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战:新的一年,宏观经济如何踏好节奏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8-22 浏览量:21

来源:解放日报

2014 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出基本稳定的态势,经济发展亮点正在显现,经济、产业、需求、区域、就业、收入分配等结构都有积极改善,经济增长的动力和要素出现变化,拼资源、拼环境、拼成本的方式有所转变,新产业、新行业、新模式等不断涌现。

展望2015 年,宏观经济运行需要继续稳中求进、稳中向好,保障宏观经济运行在新常态中得到健康发展。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经济增长:以保持稳定就业为底线。

一要继续增强经济稳定增长的底线意识,可将新增就业率设定为稳增长的底线指标之一。二要继续推进经济增长中的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就业结构等调整,但要把握好宏观经济调控的轻重缓急和时机节奏,防止出现经济大起大落。三要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2、增长动力:以促进消费成长为主线。

要在保持适度投资规模和积极稳定出口的前提下,把推动消费增长作为重要的着力点。要积极调整社会收入分配机制,让老百姓“有钱消费”。要积极消除抑制消费增长的不利因素,让老百姓“有钱敢消费”。积极推出各类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让老百姓“有钱乐于消费”。此外,要积极开拓新的消费热点、消费载体和消费内涵,为老百姓“创造新的消费”。

3、发展动力:以培育新增长点为抓手。

一要注重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配合“一带一路”建设进程,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二要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优化全国的城镇结构体系、城镇空间布局,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产城融合发展。三要把改善民生工作作为经济增长的新抓手。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也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四要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扩大试验效应,使之成为改革发展的新动力。

4、宏观调控:以加强综合协调为要旨。

一要继续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定、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二要继续把化解各种风险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需要增强对风险的预判,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三要继续强化风险处置的综合协调,可探索在中央深改小组内设立专门的风险处置小组,形成专门方案进行各板块风险处置的协调。四是宏观量化调控应与全面深化改革相互配套;每一领域的风险治理方案,应与改革方案相结合;风险治理的轻重缓急,应与改革时间表相对应。

5、风险防范:以做好预警预案为防线。

针对房地产、地方融资、产能过剩,以及外资外贸出现下行的潜在风险,应该坚持守住四条防线。一要守住房地产市场出现转折点的防线,做好预案。二要守住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债务、产能过剩企业出现由“量变到质变”拐点的防线。三要守住可能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线,尤其是要有解决影子银行风险的防线。四要守住外资外贸“双下行”尤其是外资利用出现拐点风险的防线。

6、实体经济:以激发企业动力为方向。

一要结合政府职能转变,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如进一步降低税费等。二要切实降低企业资金成本。降低资金成本应成为民营银行发展、利率市场化、定向降准等系列措施成效评价主要导向。三是可进一步加大“营改增”的力度,扩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促进服务业与小微企业发展的溢出效应。

7、利用外资:以积极稳定预期为目标。

一要继续保持利用外资的稳定增长态势。二要加强顶层设计。各政府部门对利用外资的重大判断、重大问题、重大政策等,应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步骤,防止外资利用预期的改变。三要继续通过扩大开放引进外资。对外资引进实行负面清单方式,推动服务业引进外资上新台阶。四要抓紧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一些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恰好是我国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核心技术的最佳时机。

8、外贸增长:以保持中速前行为标准。

一要加快外贸体制改革,尤其要释放通关改革红利。如上海自贸区缩短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有效节约了通关时间和物流成本,此类经验应加快向全国推广。二要切实减轻外贸企业负担,包括减少行政审批、整顿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和管理、加快出口退税速度等。三要出口和进口并重。四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此外,应加快各类贸易谈判,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