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鸿胜: 长三角城市群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05 浏览量: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长三角城市群被誉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其整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城市群之首。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继续发挥长三角等城市群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综合竞争力。

一、长三角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布局

长三角城市群总体上是由上海城市群、南京城市群和杭甬城市群所组成。

上海城市群,包括以上海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上海市域城市群和以上海为核心、是上海市域行政区外的经济辐射区域,包括江苏的苏州、无锡、南通和浙江的嘉兴、湖州等区域,形成“1+5”的区域格局。上海城市群总体上包括了上海市域城市群的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所组成的70 座城市,以及上海经济辐射区的5 个地级大城市和14 个县级市的中小城市,上海城市群总计有89 座城市,地域总面积3.7 万平方公里,约占长三角区域总面积的34%。

南京城市群,以南京为核心,主要包括南京、扬州、镇江、常州、泰州、马鞍山、芜湖、滁州,形成“1+7”的发展格局,其地域面积为4,56 亿平方公里。南京城市群发展将以南京为核心,以一带(沿江城市带)、一轴(城镇发展轴)和三条通道(交通干道)为基础,构筑苏中南及皖南四级城市。通过引导南京、扬州、镇江、常州等城市功能的合理扩散和积聚,协调沿江地区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整体提高沿江城市带发展。积极向南延伸,加强南京与皖南的马鞍山、芜湖、滁州等城市的联系,充分利用皖南资源优势,发挥长三角北翼辐射带动作用。

杭甬城市群,以杭州、宁波为核心,构筑环杭州湾城市带的四级城市体系,形成双核城市群。杭甬城市群主要包括杭州、宁波、绍兴、舟山和台州等城市,形成“2+3”发展格局,地域面积为4,5 万平方公里,占长三角总面积的41%。杭州要充分发挥节点城市功能,成为上海向东南、大西南物流辐射的中转站和宁波—舟山港口的后方疏运中心。宁波作为长江三角洲连接世界各大港口的国际性港口城市,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布局

(1)长三角区域产业布局基本态势。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产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其布局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上海为核心,产业呈三大梯度层次分布。二是各地区存在一定程度产业同构,细分趋向分工态势。三是形成沿路、沿江、沿湾总体空间格局。同时,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国际相比,核心城市及区域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整体发展合力不足,地区间协作机制有待加强;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有待提高,等等。

(2)长三角区域产业布局基本框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强化上海现代服务业,大力提升江苏、浙江在制造业和装备工业发展上的优势,形成“一核、二翼、四带、五轴线”的网络化产业分布格局。

“一核”——上海都会核。以产业升级为契机,深入推进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加快国际经济使上海成为吸引全球流动资本、传递功能辐射的世界级城市,成为东北亚地区的主枢纽港和服务业中心。

二翼包括“北翼”——苏中、苏南。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区域产业分工,改造和提升具有传统优势的纺织服装、化学、机械装备、农林产品加工等产业,沪宁铁路沿线地带依托国际资本产业转移和上海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电子信息、船舶制造、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产业、环保等产业。

“南翼”——浙东、浙北。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上海产业转移,提升纺织服装、机械、石化等具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产业,杭州湾沿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医药产业、仪器仪表产业等在内的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加工业;以宁波、嘉兴为重点,有选择地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依托海洋资源,发展以海洋养殖、海洋捕捞、海洋能源为主要内容的海洋产业;限制高能耗、高污染及工艺设备落后的产业和产品。

四带:一是沿江产业带,依托沿江地区天然的优势区位条件,集中布局大运量,大耗水量的基础工业,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滨江基础工业带。二是沿(杭州)湾加工产业带,依托加工业基础,提高其制造业深加工水平和科技含量,适当控制钢铁、石化等制造业,对原有优势产业进行调整、提升和转移,打造沿杭州湾现代制造业集聚产业带。三是沿沪宁杭甬产业城镇带,依托重点城市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优先发展研发体系,在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层次的基础上,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发展科教研发、物流金融信息、大型商贸等服务业。四是沿海海洋产业带,以上海为中心,以南、北两翼的临海区域为重点,充分利用海洋经济发展优势,建设以大小洋山港为龙头的临海港口群,重点发展临港基础产业,建设海洋综合经济带。

五轴:依据区域网络化发展趋势,在重点、优化产业城镇带和培育发展带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沿路功能互补、富有特色的发展轴带,构筑网络化发展格局。沿路特色产业带包括沪宁抗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密集带、通苏嘉南北物流和轻工经济带、沿宁杭生态产业与西向拓展带、泰锡湖高速的物流产业和南北拓展带等。

三、长三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布局

(1)长三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基本态势。目前,长三角地区初步形成了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相互配套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主要特征:一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呈现以上海为核心,港口为枢纽,具有开放型的网络特征。二是交通导向城镇发展呈轴带分布,沪宁、沪杭、宁通、杭甬等四大运输通道引发了城镇发展轴。三是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步伐加快,沪苏浙三地的公路水运通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接轨。四是“前瞻型”发展模式初显端倪。洋山港、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浦东磁悬浮铁路等工程的相继建设与建成,标志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开始步入“前瞻型”发展阶段。同时,长三角地区交通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运输通道能力不足、区域综合交通网尚不完善、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运输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2)长三角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的总体框架。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统筹规划和建设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形成以沪宁、沪杭、杭甬、宁杭湖和沿江、沿海六大综合运输通道为骨架,以交通通道重要节点、港口和空港为枢纽,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运转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

第一,六大综合运输通道。一是沪宁通道,主要服务于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沪宁产业带,同时担负沟通上海城市群、南京城市群、合肥城市群的交通联系。通过新建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和沪宁城际轨道、改造沪宁高速公路等手段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运输效率和通过能力。二是沪杭通道,主要作为上海至杭甬城市群的客货运输联系通道。重点拓宽沪杭高速公路和整治运河和加快沪杭城际轨道建设。三是杭甬通道,作为杭甬城市群联系通道。通过完善现代化综合运输网络、提升港航发展水平,建设成为支撑杭州湾南翼产业和城镇发展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西部出海的重要通道。四是宁杭湖通道,主要为杭州一南京两大城市群的联系通道。最大限度发挥宁杭高速公路的整体效益,加快南京与杭州的快速对接,打造长江三角洲地区西部区域发展的“金边”。五是沿江通道,主要承担沿江各港口、产业集群以及南京城市群和上海城市群的交通运输联系,为大宗散货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供畅通的集疏运通道。推进深水航道向上游延伸,加强与长江中上游的联系。六是沿海通道,以沿海港口和海运为依托,加快建设崇启、崇海等过江通道和跨杭州湾的宁波、萧山及绍兴通道,支撑沿海发展带的产业和城镇聚集。

第二,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一是航运中心枢纽建设。长三角已形成了以上海港为中心,以江苏、浙江两部分港口为两翼的港口总体布局。作为中心枢纽港的上海港,要提升港口枢纽功能和服务功能,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带动辐射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全国。二是航空枢纽与配套建设。在未来发展中,长三角以扩大空港吞吐能力为重点,以优化航空运输网络为主线,以提高对外开放度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形成2 个世界级枢纽机场,4 个区域性枢纽机场,1 个干线机场和2 个支线机场,成为亚太航空枢纽中心。

第三,一体化综合交通衔接体系。以交通通道重要节点、港口和空港为枢纽,建设多种运输方式互相衔接,重点建设航空港衔接系统、港口集疏运系统和陆路交通衔接系统。完善长三角一体化交通体系,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多种运输方式联运,辐射面广的内外交通衔接系统,形成从上海对内辐射全长三角地区,对外连接全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四、长三角区域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1)长三角区域土地资源利用。

第一,土地利用资源特点。长三角区域按“15+1”个城市划分,土地总面积11537.27 千公顷。长三角土地利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每平方公里超过700 人,是全国平均值的近6 倍。二是土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长三角土地后备资源占土地总面积仅5.6%(全国为7.9%)。三是土地节约化程度不高,长三角工业用地平均产出率仅为约2.3 亿元/平方公里。

第二,长三角土地利用总体思路。一是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适当扩大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范围,探讨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的可能性,重点从经济机制入手,保护耕地的数量、质量并重。二是统筹安排建设用地。以节约和集约用地为原则,充分挖掘存量用地的潜力,将内涵挖潜和外延扩大相结合,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三是保护生态环境空间。保护和发挥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探讨把农田归人生态用地的可行性,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

(2)长三角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第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长三角区域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威胁,目前长三角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的1/5,环境质量呈急剧恶化趋势。主要体现:一是大气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酸雨、氮氧化物污染、可吸入颗粒物和光化学烟雾等。二是水环境污染,目前长三角的长江入口控制的达标率有一定的好转,但支流有机污染较为严重。三是生态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绿色空间被占用、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和土壤污染等。

第二,长三角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总体思路。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将重点放在解决社会经济环境三大系统协调统筹发展上。一是分清环境权责,界定各行政主体环境责任,确定多方都能接受的有限目标。二是加强空间环境管理,使区域形成严格保护、集约发展并存的局面。三是协调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关系,提升区域发展质量,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四是努力构建区域环境协作、共同治理的机制。建立区域环境保护协调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投入力度,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为区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和谐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五、长三角城市群城镇体系合作机制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关键是深化重大体制与机制的改革,拓展合作领域,从原来的生产要素合作向体制与机制深度合作发展,提高合作的水平与层次。长三角城市群合作体制建设必须遵循“市场主导,开放公平、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重点在以下领域率先实现制度合作。

(1)基础设施。注重交通运输的统一规划、加强公路、铁路、航道等对接联通,构筑和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网络。积极进行能源建设项目的合作开发,鼓励省际间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的产销合作,实现区域内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的结合。

(2)产业与投资。加强协调,营造公平、开放和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建立透明、便利、规范的投资促进机制。支持区域内企业间开展技术、生产、投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作配套、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孵化器,以关键技术和关键产品研发为纽带,加强企业合作。

(3)商务与贸易。建立健康、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加强信用建设,消除限制商品流通的地区障碍;在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推行工业制品和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标准和认证标准的互认,促进商品自由流通。

(4)旅游。全面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和市场开发策略;建立区域旅游信息库,实行导游管理信息、执法信息的共享;构建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系统,树立区域旅游形象,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5)农业。建立稳定的粮食及其它农产品的购销关系,开辟区域农产品“绿色通道”,支持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对接机制,加强农业科技开发、特色农业开发,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合作,促进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

(6)人力资源。建立和完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技工教育、职业技能鉴定和资格认证制度;建立人才信息库,促进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的规范有序合理流动;建立“柔性人才”战略,多渠道、多形式引才引智,鼓励高级人才跨区域,兼职兼薪,开展区域科研合作。

(7)科教文化。加强各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与教育资源应用的合作,实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开发为主,逐步建立区域科技项目合作机制和成果转化平台,推进区域产业协作和战略合作联盟。

(8)信息化建设。建设区域信息化交流网;加强与国家及国际相一致的电子商务规则标准和法规等方面的建设;建立区域信息交流协作机制,加强区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9)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在清洁生产、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制定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强化区域内资源的保护,提高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海城市群实现河流的跨行政区治理,联合治理太湖、海洋生态环境,全面保护生态环境。

(10)公共服务业。建立区域卫生防疫协作机制,一旦发生疫情,依法及时如实通报,协同疫病防控组织工作和疫病防治科技攻关;加强医疗合作,建立重大先进医疗设施共享,加快医保卡在上海城市群内无障碍使用,鼓励老年人异地养老;加强电讯方面的合作,在有条件的地方实现异城同区号、减免长途话费等方面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