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梳理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与合作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长江经济带区际产业发展的互补特征鲜明,下游地区服务业发展较为完善,中上游地区特色产业突出;但也存在市场化程度发育偏低、要素流动不畅、行政区经济严重制约、中心城市产业高度偏低、区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还根据未来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思路,提出应发挥下游优势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结盟作用、加强产业园区的创新示范作用等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未来发展对策
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的西南、华中、华东三大自然经济区域,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是我国最具综合优势的经济带、资源带、产业带、城市带和智力带,构成了我国以“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著称的两大发展主轴之一,战略地位极其重要。20世纪90年代,随着党的“十四大”的召开和国务院批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曾经掀起了一股长江经济带的研究热潮。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汉新港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开始正式启动,并将与沿海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同形成“三带一路”的未来我国区域统筹、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新格局。国内学者们针对长江经济带进行了不同侧面的研究:陆炳炎[1]、伍新木[2]针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及协作机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陈修颖[3]、赵琳等[4]对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沿江各地的空间结构存在互补性;针对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学者们亦从产业发展、产业合作、流域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5~8]。本文将着重分析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在产业分工合作方面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1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现状
1.1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2013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GDP为2595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425151亿元,外贸出口总额9871亿美元,高技术产值为53617亿元,分别占全国同期的45.6%、41.3%、44.7%和46.2%,近乎占了全国的半壁江山(表1)。其中,下游及河口的江浙沪3省市人均GDP达到7.5万元,已整体迈入工业化高级阶段,但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巨大压力;而下游的安徽、中游3省与上游4省尚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2013年人均GDP分别为3.2万元、3.7万元和3.0万元,尚处于地区经济大干快上的高增长时期,发展产业经济的动力与后劲十足。上中游地区通过自身大发展和承接世界产业梯度转移的迫切需求恰好弥补了下游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率先转型升级的压力,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也已从过去向下游东部地区的单边流动转为东西双边流动;在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上,下游地区具有较明显优势,高技术产值占了长江经济带的70.6%。沿江上中下游之间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产业发展特征,构成了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的现实基础。
表1 2013年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km2、万人、亿元、万元/人、亿美元、%)
Tab. l Basic Situ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s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2013
省市 | 面积 | 年末常住人口 | GDP | 人均GDP | 产值结构 | 从业人员结构 | 外贸出口总额 | 工业产值 | 高技术产值 |
上海 | 0.6 | 2415.2 | 21602 | 8.9 | 0.6∶37.2∶62.2 | 4.1∶39.2∶56.7 | 2042 | 34534 | 6823 |
江苏 | 10.3 | 7939.5 | 59162 | 7.5 | 6.2∶49.1∶44.7 | 20.1∶42.9∶37.0 | 3288 | 132270 | 24854 |
浙江 | 10.2 | 5498.0 | 37569 | 6.8 | 4.8∶49.1∶46.1 | 13.7∶50.0∶36.3 | 2488 | 61766 | 4360 |
安徽 | 14.0 | 6029.8 | 19039 | 3.2 | 12.3∶54.6∶33.1 | 34.4∶27.3∶38.3 | 283 | 33080 | 1831 |
江西 | 16.7 | 4522.2 | 14339 | 3.2 | 11.4∶53.5∶35.1 | 31.7∶31.8∶36.5 | 282 | 26700 | 2290 |
湖北 | 18.6 | 5799.0 | 24669 | 4.3 | 12.6∶49.3∶38.1 | 42.8∶21.5∶35.7 | 228 | 37865 | 2445 |
湖南 | 21.2 | 6690.6 | 24502 | 3.7 | 12.2∶47.0∶40.8 | 41.0∶23.9∶35.1 | 148 | 31617 | 2565 |
重庆 | 8.2 | 2970.0 | 12657 | 4.3 | 7.9∶50.5∶41.6 | 34.5∶26.9∶38.6 | 468 | 15417 | 2624 |
四川 | 48.6 | 8107.0 | 26261 | 3.2 | 12.8∶51.3∶35.9 | 40.6∶26∶33.4 | 420 | 35252 | 5161 |
贵州 | 17.6 | 3502.2 | 8007 | 2.3 | 12.9∶40.5∶46.6 | 63.3∶14.2∶22.5 | 69 | 6878 | 372 |
云南 | 39.4 | 4686.6 | 11721 | 2.5 | 16.2∶42.0∶41.8 | 55.5∶13.2∶31.3 | 157 | 9773 | 291 |
下游 | 35.0 | 21882.4 | 137371 | 6.3 | 5.8∶48.0∶46.2 | 21.5∶39.7∶38.8 | 8100 | 261649 | 37869 |
中游 | 56.5 | 17011.8 | 63509 | 3.7 | 12.2∶49.4∶38.4 | 39.3∶25.0∶35.6 | 658 | 96181 | 7300 |
上游 | 113.9 | 19265.8 | 58645 | 3.0 | 12.4∶47.8∶39.8 | 47.3∶20.9∶31.8 | 1113 | 67321 | 8448 |
长江经济带 | 205.4 | 58160.0 | 259525 | 4.5 | 8.8∶48.3∶42.9 | 34.9∶29.5∶35.7 | 9871 | 425151 | 53617 |
全国 | 960.0 | 136072.0 | 568845 | 4.2 | 10.0∶43.9∶46.1 | 31.4∶30.1∶38.5 | 220901 | 029150 | 116049 |
11省市占全国 | 21.4 | 42.7 | 45.6 | 1.1倍 | 44.7 | 41.3 | 46.2 |
注:数据来源及说明:中国及沿江11省市统计年鉴(2014)、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高技术产值为主营业务收入;工业产值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1.2 长江经济带历来是我国的城市走廊、工业走廊和商贸走廊,集中了一大批大耗水、大耗能、大运量、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龙头骨干企业
按41个工业行业的产值计算,2013年沿江11省市工业产值最大的十大工业行业依次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占了11省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5%(表2)。其中,下游4省市产值占比前三位的分别是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9.9%)、电气机械制造业(9.8)和化学原料制造业(9.6);中游3省占比前三位的是有色金属冶炼(10.1)、化学原料制造业(8.2)和农副食品加工业(8.0);上游4省市占比前三位的是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8.7)、汽车制造业(7.6)和黑色金属冶炼(7.5),主导产业差异显著。
表2 2013年长江经济带及全国41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位情况
Tab. 2 Preceding Ten Industries of Yangtze River and the National in 2013
排序 | 长江经济带(427302亿元) | 产值 | 占比(%) | 全国(1029150亿元) | 产值 | 占比(%) |
1 | 化学原料制造业 | 37012 | 8.7 |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 | 77226 | 7.5 |
2 |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 | 35632 | 8.3 | 化学原料制造业 | 76330 | 7.4 |
3 | 电气机械制造业 | 32462 | 7.6 | 黑色金属冶炼 | 76317 | 7.4 |
4 | 黑色金属冶炼 | 29165 | 6.8 | 电气机械制造业 | 61018 | 5.9 |
5 | 汽车制造业 | 27256 | 6.4 | 汽车制造业 | 60540 | 5.9 |
6 | 有色金属冶炼 | 21544 | 5.0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59497 | 5.8 |
7 | 电力、热力生产 | 21087 | 4.9 | 电力、热力生产 | 54825 | 5.3 |
8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20697 | 4.8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51284 | 5.0 |
9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9282 | 4.5 | 有色金属冶炼 | 46536 | 4.5 |
10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9208 | 4.5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42789 | 4.2 |
合计 | 263344 | 61.5 | 606363 | 58.9 |
注:数据来源于全国及沿江11省市统计年鉴(2014).
1.3 上中下游地区受资源要素禀赋差异的影响,优势产业的地域分布迥异,区际产业发展的互补特征鲜明
201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沿江11省市有20种工业产品产量超过了全国总产量的40%,形成了以纺织、家电、电子、电力、化工、汽车、船舶、建材、装备制造业等为主导的优势产业集群。其中,下游主要集中于电子、化工、电气机械、钢铁、通用设备、汽车等高科技产业、重化工业和装备工业等领域;上游主要集中于矿物采选和加工(包括有色、钢铁、煤、非金属矿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包括食品、烟、酒、茶、饮料)等采掘工业、轻纺工业领域,以及化工、汽车、电子、电气机械等部分装备工业领域;中游则介乎于下游与上游之间,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优势产业类型,为上中下游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表3)。
表3 2013年长江经济带及上中下游地区产品产量占全国比重前十位排名
Tab. 3 Preceding Ten Product Out of Yangtze River in 2013
排序 | 长江经济带占比(%) | 上游占比(%) | 中游占比(%) | 下游占比(%) | ||||
1 | 微型计算机 | 84 | 水电 | 47 | 水电 | 20 | 化学纤维 | 78 |
2 | 化学纤维 | 82 | 硫酸 | 34 | 农用氮磷钾化肥 | 20 | 家用洗衣机 | 71 |
3 | 家用洗衣机 | 80 | 微型计算机 | 34 | 硫酸 | 16 | 集成电路 | 57 |
4 | 水电 | 69 | 发电机组 | 34 | 卷烟 | 15 | 家用电冰箱 | 55 |
5 | 家用电冰箱 | 65 | 卷烟 | 26 | 原盐 | 15 | 微型计算机 | 49 |
6 | 硫酸 | 64 | 农用氮磷钾化肥 | 22 | 平板玻璃 | 14 | 布 | 44 |
7 | 发电机组 | 64 | 天然气 | 19 | 化学农药原药 | 14 | 金属切削机床 | 44 |
8 | 集成电路 | 62 | 大中型拖拉机 | 16 | 水泥 | 13 | 化学农药原药 | 39 |
9 | 化学农药原药 | 58 | 成品糖 | 16 | 房间空气调节器 | 12 | 初级形态的塑料 | 31 |
10 | 布 | 58 | 水泥 | 14 | 布 | 11 | 房间空气调节器 | 30 |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
1.4 上中下游地区产业结构相互融合,轻重工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业已基本形成
从2013年沿江11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轻重工业比重上看,重工业占比已达到69.8%的较高水平,且上中下游之间的分布也比较均匀,重工业占比分别为69.8%、67.3%和70.7%;从规模结构上看,大中小型企业平均占比为36.3∶24.5∶39.2,大中小企业的分布比较均匀;从所有制结构上看,国有企业占比从上游到下游依次降低;外资企业占比则正好相反,从下游到上游依次降低;私营企业占比则为中游最高,下游次之,上游最低;下游地区在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占比上具有明显优势(表4)。
表4 2013年长江经济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构成
Tab. 4 Consist of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bove the Designated Size in Yangtze River in 2013
地区 | 轻工业、重工业占比 | 大中小型占比 | 国有、私营、外商投资占比 |
上海 | 20.27∶79.8 | 55.2∶21.2∶23.6 | 4.2∶10.5∶46.8 |
江苏 | 26.0∶74.0 | 38.9∶22.7∶38.4 | 4.7∶37.4∶25.2 |
浙江 | 39.3∶60.7 | 26.6∶30.1∶43.3 | 5.1∶41.0∶24.8 |
安徽 | 32.6∶67.4 | 43.2∶20.9∶35.9 | 7.0∶41.0∶7.2 |
江西 | 32.0∶68.0 | 24.8∶30.6∶44.6 | 8.5∶40.1∶6.9 |
湖北 | 34.2∶65.8 | 39.4∶22.5∶38.1 | 9.3∶31.8∶11.3 |
湖南 | 31.3∶68.7 | 28.6∶23.2∶48.2 | 5.9∶48.0∶4.1 |
重庆 | 27.0∶73.0 | 48.0∶26.0∶26.0 | 1.0∶—∶11.0 |
四川 | 33.0∶67.0 | 38.0∶27.0∶35.0 | 5.0∶19.0∶7.0 |
贵州 | 23.1∶76.8 | 36.5∶32.1∶31.4 | 21.0∶25.9∶1.8 |
云南 | 30.7∶69.3 | 36.6∶19.5∶43.9 | 5.4∶19.1∶2.1 |
下游 | 29.3∶70.7 | 38.5∶24.1∶37.4 | 5.0∶35.6∶25.4 |
中游 | 32.7∶67.3 | 32.1∶24.8∶43.1 | 8.0∶39.3∶7.8 |
上游 | 30.2∶69.8 | 39.7∶25.9∶34.4 | 5.9∶15.6∶6.3 |
长江经济带 | 30.2∶69.8 | 36.3∶24.5∶39.2 | 5.8∶33.1∶18.3 |
全国 | 28.4∶71.6 | 41.4∶23.5∶35.1 | 8.3∶30.7∶15.2 |
注:数据来源于全国及沿江11省市统计年鉴(2014).
2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区域市场化的发育程度较低,区域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尚远未形成
一方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脱胎而来的,市场意识、市场法治、市场规则和市场信用等市场化的原有基础都比较薄弱,双轨制的痕迹还依然明显,在跨城市、跨地区的众多产业发展领域还难以发挥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统一的市场规则和市场化的行为规范都尚未建立;另一方面,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尚处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地区之间客观存在着的巨大经济落差致使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缺乏共同的利益诉求,企业、城市和区域之间普遍各自为阵、自谋发展,使得过于分散的产业经济要素难以在更大的地域空间中流动、集聚和优化组合,既不利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跨地区分工合作,也不利于区域统一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2.2 行政区经济依然严重制约着跨地区的产业合作和要素的自由流动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抓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发展经济的两个积极性。但作为其随伴而行的副产品,就是形成了众多按照行政管辖范围管控地区经济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一是画地为牢、各自为政,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地区市场准入、资格认证、信用等级、行业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环境。如,上海、宁波和南京3市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保政策覆盖范围各不相同:上海规定是在上海务工但不具有上海常住户籍的外来人员;宁波规定是与宁波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不具有宁波常住户口的外来人员,而南京则规定是用人单位使用的外来农业户口的从业人员[9]。二是地方政府过多地采用行政手段调控和干预本地市场,形成无所不管、无所不包的“强势政府”特征;三是以邻为壑,出于地方利益最大化的考量而与周边地区加剧比拼和争夺资源和市场,对本地企业和产品通过政府采购、推荐指定、法规政策等手段形成市场垄断和地方保护,并竭力阻扰和限制本地经济资源和产业要素的流出。
长江经济带由于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自然经济区域,数千公里的空间延伸和远离政治中心的地理区位,致使行政区经济的特征更为明显,生产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的难度更大。根据巴黎国际研究与发展中心Sandra Poncet的一项研究报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进口外国产品的贸易壁垒大幅削减的背景下,中国各省之间的贸易壁垒却在持续增高①。
2.3 区域产业创新的能力和动力严重不足,所处产业链等级普遍偏低
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集成创新,既是产业不断调整优化和转型升级的根本驱动力,也是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愈发紧密、新的产业分工合作模式、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的有效途径。从长江经济带产业科技进步的现实情况看,一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严重不足,2013年沿江11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普遍不高,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2.0%)不仅略低于全国2.08%的平均水平,而且地区差异悬殊,占比最高的上海(3.6%)、浙江(2.74%)和江苏(2.43%)要远高于上游的云南(0.39%)、贵州(0.59%)和中游的江西(0.95%)等省市,但与北京(6.08%)及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城市相比仍有不小的距离;二是由于众多工业产品长期施行“低成本生产扩张战略”,致使产品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一些高技术产品也大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中外合资企业产品大都沿袭国外品牌而缺乏自主品牌,内资企业产品大都缺乏国际知名度,出口产品则大都贴牌生产;三是区域的优势产业集群大部分属于纺织、服装、化工、电子、小商品等产业链中下游的加工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普遍不强,且大多缺乏关键共性技术、知名品牌和全球营销网络,很难担当起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驱动集成创新的重任;四是企业的综合绩效和产品的盈利空间普遍偏低,2013年沿江11省市的人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96万元/人,总资产贡献率为10.2%,均低于全国103万元/人和11.0%的平均水平。
2.4 中心城市产业高度偏低,制约区域产业的分工合作与优化升级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一般规律,不同发展阶段上主导产业的转换通常是从农业→轻工业→基础工业(包括重化工业)→重加工组装工业(包括装备工业和国防工业)→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顺序依次演进的。区域产业高度越高,对就业者的社会化分工、产品的精细化和服务的多样化要求也就相应越高,从而不断促进和带动区域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从沿江2直辖市和9省会城市的产业结构上看,目前共有6市实现了“三二一”的产业格局,产业高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海、南京、贵阳、杭州、成都和昆明,其余5市仍是“二三一”的产业分布。以长三角及长江经济带的中心城市上海为例,其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62.2%)仍然远低于京津冀中心城市北京(76.8%)和珠三角中心城市广州(64.6%),分别低了14.6、2.4个百分点,差距十分明显。由于长江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高度普遍欠高,致使其高端产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的发育程度不高,只能过分依赖制造业的发展,既严重阻碍了中心城市能级的提升和“引领、辐射、服务、示范、带动”作用的发挥,又严重挤压了周边城市中低端产业的提升空间,在区域层面上则难以形成高低错落的梯度式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和分布格局。
上述4方面问题与障碍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沿江各省市之间、产业企业之间缺乏共同利益的诉求,缺乏通过分工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的整体理念、制度设计、内生驱动力和关键切入点。
3 未来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3.1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4方面问题,本文认为长江经济带产业通过分工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深入挖掘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的内生驱动力,以市场为核心,以互补为基础,以共赢为根本,以开放为动力,尽快形成“东西互补、海陆联动、双向开放、开边出海”的区域产业发展新格局。国内外区域经济与产业分工合作的一般规律表明:区域经济的特色在联合,优势在整体。联合是它的核心,联合是它的精髓,而联合的前提和基础则在于分工与互补。鉴于长江上中下游之间的资源要素禀赋不同,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程度不同,市场的培育、建设、开放程度亦各不相同,上中下游之间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产业发展特点,在互补联动中实现本地产业的调整升级和区域产业的整体优化发展[10~13]。
一是抓住下游地区面临的制造业增长乏力、部分传统产能严重过剩、产业结构亟需优化升级的转型压力和中上游地区产业发展大干快上、后来居上的要求急切的互补性,促进下游产业梯度转移、上中游产业有序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区域产业合作新模式。
二是抓住下游地区资源能源短缺、加工工业瓶颈制约突出但资金、技术、人才实力雄厚,而中上游地区资源能源丰富但资金、技术、人才紧缺的互补性,促进下游优势产业经济要素西移、上中游资源能源东送的双向流动新态势。
三是抓住下游地区外向型经济强、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程度深、海洋经济前景广阔的产业特色和上中游资源能源采掘加工、高效农业、国防工业、特色旅游业等优势产业突显的互补性,以长江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及海上丝绸之路这“二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的规划实施为契机,凭借以黄金水道为基础和天然纽带的、发展迅猛且日臻完善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互补共生、内陆沿海双向开放、流域经济与海洋经济联动发展的区域产业发展新格局。
3.2 未来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是发挥下游优势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长江下游的长三角地区产业竞争优势集中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和以三资企业为特色的外向型产业类型,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等高端智能制造领域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和明显的竞争优势。首先,通过持续做大做强做优,提升下游地区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规模、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及其在长江经济带的领先地位,并通过对接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加强与上中游地区在高端要素集聚、高端价值链塑造、高端产业结构提升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引领沿江各省市共同参与“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共同应对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工业4.0”浪潮的机遇与挑战;其次,通过部分三资企业向上中游地区的转移和建立分支机构,带动上中游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帮助其尽快植入、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价值链体系;最后,沿江各省市联合组建大型工业技术创新项目联合体,重点对电子信息、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等高技术产业的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环节开展合作创新与联合攻关。
二是打造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结盟作用。龙头骨干企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条件下的一种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也是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中坚和基石。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能够有效地促进长江经济带优势产业战略联盟的形成。首先,积极鼓励沿江企业走出去,到沿江各地及国内外建厂布点,到沿江中心城市建立企业总部或研发、设计、销售中心,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和市场竞争中塑造企业品牌;其次,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重点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借鉴上港集团实施的“长江战略”,培育辐射长江沿线的物流联盟;最后,布局以沿江省市为主要市场的企业网络,借鉴上海大众桑塔纳的供应链分工模式,巩固壮大企业核心产品产前、产后的分工合作,形成更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区域企业网络。
三是加强产业园区的创新示范作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而科技产业园区则是承载产业集聚、产品孵化和企业科技创新尤其是企业联合创新的最佳地域组织形式和空间载体。首先,积极组建沿江跨地区的园区联盟,尤其是跨地区联合共建的园区联盟,充分发挥共建园区在产业集聚、组织管理和企业科技创新等一般功能之外还赋有的承载跨地区产业转移和管理模式创新的特殊功能,使之逐渐发展成为沿江跨地区产业合作、资源共享、技术溢出和重大联合攻关的新型区域产业空间组织;其次,依托共建园区和园区联盟,积极搭建沿江跨地区产业合作和科技创新的六大机制和五大平台。六大机制包括利益共享机制、协同创新机制、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高效运营机制、资源整合与要素流动与机制、高效务实的区域协调分工机制,以及产业发展的共建与补偿机制;五大平台包括打造新型科研创新平台、鼓励龙头企业通过架构创新和制造业服务化来有效整合沿江产业链的合作平台、在制造业与服务业“双重产业转移”背景下的沿江省市产业转移与协调发展合作平台、辐射长江经济带的科技金融中心和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及建立沿江企业品牌孵化培育平台。
基金项目: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专项课题(2014-GR-38)。
注释:
①转引自Bruce Gilley, 2001. Provincial disintegration:Reaching your market is more than just a matter of distance,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11.
参考文献:
[1]陆炳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伍新木.应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0):1157-1158.
[3]陈修颖,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化及重组[J].经济地理,2007(12):1265-1276.
[4]赵琳,徐廷廷.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7):846-851.
[5]彭劲松.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5(4):85-96.
[6]盛松成.创建长江金融合作带的研究报告[J].金融研究,1997(12):8-13.
[7]余之祥.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与地理学研究[J].地理学报,1994(7):729-736.
[8]CASTELLETTI A, SONCINI-SESSA R. Coupling real-time control and socio-economic issues in participatory river basin planning[J].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2007, 22(8): 1114-1128.
[9]张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制度障碍及其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10(11):44-50.
[10]徐长乐.建设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分工与合作[J].改革,2014,6:29-31.
[11]徐国弟.21世纪长江经济带综合开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12]虞孝感.长江产业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13]朱鸿飞等著.发展与危机:长江流域发展战略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徐长乐(1954~),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E-mail:xuchle@sohu.com;通讯作者:徐延延,E-mail:xutingtingsd@163.com。
来源: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