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力群:丽水撤地设市前后的政府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9-18 浏览量:21

来源:丽水日报

1999年底,丽水确定要撤地设市后,我受省委委派回丽水工作。虽然对撤地设市的决策过程接触不多,但很有幸参与和见证了撤地设市的全过程,并担任市政府第一任市长。撤地设市前后几年,在市委领导下,市政府班子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砥砺同行,借撤地设市形成的良好机遇,用好用活政策,遵循发展规律,创新体制机制,带领大家一起建设新丽水,为丽水的加快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看见丽水现在的新面貌,看到很多当年确定的发展理念、体制机制、政策举措、城市规划得以延续,看到当时许多规划的项目已经实施,城乡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居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已逐步成为现实,这一切,记录了丽水撤地设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奋力拼搏的实践,我也为自己能在撤地设市前后为建设新丽水做出了努力而自豪。

我对丽水有深厚的感情。我的祖籍在松阳,出生成长于庆元,大学毕业后回到庆元工作,而后到省直机关工作。是丽水的山川大地养育了我,淳朴敦厚的乡风教育了我,虽然离开多年,但我一直怀念这里的百姓和山山水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各地的经济迅猛发展,一些有中心城市带动的区域发展更为迅猛,而以地区建制的地方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拖延了经济发展速度。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省只留下丽水仍是地区建制,其他绝大多数以市带县的行政体制普遍都助推了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之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借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撤地设市的东风,1999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撤销丽水地区设立地级丽水市的报批工作。1999年底,省委决定,调我任丽水地区行署专员,协助地委书记丁耀民同志抓好撤地设市以及地委行署的各项工作。

我作为丽水的末任专员和第一任市长,与大家一起见证了撤地设市全过程。现在回头看这段时期的工作,我很珍惜与丽水人民一起艰苦奋斗的经历,也非常珍惜与大家结下的深厚友谊,怀念当时志同道合一起奋斗的同事,铭记丽水留给我的美好回忆。

确保撤地设市平稳过渡

我到丽水工作时,地委行署对撤地设市已经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具备了很好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我上任后,工作主要抓三个重点:

一是抓市和区的职能调整和事权划分。这是撤地设市后能否确保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也是矛盾最为集中、认识较难统一的难点。作为县级丽水市,本来是一级政府,有完整的行政权力、财政体系和城区要素支配权,但在撤地设市后,作为一个区,原来很多事权必须集中到市一级,干部群众难免会有心理上的不平衡。作为地委明确的牵头领导,我在当时已经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协商、因势利导,把大家的思想都统一到加快丽水整体发展、长远发展的大局上来,统一到集中各种要素资源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大局上来,当时县级丽水市的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也都能以大局为重,从而使事权划分得以顺利进行。

二是抓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撤地设市有一个过渡期,2000年初,行署领导班子就在谋划和尽快确定一批老百姓关心的实事和建设项目,并加快启动,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撤地设市会给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带来机遇。2000年7月,市委市政府挂牌前后,首先将打通城区的断头路和整治市区环境作为攻坚战(如灯塔街、城东路、丽阳街、花园路、梅山背、纳爱斯广场等),并着手丽水新城区的规划。

三是抓新一轮政府的机构改革。省委要求撤地设市后新政府的设立与机构改革及职能调整同步进行,并确定丽水为政府机构改革试点单位。根据地委的分工,我具体承担了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的工作,因此,我们一手抓市、区的区划调整和事权划分,一手抓政府自身的机构设立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中央机构改革精神,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和市一级政府履职的要求,确立了机构改革方案,政府组成部门由行署的33个精简为25个,机关编制减少20%,实现了思想不散、工作不松、秩序不乱,切实做到转变职能到位、理顺关系到位、编制精简到位、人员定编定岗到位和分流到位,确保了撤地设市的顺利进行。

扬长避短建设新丽水

丽水是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丽水与全省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日益拉大,工业化程度和城市化程度都滞后于全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城乡差距较大,还有相当比例的相对贫困人口和贫困村,但是丽水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最主要的是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尚未遭到破坏,干部群众有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要求。撤地设市后,如何进一步理清思路,发挥丽水优势,走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如何明确目标,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山区的发展,这既是省委交给丽水市委市政府的主要任务,也是撤地设市后新政府必须向群众交出的一张答卷。

(一)寻求跨越式发展的路径。

我认为,和先发地区相比,丽水无论在资金、要素、政策、人才、科技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作为后发地区,唯有正视差距、发挥优势,超常规选取发展路径,才有可能找到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根据这样的想法和面对丽水现实,加之丁耀民书记要求政府组织对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进行研究的任务,我们组织了一个小班子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思考,认为丽水因为工业不发达,较好地保持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而这正是发达地区化巨大代价也难以恢复的。而且,生态价值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不仅以组成生态系统的资源要素为原料而制造出来的商品有使用价值,而且生态环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本身也有使用价值,且这种价值具有整体有用性、空间固定性、用途多样性、持续有用性、共享性和负效益性等特征,这是许多发达地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丽水新一轮的发展必须避免重蹈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防止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实现粗放型、赶超型、掠夺型的经济增长,努力寻求一条发展与保护并重的跨越式发展路子。为此,我们确立了“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路径,并进一步提炼为“生态立市、绿色兴市”的发展战略,还通过市委全会做出了决议。力求通过战略引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跨越“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保护”的阶段;通过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跨越“先工业化、后城市化”的阶段;通过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传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新兴产业由弱到强,跨越“先粗放、后精深”,“先发展、后提高”的发展方式;通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着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跨越“先发展、后规范”的过程。

(二)以规划统一思想、提振信心。

首先,精心组织编制丽水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明确了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产业和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任务,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

其次,制定城镇体系规划,针对山区实际,确立要素人口集约集聚发展的要求,并通过规划的制定,谋划编制一批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并建立项目库,逐年组织实施。

再次,制定丽水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为了不留遗憾,编制一个高水平的规划,我们请了城市规划最高水平的中科院设计院具体实施。吕子春同志当时负责规划的编制,更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正是依靠大家,我们对城市的基本框架、发展空间、功能配置等方面都向专家们提出了主导意见,对一些功能区块如江滨区块、行政中心区块、教育文化区块、水阁工业区块、城区的道路框架、南明湖的功能设计、城市绿化布局、群众休闲空间等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最终,通过反复的推敲论证,反复征求意见,通过市委集体讨论决策,形成了城市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在提交省政府讨论批准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按照这个规划提炼出来的“一湖两线三山四桥五广场”的规划框架,简洁明了,清晰好记,群众认同。此后,在此城市规划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北居中闲南工”布局,重点突出“中闲”,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丽水描绘出一幅远景蓝图,进一步提振了干部群众的信心。

第四,根据“十五”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各类子规划,除了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子规划,更把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各项子规划放到突出位置。如城市地下管网(要求新建道路所有管线下地)、城市防洪体系、城市供排水及污水处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水阁工业区建设规划(下决心改造低丘缓坡,建工业台地,拓发展空间)、电力供应网架、教育卫生资源整合建设规划、文化体育设施发展规划以及重要区块的城市设计等等,通过这些规划的编制实施,派生出一批项目,变被动争取上级支持为主动以项目争取支持,迎来了大规划、大投入、大建设的城市建设高潮。

建设高效务实廉洁有为政府

2000年10月16日,中共丽水市第一次党代会召开,2001年1月8日丽水市一届一次人代会召开,标志着丽水撤地设市过渡期结束,新的市政府正式产生并开始履行职责。新的丽水市政府运作,百废待兴,可以说是一张白纸,我们毫无经验,但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创新空间。我们认识到,撤地设市不是简单的改个名称,换块牌子,它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大调整和改革,在丽水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个里程碑。撤地设市后,从根本上理顺了行政管理体制,老百姓对新的市政府寄予厚望,因此树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新形象,给老百姓以信赖、信心和信任至关重要。市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要根据体制调整这一重大变化,加快政府工作的“两个转变”:即从“行署的务虚和指导为主“向”政府的务实和实施为主“转变,从间接管理向直接管理转变。因此,必须加快政府工作的适应性转变,树立高效、务实、有为、廉价政府新形象。

(一)全面提高政府工作的执行力。

为了提高中心城市带动市县工作的能力,我们确定了“市政府在改革创新、完善机制、破解难题、寻求管用的办法”方面带头干,各县市主动跟进的工作方法,主动破除一些不适应发展的思维方式和条条框框,每次政府全会都确定一个主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介绍市政府的工作方法。撤地设市后过渡期的政府负责人会议,主要是根据行政管理体制调整这一重大变化,确立了加快政府工作的“两个转变”的主题。新政府正式运作后的第一次政府全会,确定了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方法,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主题。第二次政府全会,确立了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这一主题,全面部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部署土地流转机制、扶贫机制、土地收储制度、政府公共资源配置、财政管理体制、市政管理机制创新以及深化企业改革、“引资”和“引智”相结合的任务。第三次政府全会,针对当时政府行使行政权力存在“越位”、“缺位”、“错位”和“扰民”等现象,确立了建立“信用政府”的主题,部署了建设责任政府、信用政府、廉价政府的主要任务。第四次政府全会,根据丽水人口分布分散、城镇布局分散、产业布局分散导致要素配置分散的现状,确立了优化集约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推动集约集聚发展的主题,部署了人口集聚(加快建设中心城市、中心集镇和中心村,加快推进城市化)、产业集聚(加快规划建设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公共基础设施优化配置(交通、电力、广电、供水、医疗、教育、文化等)任务。第五次政府全会,主题是部署应对“非典”,尽量克服“非典”影响,保持丽水良好的改革发展势头。第六次政府全会,根据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的“八八战略”,确立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一主题,明确了解决城乡之间规划分割、一二三产业发展融合、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共享率、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和深化城乡体制改革的任务。这几次全会,都是针对当时的突出问题,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对于新政府迅速开展工作并带动各县市区一起干,起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