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乐: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与江苏作为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8-30 浏览量:20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和世界第三大河,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自然经济板块。长江沿岸11省市资源丰沛、物产富饶、交通便捷、产业密布、城镇云集、文化发达、科技先进,与沿海地区共同构成了我国T字型的两大发展主轴,同时亦是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就其社会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而言,目前长江经济带仅次于中国海岸经济带,但具有联系更紧密、腹地更深广、发展潜力更大、更具持续性和爆发力的明显后发优势[1]。在当前我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时期,国家启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长江经济带的概念至今,国内学界曾掀起过两次研究热潮,众多学者亦从不同视角开展了多层面的研究:陈修颖、张超等对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的基础及演化进行了研究,指出长江经济带各地之间存在通达性和互补性[2-3];虞孝感、唐立国、彭劲松和黄庆华等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的演变与调整进行了分析,认为应着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的产业一体化[4-7];邱静、牛雄、方大春等从城市结构的角度阐述了长江经济带建设应增强其核心城市的区域影响力[8-10];朱鸿飞、陆炳炎、张荣天等则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政策、土地利用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分析[11]

江苏地处长江下游及河口地区,紧邻上海、扼居口门、通江达海,是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最大的经济大省和科技大省,产业规模大,科技实力雄厚,人才优势明显。据《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2013-2014)》显示,2012、2013年江苏省域经济竞争力均跃居全国第一。《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4》显示的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12],在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格局中具有极为突出的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紧紧抓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乡统筹发展、世界制造业转移、浦东开发开放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全省社会经济得到了持续飞速发展。十八大以来,江苏又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三大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全面深化改革、深度创新驱动,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江苏在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建设中必将大有作为。

一、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现状及江苏定位

长江经济带历来是我国的城市走廊、工业走廊和商贸走廊,集中了一大批大耗水、大耗能、大运量、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龙头骨干企业。江苏则是沿江最大的工业省份,是长江经济带产业经济的领头羊,多项经济指标均位居11省市第一。

2013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GDP达2359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317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59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89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6386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6626亿元,分别占全国同期的41.2%、41.2%、40.2%、44.8%、39.4%和40.6%,接近全国的半壁江山;上述六项指标中,江苏省分别占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22.8%、31.3%、20.3%、21.3%、33.6%和21.5%,而其面积和人口分别仅占长江经济带的5.0%和13.7%。由此可见江苏在长江经济带中所拥有的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见表1)。

 

按41个工业行业的产值计算,2013年江苏省十大工业行业分别是计算机、化学制品、电气机械、钢铁、通用设备、纺织、汽车、金属制品、专用设备制造以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主导产业类型明显优于沿江11省市和全国,主导产业集中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明显高于沿江11省市和全国(见表2)。

 

沿江上中下游地区受资源要素禀赋差异的影响,优势产业的地域分布迥异,区际产业发展的互补特征鲜明。江苏在集成电路、化纤、农药、计算机制造等产业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产品产量均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全国3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沿江11省市有20种工业产品产量超过了全国的40%,分别为微型计算机、化学纤维、家用洗衣机、水电、家用电冰箱、硫酸、发电机组、集成电路、化学农药原药、布、卷烟、金属切削机床、房间空气调节器、农用氮磷钾、轿车、水泥、汽车、大中型拖拉机、原盐和发电量,其中江苏在集成电路、化纤、农药、微型计算机、洗衣机、拖拉机等产品及相关产业方面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优势。从主要工业产品及其相关工业行业的类型和产值规模上看,江苏及下游四省市主要集中于电子、化工、电气机械、钢铁、通用设备、汽车等高科技产业、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等领域;上游四省市主要集中于矿物采选和加工(包括有色、钢铁、煤、非金属矿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包括食品、烟、酒、茶、饮料)等采掘工业、轻纺工业领域,以及化工、汽车、电子、电气机械等部分高科技产业和装备工业领域;中游3省则介于下游与上游之间,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优势产业类型,为上中下游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见表3)。

 

上中下游地区三次产业、轻重工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业已基本形成。江苏则以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为特色。

从三次产业构成上看,江苏及长江下游地区主要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比重仅为6%左右;而上中游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较相似,分别为12.9:48.4:38.6和12.9:49.9:37.2,第一产比重均接近13%。从轻重工业的比重上看,2013年沿江11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重工业占比已达到69.8%的较高水平,且上中下游之间的分布也比较均匀,重工业占比分别为69.8%、67.3%和70.7%,江苏则已达到74.0%,仅低于上海的79.8%。从工业企业的规模结构上看,2013年沿江11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大中小型企业平均占比为36.3:24.5:39.2,其中江苏为38.9:22.7:38.4,大中小企业的分布比较均匀。从企业所有制结构上看,国有企业占比从上游到下游依次降低;外资企业占比则正好相反,从下游到上游依次降低;私营企业占比则为中游最高,下游次之,上游最低;江苏则在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占比上具有明显优势(见表4)。

 

二、长江经济带分工合作共赢发展和江苏的作为

(一)长江经济带分工合作共赢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于长江经济带的一体化建设问题,主要可以从政府与市场这两个视角和两条主线去切入和推进。从市场的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障碍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原有的市场化基础比较薄弱,市场的发育程度低,区域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尚远未形成;二是各自为政、市场封锁、地方利益至上的行政区经济依然严重制约着跨地区的产业合作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三是区域产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动力严重不足,所处产业链等级普遍偏低;四是区域产业组织结构松散,流域上中下游之间和产业链条上下游之间的联动都严重不足。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与障碍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沿江各省市之间、产业企业之间缺乏共同的利益诉求,缺乏通过分工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的整体理念、制度设计、内生驱动力和关键切入点。因此,我们认为长江经济带产业通过分工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深入挖掘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内生驱动力,以市场为核心,以互补为基础,以共赢为根本,以开放为动力,尽快形成“东西互补、海陆联动、双向开放、开边出海”的区域产业发展新格局。国内外区域经济与产业分工合作的一般规律表明:区域经济的特色在联合,优势在整体。联合是它的核心,联合是它的精髓,而联合的前提和基础则在于分工与互补。鉴于长江上中下游之间的资源要素禀赋不同,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程度不同,市场的培育、建设、开放程度亦各不相同,上中下游之间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产业发展特点,在互补联动中实现本地产业的调整升级和区域产业的整体优化发展。

一是抓住江苏及下游地区面临的制造业增长乏力、部分传统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亟需优化升级的转型压力和中上游地区产业发展大干快上、后来居上的要求急切的互补性,促进下游产业梯度转移、上中游产业有序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区域产业合作新模式。

二是抓住江苏及下游地区资源能源短缺、加工工业瓶颈制约突出但资金、技术、人才实力雄厚,而中上游地区资源能源丰富但资金、技术、人才紧缺的互补性,促进下游优势产业经济要素西移、上中游资源能源东送的双向流动新态势。特别是长江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后,江苏全省尤其是沿江8市可以积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物流资源,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及区域物流,有效促进江苏优势产业经济要素西移、上中游资源能源东送的双向流动。

三是抓住江苏及下游地区外向型经济强、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程度深、海洋经济前景广阔的产业特色和上中游资源能源采掘加工、高效农业、国防工业、特色旅游业等优势产业突显的互补性,以长江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及海上丝绸之路这“二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的规划实施为契机,凭借以黄金水道为基础和天然纽带的、发展迅猛且日臻完善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互补共生、内陆沿海双向开放、流域经济与海洋经济联动发展的区域产业发展新格局[13]

(二)江苏在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共赢发展中的作为

依据上述基本发展思路,江苏的具体举措和作为可以从优势产业的引领带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结盟以及科技产业园区的创新示范等三个层面予以展开:

1.优势产业的引领带动

相对于长江沿江其他省市,江苏最为突出的优势行业当属制造业无疑,特别是其中的高科技产业和以台资、外资、港资企业为特色的外向型产业类型。2013年,江苏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0125亿元,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0580.3亿元,分别占了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31.3%和48.0%;高技术产业内部投入为220亿元,占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35.0%,高技术产业的产值规模、发展水平和科技实力在沿江各省市中均遥遥领先(见表5、表6)。

 

 

2015年3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10大领域,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实现制造业升级。在此领域,江苏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和明显的产业竞争优势。如在“机器人”制造领域,江苏已拥有9家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占了全国的14.3%,仅次于广东而位列全国各省市区第二位(见表7)。今后江苏应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不断提高工业产业能级,加快推进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向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最终实现从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的转变。

 

一是通过持续做大做强做优,不断提升江苏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规模、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及其在长江经济带的领先地位,并通过对接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加强与上中游地区在高端要素集聚、高端价值链塑造、高端产业结构提升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引领沿江各省市共同参与“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共同应对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工业4.0”浪潮的机遇与挑战。

二是通过部分三资企业向上中游地区的转移和建立分支机构,带动上中游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帮助其尽快植入、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价值链体系。

三是积极牵头沿江其他省市联合组建大型工业技术创新项目联合体,重点对电子信息、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的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环节开展合作创新与联合攻关,等等。

2.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结盟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同时也培育了大量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2013年全国500强企业排名中,江苏入围企业达到49家,仅次于北京而位居各省市区第二位[14]112。龙头骨干企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条件下的一种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也是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中坚和基石。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能够有效地促进江苏及沿江地区优势产业战略联盟的形成。

一是积极鼓励江苏企业特别是龙头骨干企业走出去,到沿江各地及国内外建厂布点,到沿江中心城市建立企业总部或研发、设计、运营、销售等企业中心,促进龙头骨干企业技术的垂直分工和生产的水平分工,并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塑造企业品牌,锤炼壮大。

二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重点培育大型物流企业,抓住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的契机,重点打造以南京、苏州为中心的江苏航运物流体系。在此方面,可学习和借鉴上海港务集团已实施十多年的“长江战略”,通过对沿江主要港口的参股、控股以及兼并、并购股权、共同投资等多种市场化运作手段,不断加强和拓展与上中游地区的港口、航运、第三方物流等相关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与产业合作,在跨地区产业合作中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和企业价值链、产品供应链的延展。

三是重点布局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要市场的企业网络,并随着长江经济带交通物流体系的日益完善,不断扩大江苏企业的辐射与服务半径。例如,苏宁云商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企业,年销售规模现已超过3000亿元,员工达到18万人,位列中国民营企业前三强。其主营业务除了电子零售产业之外,近年来还不断向金融业、商旅服务业等领域拓展,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完整的销售、物流和售后网络,其5000多名IT技术人员相继分布在美国硅谷和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研发中心,为科技苏宁和智慧苏宁提供了有力支撑[15]

3.科技产业园区的创新示范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而科技产业园区则是承载产业集聚、产品孵化和企业科技创新尤其是企业联合创新的最佳地域组织形式和空间载体。江苏是我国各省市中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最多的省份,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早、数量多、效益高、管理好,业已成为各地市承接高科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要载体,成为“创业、创新、创优”和“三创三先”之“江苏精神”背景下的靓丽风景线。

一是积极组建沿江跨地区的园区联盟,尤其是跨地区联合共建的园区联盟,使之逐渐发展成为沿江跨地区产业合作、资源共享、技术溢出和重大联合攻关的新型区域产业空间组织,譬如2010年由上海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等30多家园区及大型企业集团共同发起的“长三角园区共建联盟”。共建园区除了具有一般园区所承担的产业集聚、组织管理和企业科技创新的功能外,还赋有承载跨地区产业转移和管理模式创新的特殊功能。在促进产业转移功能方面,通过联合共建园区,特别是通过由当地政府政策提供的制度优势,可以确保转移企业在新园区内同样可以享受到原有的市场发展环境和稳定的政策发展环境,从而较好地推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形成产业在开发区内的集聚、集群,实现区域竞争优势的提升。在管理模式创新功能方面,共建园区则需要在园区共同管理模式、异地经济核算和两地利益分享分配等一系列重要的管理环节及制度安排上形成突破,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有效协调本地方和合作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并通过寻求各方利益的均衡点,实现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因此,合作共建园区是推进产业异地转移、培育区域共同利益和促进区域产业合作共赢而搭建的产业跨地区集聚发展的最佳区域空间平台和制度平台,其基本属性和功能就是形成制度创新和产业集聚收益并进行合理的跨地区分配。

在组建跨地区园区联盟和异地共建园区方面,江苏有着非常成功的多种管理创新模式和发展经验,既有1994年中国与新加坡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的“异国共建”的成功模式,又有2003年无锡江阴与泰州靖江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市场运作、各得其实”原则跨江建立“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的“省内共建的”成功经验,还有近些年来与上海等省市联合共建园区的“跨省共建”的成功范式。据有关报道,截至到2014年4月,江苏通过南北挂钩合作的共建园区总数为39个[16]。因此,通过总结推广“园区联盟”、“园区共建”的成功经验,江苏完全可以在促进长江沿江地区园区共建、实现产业合作共赢方面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二是依托园区,与沿江省市共同搭建跨地区产业合作和科技创新的六大机制和五大平台。其中,六大机制包括利益共享机制、协同创新机制、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的高效运营机制、资源整合与要素流动机制、高效务实的区域协调分工机制,以及产业发展的共建与补偿机制。五大平台则包括:一是打造新型科研创新平台;二是鼓励龙头企业通过架构创新和制造业服务化来有效整合长江经济带产业链的合作平台;三是在制造业与服务业“双重产业转移”背景下的沿江省市产业转移与协调发展合作平台;四是建立辐射长江经济带的科技金融中心和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五是建立沿江企业品牌孵化培育平台。

参考文献:

[1] 陆大道.建设经济带是经济发展布局的最佳选择———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J].地理科学,2014(7).

[2] 陈修颖.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化及重组[J].地理学报,2007(12).

[3] 张超,王春杨,吕永强,等.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3).

[4] 虞孝感,王合生,等.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态势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1).

[5] 唐立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J].上海经济,2002(9).

[6] 彭劲松.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研究[J].经济前沿,2005(11).

[7] 黄庆华,周志波,刘晗.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演变及政策取向[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6).

[8] 邱婧,涂建军,王素芳,等.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及协调机制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1).

[9] 牛雄.建设长江经济带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J].改革,2014(6).

[10] 方大春,孙明月.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影响力研究[J].经济地理,2015(1).

[11] 张荣天,焦华富.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3).

[12] 周应恒,彦斌剑.依托国家大战略打造江苏经济新格局[J].群众,2014(11).

[13] 徐长乐.建设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分工与合作[J].改革,2014(6).

[14] 赵弘.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4)[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5] 苏宁概述[EB/OL].http://www.suning.cn/snsite/index/index.html.

[16] 胡俊峰.跨江合作、产业转移与园区共建———新时期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河北企业,2014(8).

作者简介:徐长乐(1954-),男,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孟越男(1989-),女,甘肃兰州人,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