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彪:经济建设总纲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2-05 浏览量:19

来源:福建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变。因此,全党要牢牢把握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十九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经济建设的一个总纲领,就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十九大报告中基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创新性地提出来的一个突出的、具有建设性的重要范畴。它的内涵和建设标准是什么?为什么现阶段要提出建设这样的经济体系?应该如何去建设这样的经济体系?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首先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方针;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效率和发展动力的三大变革;要建设一个四要素协同的产业体系,即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者协同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建设能够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经济体制和机制,让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和建设标准

过去,我们曾经提出过实现“经济现代化”目标,或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等要求。前一范畴经常与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等并列或对照使用,主要是指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换、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变革的历史和动态过程。后一范畴则是在产业层面上,特指现代元素比较显著的产业构成。这在经济发达国家,主要指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充分的产业构成;而在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指工业化进程比较健康、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稳定上升的产业构成。显然,十九大报告新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概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经济现代化”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与上述两个概念不同的地方在于,“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是指变革的历史和动态的进程,而是与构成现代化强国的其他要素(如现代化社会体系、现代化生态系统、现代化法治体系等)对应,指一种可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状态、目标和结构;它也不是仅针对产业构成、产业结构而言,不是仅仅用此来描述产业高度化水平,而是指整个国家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系统,在发展总量和速度、发展水平和质量、发展结构和要素、空间布局的性状、体制机制运行、开放发展程度等诸多方面的现代化水平和状态。相对于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来说,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最基础性的建设子目标和内容。同时为了实现这个子目标,必须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重要的物质基础。

根据十九大报告精神,新时代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建设标准和框架,主要应该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是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中国已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只要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5%左右,到2050年左右,中国人均收入达到世界现代化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的经济总量就会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

二是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然而,中国可以在衡量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其他指标方面奋起直追,如教育年限、预期寿命等方面,中国的进步都十分迅速。

三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结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经济的语境下,是指要全面地构建比较稳固的现代农业基础,比较发达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级化的装备制造业,以及门类齐全、迅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总体要求是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这样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

四是现代化空间布局结构和协调程度。指国土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要素密集程度较大、生态容量适度、城市群落连绵、区域发展差距较小的生产力布局结构。

五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并不是西方当代的市场经济体制,才是现代市场经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主要特征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和政府的“两只手”都要起作用,这是中国发展的优势所在。

六是高水平的开放经济体系。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是全方位立体开放的经济体系,是深度加入全球分工体系、与世界经济之间有着良性循环关系的经济,不仅可以输出商品和要素,而且也可以吸收商品和要素,但绝不是依赖型的输入型经济(如技术依赖度比较小);不仅可以引进来,而且可以走出去;不仅可以对东开放,而且可以沿“一带一路”向西向南开放。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方针和战略意义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这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方针的提出,是十九大对过去中国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众所周知,过去的赶超战略取得了世界的中国经济奇迹,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急需要解决的、突出的、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结构性失衡”问题,表现为经济运行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现象。

进入新时代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在战略上从追求增长速度转型为追求质量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速度与民生幸福的双重追赶。这一战略转变趋势叠加上我国人口提前老龄化的社会环境,意味着中国发展环境和条件将发生巨大的变革,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经济现象,可能就是会出现以要素价格不断上扬为基本特征的经济趋势。如果这种成本上升的趋势不能为生产率上升速度所消化,不能从依赖于低成本比较优势转向创新驱动、提高生产率和附加价值的竞争优势,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动力将有所衰减,经济运行将可能出现滞涨格局并陷入发展的陷阱。

为此,我们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来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是跨越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关口的迫切要求。

第一,只有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改变长期以来在赶超型旧体制下形成的速度、数量偏好的粗放型发展特征,才能使供给结构较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和不断升级的趋势,才能真正地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经济杠杆,加快振兴实体经济。

第二,只有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推进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才能在符合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领域,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和新增长点,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同时使传统产业得到更新改造、焕发生机,使落后产业得以淘汰。

第三,只有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通过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鼓励各级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和高质量的制度供给,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和机制,才能不断地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第四,只有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才能抓住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在高水平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庞大的内需虹吸全球先进生产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本和先进技术发展创新经济,才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主动积极地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迎接新时代经济变革趋势所提供的战略机遇的不二法门。向结构调整要速度、向结构变化要质量、向结构变化要效益,是新时代协调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取向、标志和途径。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质量、效率、动力的三大变革。从供给侧看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是供给的结构、质量体系与不断升级的社会需求结构之间,存在着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说的“重大的结构失衡”,从而导致产能过剩、效率低下和运转不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纠正扭曲的供需错配,提高产出的质量和效率,从而缓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重点是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和素质性的矛盾和问题,在具体的路径和方略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重点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抑制以炒房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过火、过旺的不良态势。实体经济振兴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避免过度追求数量的倾向,增强我国经济质量的优势。

二是要把握科技进步的基本方向,重点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并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三是要运用一切手段鼓励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鼓励企业在经济周期的底部阶段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对购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的企业,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给予优惠税收、贴息贷款的鼓励等等。

四是要加快发展和迅速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水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就是指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显然,这些内涵更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关。这就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到了极其重要的政策高度。

五是要重点促进产业集群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打造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以集群这种组织方式发展,同时产业集群加入全球价值链,是当今中国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过去的问题是我们加入的是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产业集群的发展整体上组织程度不高。中国未来产业集群升级的方向,就是制造环节的精细化,以及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攀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竞争和收购兼并,逐步形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六是要重点强化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外部经济性”。

七是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八是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同时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建设四者协同的产业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

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个要素协同产业体系,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在这四个要素的关系中,实体经济是纲,是目标,是导向,任何脱离发展实体经济轨道、使虚拟经济自我循环的不良倾向,都会伤害国民经济,都需要纠偏;科技创新是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现代金融则是其健康持续发展的血液系统;人力资源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一生产力。

建设四要素协同的产业体系的这个愿景,除了吸收了内生增长理论的精华外,还把它和发展实体经济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提倡现代经济增长更多地要发挥高级先进生产要素的协同作用,而不是去孤军奋战;鼓励由金融支撑的创新驱动增长;鼓励把过去在全球价值链底部进行国际代工的汗水经济,转变为人力资源驱动型的智慧经济。

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这种协同。我国现实发展中的问题是实体经济不实,虚拟经济太虚,后者的发展有脱离前者的不良倾向。同时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支撑力度不够,往往呈现为“两张皮”的不良格局。未来实现要素之间的联动发展,一方面通过金融创新供给更多的优质资产,缓解资产荒,平抑资产价格;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吸收更多资本流入实体经济,为金融领域供应更多可投资资产。这些工作都需要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的源源不断的支持。

之所以要实施上述的要素协同方式,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变化了,这一变化对经济政策提出了转型的要求。过去我国是资本不足和商品短缺,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是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储蓄率,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生产能力,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进入20世纪末后,我国已经完全摆脱了双短缺经济的特征。尤其是最近十多年来,国家的发展任务不再是要努力增加生产能力,而是联动解决资本和商品的双过剩、同时千方百计地增加优质资产的供给。这要比仅增加储蓄、扩大供给问题要复杂得多。

一方面,我们要引导企业在实体经济领域加快技术创新和优化供给结构,努力淘汰落后产能,或者通过培育潜在市场消化过剩产能,或通过深度加入全球化输出过剩资本;另一方面,也要在虚拟经济领域强化金融创新,增加优质资产的供给,满足居民在收入提升之后不断增长的投资理财需要,从而解决由资产短缺所带来的资产泡沫问题。

这两个任务其实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即宏观经济政策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引导供给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而化解实体经济领域的过剩产能。反过来,对虚拟经济发展中资产价格过高等问题,也可以通过实体经济的发展来平抑和调节,如通过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资产配置的选择机会。这些都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所面临的新问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机制支撑

即“三个有”的经济体制:市场机制要有效、微观主体要有活力、宏观调控要有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实践证明,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主要来自于对旧有的不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的大胆改革和创新。改革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路径。

一是要更好而不是更多地发挥政府作用,要通过负面清单、责任清单的管理,适当地减少干预,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做最有效的事情上;“更好”的标准是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二是要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对权力清单外的事务要多做“减法”。

三是要“放手”不是“甩手”,为市场活动制定规范,并充当监控者和仲裁者,纠正市场自身的失败,在非营利性活动中发挥主体角色,为市场发展提供充足的外部经济性。

具体的重点任务,主要在三个层次上:(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2)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垄断规定和做法;(3)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若干重点问题

新时代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的基本路径和基本方略,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把它们具体化为行动纲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问题主要有:

1.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选择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后,我国在全球经济竞争舞台上的角色、功能和地位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角色上,会由追赶者变为赶超者,甚至变为领跑者;在功能上,会由技术标准的遵守者和跟踪者,变成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在市场地位上,将由追随者和弱势者,变成垄断者或寡头竞争者。这要求我们掌握新技术的源头,必须经历时间更长、花费更多、风险更大、更艰苦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过程。为此,必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同时,要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知识产权法、企业家精神的作用。

2.振兴乡村经济。这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环节。“三农”问题任何时候都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不好,地动山摇。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无疑是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十九大报告在三农方面的一个重要的政策亮点,就在于提出了要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必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区域协调发展。这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空间支撑结构。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充分,这既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花大力气去纠正的问题,也是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所在。区域协调发展应该根据各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制定差别化的经济政策: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要用各种扶持政策促进其加快发展;对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重塑激励机制和发展动力,使其焕发青春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东部发达地区,则应要求其尽快进入创新引领发展的轨道,率先实现地区优化发展,率先启动进入基本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未来应根据“时空压缩、增加密度、减少分割”的经济地理重组原则,鼓励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市民化进程。

4.全方位开放。它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良性循环机制。开放带来中国的全面进步。过去中国在全球化中取得了巨大的红利。当前新一轮基于内需的全球化浪潮正在兴起,中国要利用自己的内需优势,形成发展的自我强化机制和良性循环机制,吸收全球先进的高级生产要素,为我国发展创新经济服务。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不是关闭,而是越开越大,主要是:(1)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引进来和走出去,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2)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3)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4)通过建立和完善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作者简介: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学部委员,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兼任全国十二届政协委员、江苏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曾任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