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成:筑墙架网 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

来源:环境保护 发布时间:2018-08-28 浏览量:16

2018年5月18—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了六条原则,为生态环境保护筑起道道高墙,提出了五个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架起层层天网。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的大事,生态环保问题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动员社会各界披坚执锐,攻坚克难,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阶段。

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政治的高度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共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7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在大会上,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再不是可做可不做的日常生活小事,而是关系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党对人民的承诺这样的国家大事。习近平强调,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六条原则:筑起生态环境保护道道高墙

习近平在大会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六条原则,简言之,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三是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四是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五是坚持严格制度、严密法治;六是坚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引导国际合作的原则。六条原则,犹如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道道高墙,可使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加快建成美丽中国。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敬畏自然、崇尚自然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先哲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作为血脉相承的炎黄子孙和社会主义建设者,针对中华文明孕育的丰富生态文化,我们应将其中的优秀内容传承、改善、发扬。人的一切活动,无论建设和生产,都应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给自然生态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坚持节约资源和绿色发展的原则。习近平多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是自然对人类的赏赐,为人类提供了生存资源。要进行全面保护,不能有丝毫的破坏,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利用。要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从理论变为现实,并成为国际社会提供可借鉴的中国经验。

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原则。发展经济是为了人民,保护生态更是为了人民。人民的迫切要求就是党的出发点。当前,应破除为了经济发展不惜破坏生态环境的思维,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深刻认识到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的原则。生态环境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应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根据系统论的思想,系统中任何要素发生变化都能引起周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系统的变化。因此,必须用系统学思维,理清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关联,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坚持严格制度,严密法治的原则。应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的问题,即生态环境问题的症结往往不在生态环境本身。对于人的因素,根本是要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应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的刚性约束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应加快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化步伐,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坚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引导国际合作的原则。应坚持与世界各族人民一起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身的问题,涉及到全球各个国家的人民。我们居住在同一个地球村,同呼吸、共命运,因此,必须在生态环保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与世界人民一起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大体系:架起生态文明建设层层天网习近平在会上强调,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包括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五大体系像一层层天网,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早日实现。

生态文化体系。文化是整个社会生活进步的标志。恩格斯曾说过,文化上的每一步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因此,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先进的文明形态,必须有坚实的文化体系作为支撑,引领历史的进步。生态文化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树立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的观念,生态环境是钱买不来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体系的灵魂,必须建立生态优先的文化观念,破除“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观念,把保护生态环境化为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

生态经济体系。无序粗放的产业发展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一味追求GDP高增长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推进绿色发展,培育壮大清洁、循环、生态环保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环保技术工艺和设备改造,调整能源结构和优化能源产业,健全绿色产业市场环境,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等。推进绿色生活,引导绿色生活理念、提倡绿色消费模式、创建节约型社会、发展绿色交通、推广绿色建筑等,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如果改进产业发展形态,提高技术含量,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清洁生产,促进低碳循环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降到最小。产业集中发展并集中处理污染物等也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编制和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目标责任体系。在当前的体制下,明确目标责任最有效。很多环境污染事件,要么是当地领导不重视,要么是监督不到位,要么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干部充当保护伞。近年来,我国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一系列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各类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得到明显遏制。应逐级建立环保目标责任制,建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明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出了问题要负责任,要受处分或引咎辞职;各相关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对那些没有尽到责任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要终身追责。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度是规范人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应不断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通过完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十八大以来,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密集出台,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经验的不断积累,应不断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制度,制度要明确、精准并公之于众,为依法依规执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是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不能违规执法,更不能乱执法。

生态安全体系。生态环境自身是一个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有序运转且受着其他系统和外部条件变化的作用和反作用。一旦一个或多个子系统发生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将会产生系统性风险。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既面临着历史积累下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要正确处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建立生态安全体系应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使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灭黑臭水体,保障饮用水安全;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人民群众创造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让人民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活得开心。

主要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0L].2018-05-19.

http://www.gov.cn/xinwen/2018-05/19/content_5292116.htm.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