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深邦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已就位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04 浏览量:22

来源:深邦智能

温室效应是维持地球热量平衡、为生物创造宜居条件的关键要素。然而,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公布的第六次气候变迁评估报告中,指出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引发的温室气体过多排放已对地球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报告显示,在温室效应的影响下,与工业化前的气温记录相比,目前全球平均温度已上升了1.1℃。未来20年内,全球升温或将超过1.5℃。那时,热浪会再度增加,暖季将继续延长,而冷季的缩短会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巨大波动,如异常气候频发、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地区延伸等。

因此,为积极应对全球变暖,必须对温室气体总量进行长期监测和控制。而大气中需要进行总量控制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

其中,后三种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最强,但从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前三种气体所占比例最大,它们对全球变暖的总体贡献比达77%。并且,据长期观测资料显示,它们的浓度正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所以,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是温室气体监测与控制排放的主要对象。

目前,全球性的温室气体观测网络有全球大气监测网(GAW)、全球碳柱总量观测网(TCCON)、大气成分变化观测网(NDACC)以及碳卫星监测网络,可提供温室气体的整体浓度水平、大尺度的区域分布和年际变化。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相继展开了区域性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为减排控排提供数据支持。

2021年5月,我国生态环境部基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要求,提出了双碳背景下监测体系总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监测网络范围和监测要素基本覆盖,碳源汇评估技术方法基本成熟。而想要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科学的监测和评估,使用精密高效、监测尺度广、智慧系数大的监管平台是关键。

深邦“碳排放智慧监管一体化指挥平台”,基于GIS地理信息可视化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碳排放计算模型等先进科技手段,可直观了解所有区域范围内的能耗状况,实时掌握单位能耗分布情况及数值,实现用能全面可视化。

该平台通过采用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不仅满足了网络化动态跟踪,做到一体支撑、高效协同、数据可信、集成管理;更促成了系统思维、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等相结合,提高平台碳排放数据实时监测、采样收集和统计分析能力。

此外,深邦“碳排放智慧监管一体化指挥平台”借助云计算技术进行多维计算分析,为多层级碳排放数据管理提供支撑,在提升碳盘查和碳核查效率的同时降低碳核查成本,在显示能源消耗数据的同时提供科学准确的碳排放计算和分析,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强化人员节能意识、避免用能浪费的目的。

接下来,深邦也将继续助力全国碳排放监测与评估,努力发展温室气体监测仪器国产化技术,推动监测技术的创新优化和国产仪器的更新迭代,为全球气候变化和碳中和愿景贡献“深邦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