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祥荣:浙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优势和新格局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25 浏览量:18

来源:浙江经济

        统筹和谋划浙江中长期经济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和发挥浙江经济禀赋资源的根本变化及其新型优势,充分考虑和依托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格局;筹划发展的新思路,提出新举措,着力于把这种新变化、新优势和新格局形成为可持续自我增强的发展机制

        (一)

        总的来说,今年以来浙江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1-9月份浙江GDP比去年同期增长8%,增幅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而且综观近年浙江经济的运行情况,浙江经济出现了具有长期意义的趋势性、延续性、全局性的新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引领”方面:

        服务业引领经济增长。今年1-9月,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50.1%,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66.4%,其中金融、房地产和其他服务业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6.1% ,12.0%和14.8% 。“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和新产品迅速发展,1-9月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42.7%,通讯器材零售额增长87.6% > 1-9月,全省实现网络零售额4721亿元,同比增长46.3% 。

        大企业引领经济增长。2014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860家,占规模工业企业数的2.1% 。这些企业今年1-9月份实现工业增加值3921亿元,同比增长6.2 %,大大高于规上工业增长4.2%的增速,其增加值已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1.6% 0 2015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138家(96亿元以上),占到全国28%。

        高新技术产业引领经济增长。近年来,浙商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增幅一直高于规上工业2个百分点以上。今年1-9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 %、7%和6%,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2.9 , 2.8和1.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9.4%。

        内需消费引领经济增长。浙江的固定资产投资率不断下台阶,从过去最高的30%以上降至当前的10%左右。今年1-9月,固定资产投资190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 >投资对增长的主驱作用正逐步让位于消费。据海关统计,1- 9月,全省进出口总额15902亿元(2585亿美元),同比下降2.6%;其中出口12633亿元(2054亿美元),增长1.2%,出口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小。

        以上这四个方面的大变化,不仅仅是今年1-9月的新现象,而是这几年累积循环的结果,这是具有长期意义的趋势性、延续性、格局性的积极变化,并正逐步形成可持续的自我增强的一种机制,标志着浙江正形成一种服务型、创新型和内需拉动型的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格局。

        从上述变化可以观察到另一个事实,就是通过改革开放35年来的循环累积,浙江经济的禀赋优势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浙江过去民营经济体制机制“灵、轻、小、集、加”的传统优势正逐步被企业大、资本富、创新强和网络+的新型禀赋优势所替代。这四个新型优势简要阐述为:

        一是资本市场优势。浙江现有5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主板300家,这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不仅是浙江经济重要筹资平台,而且是浙江最重要的投资主体和平台,也是推动浙江企业通过资本、并购市场,实现低成本、跨地区、跨国高速扩张的主平台。

        二是大企业优势。1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虽只占全省的2.1%,但其在增加值中的贡献已达41.6% >而且这种趋势正迅速增强。市场向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集中,这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制;这可以迫使中小企业逐步从终端市场退出来,通过做配套协作、外包等接受大企业的领导,使市场更有秩序,交易费用更低,才能在大企业的领导下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

        三是创新优势。浙江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综合知识产权实力全国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加值贡献已达59.4%,这说明创新驱动的这个发动机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

        四是网络+的优势。浙江商品网上销售活跃,“两化”经济推进迅速,涌现出了一批如阿里巴巴等全国、已至国际知名的电商网络企业,形成了网络+的市场先发优势。

         (二)

        统筹和谋划浙江中长期经济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和发挥浙江经济禀赋资源的根本变化及其新型优势,充分考虑和依托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格局;筹划发展的新思路,提出新举措,着力于把这种新变化、新优势和新格局形成为可持续自我增强的发展机制。就此提出以下几点思路性、补充性的发展建议:

        全面深化浙江地方特色的改革,拓高潜在经济增长率。据中国社科院测算,中国2015-2020年潜在经济增率为 5.7%-6.6%;当然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有其一般规律,但为什么中国高速增长结束只达到美国人均GDP的20%不到,而日本、韩国等高速增长结束时达到了美国人均GDP的70%,关键对中国来说也是特殊的原因是制度约束,也即体制问题导致的资源错配和扭曲。根据我们的测算(就工业领域),中国如果消除劳动、资本、创新全部错配扭曲,TFP可提高124%一146%(平均为138%)。浙江为80%-114%(平均为88% )。也即如果改革红利全部释放,就工业浙江可提高GDP增速1.4个百分点。因此,改革很重要,浙江除了中央顶层设计的改革外,要对地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意义上的真正改革;要大力发展各类民营金融;要大力推进企业市场退出机制的改革,让僵尸企业和长期亏损的企业从市场退出来;要引导民营企业尤其是大企业进行产权和治理结构的改革等等。

        确立大企业在市场配置资源中的领导地位,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个好的成熟的市场经济,不仅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防止和消除政府干预过多,导致资源错配;而且也要处理好企业与企业(市场)的关系,也即产业组织问题。应该逐步确立起大企业在市场配置资源中的领导作用,市场向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有效集中,有利于建立起尊重知识产权和长期商誉,形成好的市场秩序;有利于降低纵横向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有利于建立起大企业领导、并围绕大企业的长期、核心、深层创新为主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有利于确立起大企业在行业高端价值链治理中的领导地位。相应地中小企业从终端市场上逐步退出来,通过从事外包、配套协作等与大企业形成新型分工体系,减少以至消除千军万马同业恶性竞争的局面。因此,浙江应着力于这种产业组织的变化和创新,继续大力推进“三名工程”建设。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这里主要有两点补充性想法:一是提高和加强创新激励和保护。浙江创新的经济效率不高,也即专利转化为销售收入的绩效不高,导致企业创新激励不足,只愿意从事短的、浅层次的创新,关键是创新保护不力,当然属体制性缺失;企业自我实施的办法是每推出一个新产品,当市场普遍模仿后再推新产品,间隔期大约4-5个月,这样创新成本高、收益低,大大挫伤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因此,应大力加强创新保护,加强地方之间的司法合作。二是要确立和加强大企业在区域创新体中的领导。要支持和引导发展大企业领导的“创新集群”及创新分工体系;大企业从事面向终端市场的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深层次和引领未来的创新,中小企业从事中间产品、外围产品、环节和工序操作的创新;科研院所的应用创新也只有接受这种创新体系的领导才能产出有效创新;要充分发挥大企业在市场配置创新资源中的领导作用,这也是深圳取得今天如此好的创新成效的一条重要经验。

        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走出一条开放带动转型的国际化路子。浙江的出口贸易大部分以代理出口为主(包括所谓自营出口),这种出口方式使企业放弃了与市场直接打交道的机会,会挤出企业家才能和创新,从长期来说这种出口(我们测算出口密集度的临界点为30%)会伤害经济发展机制。因此,应依托大企业,大力发展自主品牌、自主营销网络和自主研发的“三自主”出口贸易;要通过大力引进国际先进要素如技术、管理、研发等,通过技术入股、并购等途径,走出一条开放带动转型国际化的产业转型升级道路。

        转变思想理念,加快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有些人担心发展服务业会动摇浙江制造业的根基,实则相反,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无论用什么标准衡量,我国和浙江的服务业发展是滞后的,研发、物流、销售、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远远不适应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现阶段应筹思走出一条以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制造业高端化的路子。应着力破除服务业领域垄断,放开服务业市场价格,加强服务业领域投资便利化改革,加快形成服务领域创业创新的制度和发展环境。

        作者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来源:浙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