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安:警惕经济运行隐含“滞胀”风险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31 浏览量:2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积极应对中国特色“滞胀”迹象,要加强政策预判、控制货币发行、抑制过度投机、重振实体经济、激活民间投资、推动最终消费。

当前,我们已经遇到了与西方国家相似又不尽相同的情况,或者说是出现了中国特色“滞胀”迹象,必须高度警惕,采取措施化解。

中国特色“滞胀”初现端倪

1.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民间投资骤降和商业活动缺乏活力。从投资看,占全社会投资超过60%的民间投资创四年来历史新低。尽管国有投资年初以3倍于民间投资的增速高歌猛进,但不能替代民间投资。从商业活动看,制造业PMI自2011年底以来,一直在荣枯线附近徘徊,尽管非制造业PMI高于荣枯线,但两者均在金融危机之后都在缓慢下行。

2.统计往往忽略隐性失业。由于失业统计仅仅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登记在册的失业人数,没有正式登记的就未计入,并不能充分反映我国真实的失业状况。目前,由于实体经济困难重重,一批农民工失去了就业岗位,一些“宅男”“宅女”在家“啃老”而不就业,还有一些低效企业存在隐蔽性失业,都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3.物价指数结构出现畸形。过去两年CPI总体上保持平稳,但占比最高的食品类(34%)中的猪肉和鲜菜(权重约3%)则在2015年分别上涨了近40%。再加上去年以来众所周知的一二线城市房价猛涨(我国CPI中不计入房价,而一些欧美国家是计入的,如美国统计CPI的一揽子物品与劳务项目中,权重最高的居住占了43%),19个城市已经出台以限购限贷为主的楼市调控政策。因此,仅仅依赖中国特色的“CPI”数据作判断,很容易陷入误区。

积极应对中国特色“滞胀”迹象

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滞胀”迹象,任何的忽视、轻视、蔑视,都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风险之一,人们收入逐年提高,没有推动现实消费;风险之二,居民生活压力增大,社会消费受到抑制;风险之三,生产成本上升过快,企业发展遭遇寒冬;风险之四,“脱实向虚”逐渐蔓延,实体经济下滑。

为此,建议:1.加强政策预判,如果错判,不仅会贻误时机,而且容易事与愿违。必须认识到政策预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房地产新政未采取“因城施策”来应对全国房地产分化格局为鉴,出台的政策必须从调控总需求去解决结构性问题的角度出发,避免全国政策“一刀切”。

2.控制货币发行,如果失当,不仅推高资产价格,而且还会产生反向流动。多年以来旺盛的货币供应量,反而不断推高资产价格和无风险市场收益,使得经济热点越来越向房地产等资产配置转移,不断吸引流动性进入。这就提醒我们,除了控制货币发行规模之外,还应该监控资金的流向、流速。

3.抑制过度投机,如果放任,不仅会增加泡沫风险,而且会影响长远发展。对于炒股、炒房、炒地、炒农产品、炒概念、炒收藏品等大大助长投机行为和短期利益的行为,特别是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必须加以纠正。切实改变目前过度投机与泡沫盛行的经济环境,引导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以长远的战略目标与眼光,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抑制过度投机不能停留在道德谴责,而是需要出台一些实实在在的制度和措施。

4.重振实体经济,如果失策,不仅会影响企业生存,而且会损伤企业家精神。例如,根据企业普遍反映成本太高问题,中央推出了“降成本”行动,并且成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个重要措施,但企业的反映是力度不够,速度太慢。这就告诫我们,所有的政策落地,需要对症下药,也需要传导时间。

5.激活民间投资,如果不力,不仅会影响投资增长,而且会固化所有制结构。要花大力气激活民间投资,短期需求管理和长期结构调整目标要相结合,还要综合施策,不能顾此失彼。例如,针对民间投资下降态势,加大国有投资短期内有助于稳定投资增长,但从长期看,要避免“一头重,一头轻”,防止所有制结构失衡挤压民企的生存空间。

6.推动最终消费,如果不重视,不仅会影响有效供给,而且会导致需求继续萎缩。例如,近年来,中国人的海内外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尤其是“黄金周”时期更是波澜壮阔,如果引导有方,供给跟上,措施得力,不失为一个推动全国最终消费的重要抓手。当然,要着重宣传推介国内旅游,国外旅游推介要适度、适当,更不要盲目。必须很好地认清趋势,制定相应政策,为我国旅游业大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