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农业碳汇(一)

来源:山西中农富通 发布时间:2024-08-09 浏览量:30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政策背景

在2021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并确立了中长期发展规划,预计在2021—2030年完成碳排放、碳中和的转型过度,2030—2040年完成碳排放的结构性转变。以“双碳”为发展目标意味着我国将面临结构性变化,特别是生产结构、能源结构、消费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等。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受自然环境约束的情形下,降低农业领域的碳排放量和蓬勃发展低碳种植业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近年来,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出台支持“双碳”目标实现的法律法规、行政制度等,范围规模覆盖全球78%的排放,经济规模占全球80%。按照世界粮农组织(FAO)的保守预期,到2050年世界总人口将超过90亿,并由此预测所有粮食作物起码要增产70%以上才能养活全人类。在农业增产减排的双重压力下,未来30年内合理降低农业部门的碳排放量将是全球农业面临的最主要挑战之一。

定义

农业碳汇是指通过改善农业管理、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育种技术创新、植树造林等方式,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通过农业活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加碳的吸收和储存,以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分类

农作物碳汇: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二氧化碳,是农业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作物的碳吸收率存在差异,如稻谷的碳吸收率为0.414,小麦为0.485。

林业碳汇: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森林碳汇主要强调森林的自然属性而突出其吸碳特性。

土壤碳汇: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二氧化碳以有机质的形式存储在土壤碳库中,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过程。

海洋碳汇:海洋生态系统通过海洋中的贝类、藻类等水生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储存在自身体内,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

农田管理碳汇:通过改善农业管理和土地利用方式,如水稻的水分管理、秸秆炭化等措施,可以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降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

农业碳汇交易:农业碳汇交易是一个新的市场机制,允许农民通过出售农业碳汇来获得经济收益,促进农业向低碳发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