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鸿胜:“十二五”期间上海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04 浏览量:13

来源:上海城市规划

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打破了行政、省区的界限,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贯彻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发挥比较优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研究解决地区间的重大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区域优势,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卓越成就,上海与长三角区域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历史,实现率先发展,服务长三角和服务全国,这将对进一步发挥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极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1 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历程

1.1 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判断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从区域协调的内涵上,可分为三个时期。从区域协调的功能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从区域协调的成效上,具有三个特征。

(1)长三角区域协调的基本发展模式。

长三角正式列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从1982年12月22日国务院通知关于成立上海经济区开始的。上海经济区建立后,先后进行过三次调整,扩大区划。第一次由原来的10个城市调整为江苏、浙江、安徽。第二次调整增加江西省。第三次增加福建省。

总体来说,长三角区域协调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上海经济区以行政区划为依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划时期。该时期大致是以1982年12月成立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至1988年上海经济区正式停止运行。区域协调模式是:从跨省市分行业经济区域规划做起,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各类行业必须服务国家计划,纳入经济区的行业规划。

二是以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为主体,通过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协调会形式,实施区域联盟和协调的时期。该时期大致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上世纪末。区域协调的模式是:通过二省一市分管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和长三角地区城市协调会,对长三角区域需要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座谈和协商。

三是以完善两省一市区域合作体制为突破口,建立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为区域合作机制框架的制度创新时期。从新世纪开始至今。目前,长三角区域在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和指导意见的大背景下,提出了完善两省一市区域合作体制与机制的总体思路。

(2)长三角区域协调的基本发展阶段。

总体来说,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协调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的生产要素合作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提出要通过十到二十年的努力,建立起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在这一大背景下,长三角区域各类经济活动组织,以市场经济的方式,实行跨行政区域的经济活动。各类企业在政府搭建的市场经济平台上,重点开展了人流、物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生产要素合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长三角经济的发展速度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但是长三角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行政区经济为核心的体制框架严重束缚了区域经济为本质的内在要求,长三角区域的生产关系成为长三角区域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于是要求以制度创新为目标的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协调体制的任务提出来了。

二是以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协调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制度合作阶段。这一轮的区域协调改革的重点是解决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体制问题。如果说要素合作的主体是企业,那么制度合作的主体是政府。长三角区域协调政策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地缘性和基础性制度,是根据长三角各城市的基本特点,解决特定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制度和政策。另一种是协调性和公共性制度,是长三角区域各城市都需要在一体化的目标下共同遵守的制度和政策。新世纪以来,长三角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度合作上,有了重大突破,重点是大交通制度合作、港口群组合与功能定位、大城市群发展制度创新、产业规划和布局分工协作、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制度合作和大保障市民制度合作等等。

(3)长三角区域协调的基本发展特征。

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时代同步,已走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总体上来说,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① 重大基础设施规划与布局从行政区划向经济区域转变。

综合运输通道建设,重点是沪宁、沪杭、杭甬,沿长江、沿海、宁杭六大综合运输枢纽。优先发展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实现2小时中心城市交通圈。推进能源基地建设,重点建立区域能源储备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明确长三角能源发展的分工合作,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加强长三角海洋新能源基地规划建设。加强信息基础建设,构建统一的长三角区域合作综合交流平台。

② 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

长三角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航运中心及江海港群、国际航运枢纽中心网络,推进现代服务业向高端转移,推进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业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明确长三角区域成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统筹规划制造业空间布局,促进长三角区域制造业分工合作。提升电子、汽车、机械、船舶、石化等支柱产业竞争力。着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扩大高科技产业规模,以开发区和高科技园区为载体,推进高科技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环境。

③ 市场化体制改革从内聚性向外向型转变。

长三角区域市场体制改革,重点推进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和各项配套改革,促进整体区域产业的市场化整合、构筑一体化市场体系的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全面增强区域发展的融合力,深度融合全球经济,积极建设开放统一市场体系,实现国际市场的一体化,增强对国际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促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配置,建立国际航运服务体系、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高端制造业服务体系和世界城市体系,全面提升长三角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1.2 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

总体来说,长三角区域协调,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层次分明、分工合理的四级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

(1)一市两省主要领导出席的定期磋商机制。

一市两省主要领导就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定期磋商会谈,研究确定区域合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事项。新世纪初,“一市两省”主要领导建立了长三角区域定期磋商机制。如,2004年一市两省主要领导在上海进行会谈,启动了定期磋商机制;2005年一市两省主要领导在浙江进行会谈,明确要重点推进交通、科技创新、环保、能源等四个平台建设;2006年一市两省主要领导在江苏进行会谈,讨论修改完善长三角区域规划的有关问题,并明确要以贯彻和落实长三角区域规划为契机,在新的起点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地区联动和谐发展,开创区域合作的新局面。

(2)一市两省常务副省(市)长主持的“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机制。

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由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政府领导于2001年共同发起组织,推进落实一市两省主要领导明确的各项工作重点,形成了“高层领导沟通协商、座谈会明确任务、联络组综合协调、专题组推进落实”的合作机制。座谈会联络组设在一市两省的发展改革委。座谈会按照“优势互补、密切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围绕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共同研讨推进一市两省共同关心的经济合作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3)一市两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专题合作机制。

目前,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先后成立了构筑区域大交通体系、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区域旅游合作、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区域规划、区域人力资源合作、区域诚信体系建设、共同推进自主创新、区域能源合作等重点合作专题组,由一市两省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切实推进落实各个重点合作专题组的各项合作任务。

(4)长三角16城市市长参加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机制。

1992年建立的长三角15城市协作部门主任联席会议制度,1997年升格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基本任务是贯彻落实“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精神,按照各城市的发展需要,推进城市间合作项目实施,协调解决城市间的实际问题。

1.3 长三角区域协调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三角区域合作要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协调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有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是合作机制方面。一市两省之间虽已在政府层面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机制,但是对一些跨区域、仅靠一市两省自身协调难以解决的重大事项,目前尚缺乏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加以协调推进。

二是重大基础设施方面。长三角地区的港口、机场、铁路、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上有待进一步合理确定,还存在缺乏有效配套和衔接的问题,交通运输管理水平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产业布局与发展方面。长三角地区尚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和过度竞争现象,有些产业规划与布局还欠合理。服务业发展滞后,总体发展水平和能级还不高,区域服务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四是自主创新能力方面。长三角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投入仅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缺乏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头企业,区域创新合作机制尚需不断深化。

五是环境保护方面。长三角地区的资源环境制约日益明显,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大气和水污染问题突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呈上升趋势,大江大湖大河受到较大污染,水源地水质的保护刻不容缓。

六是能源保障方面。长三角地区所需能源的90%以上依靠外部调入或进口,能源供需紧张的情况依然存在,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不够优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建设难度较大。

七是社会事业方面。长三角地区的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仍显相对滞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相比仍有不足,公共服务质量还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程度还不够,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城乡之间、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水平有待提高。

2 上海与长三角区域协调的主要经验

2.1 上海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规划思想,直接影响了长三角区域协调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中,重视前期研究和长远发展战略、重视区域经济布局、重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同步建设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等。这些都同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密切相关,在长三角区域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为国家实施长三角发展总体战略奠定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之前,长三角区域经济规划工作非常薄弱,各地区的主要任务是落实中央的计划方案,实现中央的计划指标。对于自身的发展条件、区域状况、甚至基本的资源情况都没有做到心中有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不同地区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正确制定区域发展目标和战略。区域规划工作的开展,正是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状况的调查入手,系统总结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自然与经济资源状况,并初步分析评价了区域发展的资源条件,在对区域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以及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2)区域协调发展强调长远发展战略与规划的衔接,为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体系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提出了注重长远发展的观点,从而丰富了长三角区域战略体系的内容、强化了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长三角地区传统的计划体系长期以来以“年度”与“五年”计划为主体内容,虽然中央在每个发展阶段也提出全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但更多地还是强调近期计划指标的完成,使得我国长远发展战略在社会经济计划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地区和部门战略意识薄弱,缺乏长远谋划,客观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则是以确定长远战略为核心内容,在战略指导下进行空间布局规划。这种操作增强了决策层的战略意识,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3)重视长三角区域差异性发展,因地制宜、分区开发、分步实施,发挥优势。

长三角区域是一个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区域。在发展中,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注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分区开发、分步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计划体制下重视行业计划、轻视区域经济布局的缺陷。区域协调发展关注如何利用不同区域的条件、构筑不同类型的产业结构,注重通过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达到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与整体开发的目标。特别是通过布局手段,扶持重点区域或特定区域经济社会的重点建设,在区域非均衡增长中实现经济整体增长的最优化。

(4)重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协调,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

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改变了传统体制下只注重经济增长,忽略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人口增长以及社会事业发展关系协调的状况。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特别强调从宏观、长远和统筹的视角,认识和规划资源开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与协调之间的关系。为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为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发挥了导向作用。

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对确立长三角区域发展布局、资源开发、环境整治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如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提出“一核六带”的发展格局,对长三角区域总体战略发挥了导向作用。

(6)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跨省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横向经济的联合与协作。

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打破了行政、省区的界限,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贯彻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发挥比较优势、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研究解决地区间的重大问题。区域规划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促进了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跨省区统一市场的形成。

2.2 上海与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1)明确区域协调的主体功能。

上海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中,最重要的是,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明确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总体要求是:立足服务长三角和全国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上,重点形成以下几项功能目标:

一是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标,建设长三角区域和谐示范区。通过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中,把社会事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是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建设长三角区域扩大开放的试验区。发挥上海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对长三角辐射作用,着力突破长三角区域协调中的体制机制瓶颈,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区域协调体制机制。

三是以联动发展和服务全国为示范,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先行区。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联动发展,增强长三角区域的对外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是以提高区域竞争力为导向,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以建设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为龙头,努力构建分工合理、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增强长三角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

(2) 明确长三角区域协调的基本思路。

一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走集约型发展道路。长三角区域发展,把握发展的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又好又快、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是先行先试,改革开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长三角区域是改革开放走在前列的重点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使长三角地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中,不断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在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和难题。

三是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做出贡献。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是支持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服从和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长三角区域协调,充分发挥地处江海交汇、交通枢纽设施集中等优势,更好地发挥长三角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带动其他地区加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四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全面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长三角区域正在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世界级城市群,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是,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着眼于提升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提高经济外向度和国际化水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区域联动发展。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把进一步推进长三角联动发展、举办世博会等国家战略更加有机地融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联动效应。紧紧依靠长三角地区的支撑,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促进长三角地区共同协调发展。

3 上海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总体方向

3.1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区域经济从低级化向高级化发展的规律表明,生产型经济将逐步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最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中一项重要任务。

(1)大力发展服务业。

重点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会计、审计、法律、咨询、设计等专业服务业,改造提升旅游会展、商贸流通业。发挥好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结构升级。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尽快确立服务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 提高先进制造业竞争力。

长三角是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发展要大而强,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

(3)优化调整产业布局。

在长三角率先形成既有专业化分工、又有深层次合作的区域产业结构体系,与全国其他地区形成合理的产业梯度、协调发展,发挥好产业的集聚、辐射作用,带动全国产业优化升级。

3.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

长三角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教育水平较高,在自主创新方面可大有作为。创新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要率先建立具有全国领先水平、高度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10年,研究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要提高到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高技术产业研发强度超过5%。

(1)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完善激励机制,强化政策引导,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利用好上海的一些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共同规划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在长三角的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资源共享、产品共用、政策互惠”的区域创新支撑体系,为长三角、为全国创新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2) 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聚焦国家战略,开展联合攻关,为国家创新战略服务。积极承接核电设备、集成电路、新药研制、移动通信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努力实现优势领域核心和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大力开发重大高新技术。构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体制,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环境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形成产业集群和创新增长极,以点带面,逐步向全国辐射扩散。

(3) 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长三角地区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力弱。要制定并实施更加严格的长三角区域性环保和能耗标准,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为全国做出表率。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节约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①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强化节能责任制,加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加强节能降耗监督和考核,切实把各项节能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

② 大力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

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经济要素集中、污染强度高。特别是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和任务,是比较严重的水质型缺水地区。要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切实加强太湖流域等重点地区的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进一步在长三角地区实施一些大江大河治理项目。

③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强化土地管理责任约束和追究制度,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增量,盘活存量,大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同时,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占地多、效益低的劣势企业。

3.3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发挥协同效应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强长三角地区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保障。加强规划统筹协调,形成分工合作、功能互补的区域现代化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发挥协同效应和同城效应。

(1)优化机场、港口等重大对外交通设施布局。

合理利用区域内航线、空港资源,形成以上海航空枢纽为核心的、布局合理、分工明确、错位经营、利益共享的长三角区域航空网络。加快建设以上海港为中心、江浙港群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推进长江流域多式联运,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要加快对外交通枢纽设施建设,更好地发挥沟通全国、联系世界的桥梁作用。

(2)加强长三角城际交通设施建设,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同城效应。

重点推进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构建快速、便捷的城际交通网。打通沿海铁路大通道,完善长三角地区铁路网,提高客货运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长三角地区与全国各地的交通联系。

(3) 协同建设长三角能源安全体系。

加快天然气、成品油等能源的储备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和预留互连互通的能源通道,结合国家西电东送、川气东送等工程实施,规划预留区外和本区域内的输电线路走廊和天然气管网通道,加强区域内的网络互连互通和资源共享。

3.4 深化改革,为全国市场经济体制积累新经验

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问题,率先建立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

(1)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发挥示范。

放大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效应,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运行方式、改变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力争在全国率先建立制度比较完备、运行比较高效、在国际制度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长三角、为全国层面上的改革积累经验。

(2)发展公有制经济,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长三角地区是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都比较好的地区,要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进一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推动国资、外资、民资更加蓬勃地共同发展。加快构建资源和要素有序流动的区域统一大市场,鼓励和支持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实现跨地区整合,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3)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注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注重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进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督。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投融资管理制度,发展多种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3.5 扩大开放,先行一步、领先一步

积极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后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全面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

(1)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强化口岸功能。

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重要资源,加快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着眼于促进转口贸易发展,完善洋山保税港政策,大力增强口岸功能。

(2)积极、合理地利用外资。

以服务贸易扩大开放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为契机,切实把利用外资的重点转到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上来。把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高素质人才和管理经验更好地结合起来,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总部和研发机构落户。

(3)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支持有实力、守信用和有竞争力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3.6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高,相对全国其他地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好“三农”问题最有条件、也最有基础。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长三角地区农业比重虽小,但战略地位重要、发展前景广阔,关键要在做精、做优、做强现代农业上下功夫,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示范。

(2)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加快农村水利、道路、电网、通信、安全饮水等基本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使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基本享受同等公共服务水平。

(3)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综合措施,拓宽增收渠道,挖掘增收潜力,建立健全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4)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动力。

3.7 发展社会事业、解决好民生问题

长三角地区物质基础较好,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解决好民生问题更有条件。要立足于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最大限度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解决好就业和人口管理问题。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切实帮助就业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加快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长三角地区是人口的主要流入地,服务好外来人口,也是为全国发展作贡献。要切实服务好外来人口,加强人口流动的有序管理,合理引导农民工在大、中、小城市就业,更加重视发挥小城镇吸纳农民工就业的潜力作用。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形成以生活救助为主,教育、医疗、住房等单项救助为辅的社会救助体系。

(3)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发挥公共财政的功能作用。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