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冯琦:数字化和低碳化深度融合 探索未来城市发展新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16 浏览量:14

来源:上海宣传通讯 2022-01-05

编者按   市委书记李强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上海将召开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要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在市政府党组会议上指出,要按照十一届市委十二次全会要求,坚决用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作为全部工作的鲜明主题和贯穿始终的突出主线,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拿出更多硬招实招,奋力开创上海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未来,上海如何聚力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海宣传通讯聚焦“以更多硬招实招开创上海发展新局面”,特邀我院专家撰写文章,供读者学习参考。

在“数字化”“低碳化”浪潮下,上海要精准把握数字化和绿色低碳两大趋势,探索推动数字化和低碳化深度融合,着力探索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新路。

全力实现三大突破,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围绕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目标,上海需要在推进城市信息感知、数据集成、赋能治理三方面发力。

推进数字底座建设,城市信息感知能力实现新突破。面向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需求,构建“云路端”多层级均衡协调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云基建”聚焦云计算平台建设,打造云计算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业链,将云计算应用深入金融、工业、交通、物流、医疗健康等行业,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共享计算和储存资源。“路基建”聚焦通信网络建设,推进5G通信技术、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多个信息应用网络平台建设,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信息传输“高速公路”。“端基建”聚焦具有公共属性的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建设,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云路端”体系中与用户交互的部分。

推进数据整合共享,城市数据集成能力实现新突破。聚焦经济、生活、治理三个维度,打造城市大数据集成平台,提供数据处理全生命周期的集成服务能力。一是推进经济数据整合共享。发展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的产业互联网,推进经济数据的共享开放,强化经济监测预测预警能力,体现经济数据的商业属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二是推进生活数据整合共享。进一步有效整合利用城市类生活数据,开发能够支持海量生活数据的快速调用平台,释放城市生活数据红利,掌握生活福祉提升的新需求。三是推进治理数据整合共享。构建涉及不同部门领域的数据共享规则和共享机制,逐步实现上下级、部门间、跨领域的治理数据信息共享、发布和整合利用,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新能力。

拓宽数字赋能场景,城市数字治理能力实现新突破。聚焦数据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的融合共享,提升城市数字治理能力。一是数字赋能基层网格化治理。推进“数字化+网格化”建设,打造基层互联网平台,凝聚“基层智慧治理”的社会共识。建立跨层级数据协同体系,打通条线壁垒,提升基层治理效率。二是数字赋能跨部门协同治理。不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激活应用场景开放,推动构建标准统一的数字政务服务,实现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三是数字赋能跨区域公共服务。推进长三角地区各类数据资源对接,推进各类电子证照跨区域互认与核验,提升长三角区域各类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效率。

全力推进三个融合,数字赋能绿色低碳转型

以数字化赋能生态环境治理,既是顺应新形势下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也能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供支撑,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新的方法路径。

数字赋能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推进应用场景融合。一是构建“生态云”平台。打造“排污一件事”多跨场景应用,实时跟踪评估交通、工业和生活等多种场景下的城市污染排放情况,实现城市污染溯源解析等监测数据深度应用。二是打造数字化碳管理体系。使碳排放、碳资产、碳减排、碳足迹等数据实现智能在线监测。大力发展数字化“双碳”目标,构建数字化“双碳”监测平台,建设数字化碳管理体系,提升绿色竞争力。三是赋能生态环保公众参与。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打造城市环境治理公众参与平台,构建多维交互的数字化场景应用,充分发挥公众参与和监督城市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构建个人和机构碳账户体系,推进绿色数据融合。一是构建个人和机构碳账户。基于一定标准量化个人和机构节能减排行为,构建涵盖行为记录、量化核证等功能的碳账户。二是形成激励相容推进机制。推行个人碳账户积分兑换激励机制,对企业等机构实施差异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三是建立碳数据安全性机制。对碳数据**归属、大数据服务可靠性、出现争端时的化解与裁决等方面进行规范和保障。

推进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推进技术技能融合。一是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协同、开放式创新网络,鼓励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围绕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转型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数字技术和低碳技术的协同研发、实验和推广。二是扶持协同创新项目。以绿色低碳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应用,完善产业应用和政策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