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浦东改革开放新突破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16 浏览量:17

来源:上海宣传通讯 2022-01-05

编者按   市委书记李强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上海将召开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要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在市政府党组会议上指出,要按照十一届市委十二次全会要求,坚决用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作为全部工作的鲜明主题和贯穿始终的突出主线,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拿出更多硬招实招,奋力开创上海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未来,上海如何聚力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海宣传通讯聚焦“以更多硬招实招开创上海发展新局面”,特邀我院专家撰写文章,供读者学习参考。

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不仅再次赋予浦东改革开放新的重大历史使命,而且将成为继续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步,成为上海服务和带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全国改革开放发展大局的重大举措。

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应在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改革、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五个重要方面和十个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在高质量发展引领方面,关键在于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头和支撑体系

一要以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围绕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和张江国家综合科学城集中度显示度提升,要推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科技创新,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破解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的难题,促进新旧动能转化,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强化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功能。

二要以高端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紧扣“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要汇聚一批标志性项目、培育一批标志性企业、推出一批标志性产品,带动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紧扣现代服务业与“五个中心”核心功能的深度融合,要增强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和高端产业的引领功能。

在高标准改革引领方面,关键在于推动改革的系统集成和推进综合性改革试点

一要强化系统观念和协同理念,特别要强调从事物发展全过程、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出发谋划设计改革。一些重大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完善,在顶层设计时需要更多地进行协同联动和衔接配套,从而放大改革的集成效应。下一步,系统集成应成为各项改革的“重头戏”,以及体现各项改革成效的“试金石”。

二要推动政府服务创新、营商环境优化、要素市场建设等各方面各环节取得新进展,并且在改革的系统集成效应显现上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浦东在“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高效服务一个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推动“一业一证”等新改革的落地实施。

在高水平开放引领方面,关键在于推动制度型开放和释放开放平台新优势

一要推进制度型开放。抓住浦东全域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的战略契机,在投资、贸易、金融、人才等领域进行一系列制度型开放的先行先试,推动形成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体系,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推出一批重大支持政策,以制度型开放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二要充分释放开放平台新优势。全力推进上海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充分发挥“试验田”的示范作用,要对标更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围绕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实行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的对外开放压力测试,争取在一些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取得的相关成果率先在浦东进行推广实施。

在高品质生活引领方面,关键在于推动民生福祉提升和强化美丽家园建设

一要认真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开创“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新局面,进一步织密社会民生服务网,统筹布局优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不断增加高质量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进一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满意度、幸福感。

二要强化和谐优美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绿色低碳出行,在绿色生活环境上更进一步,把浦东建设成为美丽宜居的生态城。

在高效能治理引领方面,关键在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一要推动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的创新。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加快建设智慧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和城市运行的“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高效运转,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二要坚持底线思维和增强风险意识。建立完善与更大力度改革开放相匹配的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体制机制,做到防风险与促发展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同时,要进一步构建城市安全预防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防范化解安全生产等领域重大风险,筑牢城市安全底线,增强城市安全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