚,有资产怕负债吗?资产负债永远是平衡的。所以要搞清楚你到底多少家产。其次是要发行专项债券,通过融资提高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直接给钱不合适,要帮你融资,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债券,只付息不还本,还有不复息的债券,本息都不付,要靠这样的城市债券,投资长、回报率低,怎么办?要靠专项债券来提高融资能力,从而达到投资能力,要善于融资来提高投资。当然我们还要搞PPP模式,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的问题,不是合资的问题,政府要放的下心态和民间资本平起平坐、对等协商,签订好你的合约,现在为什么说PPP模式,雷声大雨点小,我们各界政府不善于与民营资本打交道,民营资本也不放心跟政府合作,怎么办?现在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花了专项财政基金打消两个人的顾虑,支持你搞PPP,最根本的问题是要培养对方主体税种,所谓的不动产税,任何一个成熟经济国家是靠不动产税,所谓的物业税、房地产税,这个问题在我们中国也讨论了很多年,最后总要走到这一步,不动产税,有人愿意在你这生活,这才真正的人气带来才气。第三个路线找钱,传统的路线也要用,更要靠新路径,要靠改革的力量找路。

路径之四:“顺势”。总书记6月份在贵州说了,看清新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所以新型城镇化第一个是城市群,城市群是下一步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李平市长介绍我们要做区域中心城市,不要皖北,皖北是行政区划概念,理直气壮的阜阳就要做区域中心城市,要有中心外围的概念。总书记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谋划发展,一定要辩证的看。第二个是三大战略:“一带一路”,经济系统,长江经济带。全国每一个地方都在路上在带上,不是沿海地区沿边地区才“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中华民族的崛起,其意义再大不过,这才是新常态,才是这一届中央新的战略举措。所以你怎么对接“一带一路”,要有大的格局,城市发展一定要有大格局,大格局是把大趋势抓住,要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样一个理念这样一个思维来谋划你的城市群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这个13亿人的大国,如何建设好管理好首都,把首都真正定位首善之区,首都管理不好谈何现代化?那么阜阳作为中心城市,首先要把自己的首位度搞好,首位城市搞好,这就是理念。长江经济带这次沿江九省两市十一个城市,阜阳理所当然在其中,所以要谋划怎么对接长江经济带。我们九十年代,九五计划的时候就提出中国T型发展战略,一竖一横,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后来我们就发展了沿海把长江经济带丢了,现在看来这是当初重大的战略失误。所以,我们再一次把长江经济带提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对待。长江东向太平洋、西向印度洋,横跨东中西,辐射南北网,是真正中国龙,所以要把长江经济带这条血脉打通。总书记说要让血脉畅起来,经济带亮起来。所以模式、顺势这两个大事值得关注,必须要关注,不关注格局太小,无法有大的作为。

路径之五:“入网”。智慧城市不但是物理层面的东西,更主要的是理念方面的东西。要从物理设备、网络技术、系统应用三个层面来推动,不是搞摄象头就是智慧城市,要主动对接国家“互联网+”计划,“互联网+11”个专项启动计划,各个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更要赶紧对接国家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产业发展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分清我们的经济形势,所有的搭上信息化这辆班车的地区和行业这两年发展的都好。所有的离开网络都不行了。触网而生啊。网络化、信息化这个潮流一定要搭上,搭上国家现在有智慧城市,有“互联网+”这些具体的抓手,同志们一定要敏感,不要被信息化的浪潮给带跑了、坑走了。

路径之六:“绿色”。2030年中国碳排放达到峰值,这是中国刚刚跟全球做出的庄严承诺,这既是我自己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要求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具体体现。达到这个峰值怎么办?下一步我们就要分解指标,每个地方、每个企业都要承担责任,节能、减碳、减排,产业、建筑、交通、生活要绿色化。所以前段时间中央提出“五化同步”,把“绿色化”加到原来的“四化”里面去,不这样做也不行,以后没有发展空间,城市是集中的碳排放的地方,但是你要把它绿色化,不要比农村分散的更环保、更低碳、更节能。

所以我就说这六个路径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有新状态、新路径、新作为,最后我们要取得新突破。

最后,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我们阜阳的明天更美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