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借“智”发力 向“绿”而行 ——高新区全力打造“数智双碳”产业生态

来源:阳泉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7-24 浏览量:19

“安装了智能化路侧设备后,设备能实时对车流量和交通状况进行AI分析,进而为红绿灯下达最优配时方案,让以往的‘车等灯’,变成如今的‘灯看车’。将多个路口的红绿灯进行联动,就形成了‘绿波带’。”日前,在阳泉车城网数字经济示范运营基地车城网综合平台前,阳泉数科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车城网运营基地负责人史钦君介绍。

作为全国首个全域开放自动驾驶的地级市,我市现已完成全市主城区36个信控路口的智能化改造,5条主干道实现了动态“绿波”。经测算,这5条主干道较优化前平均停车次数降低约53%,通行效率提升约35%,有效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

这是阳泉高新区开展“数智双碳”工作的一项举措。当前,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绿色转型成为经济发展“主旋律”。作为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今年以来,高新区聚焦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先行示范定位,借“智”发力,向“绿”而行,持续推动“双碳”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全力抢占“双碳”产业新赛道,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建设平台 夯实能源数据底座

当前,位于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的高新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正按照“一中心五平台”建设思路,打造转型促进公共服务中心和数字经济产业研究平台、“数智双碳”平台、智能网联示范应用平台、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平台、数据管理规划平台。

“数智双碳”平台是高新区正在建设的平台之一。结合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工作新要求,高新区主动对接清华大学、省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采用国际领先的“能碳”管理系统,科学推动“数智双碳”平台建设。平台聚焦能源和碳管理两个领域,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技术,汇集全市339家规上工业企业的电、水、煤、气、油等能耗数据,率先打造区域多品类能源数据底座。

在“数智双碳”平台上,重点企业本年度能耗值、能耗强度以及各能源品类的消耗数据信息和比重情况一目了然。点击“碳排放量”选项,工作人员可查看该企业1至7月的碳排放情况及增长率;点击“碳排放结构”,工作人员可看到该企业1至7月的总碳排放量及各能源品类的碳排放量占比情况统计。这些数据为政府、企业进行决策提供了依据。

“通过该平台,我们可以进行区域碳排放核算,在全省率先实现重点领域碳预算管理,并对全市工业、交通、建筑、园区、能源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能碳监管,逐步为重点用能企业提供降碳专项服务,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高新区发展和统计部副部长刘健说。

挖掘场景 落地优质“双碳”项目

借鉴北京、成都、合肥等先进地市“双碳”场景运营新经验,高新区围绕企业“供给”与“需求”两端,组建“数智双碳”场景建设专班,建立场景机会清单和能力清单“两个清单”,以场景需求为招引企业提供市场份额,以场景能力建设倒逼企业实现绿色转型。

阳泉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是位于高新区的一家水泥行业企业。其碳排放相关数据已被录入“数智双碳”平台进行重点监测。在平台数据共享服务—工业领域—水泥行业碳模拟菜单,可显示出企业需要技改的项目,如“分布式光伏项目”“水泥窑炉用耐火材料整体提升技术”“冷却机升级换代技术(三代更换为四代)”等。

这些是“数智双碳”团队根据企业现状分析出的可实施的技改项目,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经营情况自主进行选择。此外,平台能够自动计算出企业实施技改项目后节能降碳的指标,诸如综合能耗、综合煤耗、综合电耗、减排成本等。通过技改,企业最终实现绿色转型。这就是高新区为企业提供的场景服务。

截至目前,高新区联动北京中关村智酷双创人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双碳”场景调研和挖掘,挖掘“双碳”有效应用场景17个,挖潜“双碳”市场规模23.66亿元,并落地太行世纪电池、源网荷储、低值废旧塑料循环利用等“数智双碳”项目7个,投资总规模超60亿元。同时,高新区主动“叩门招商”,对接国轩高科、深石科技、上海毅信等国内循环经济领域龙头企业,部分项目已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预计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超5亿元,3年内新增绿色产值超15亿元。

优化要素 打造特色产业生态

在培养“双碳”人才方面,高新区依托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培育循环经济、新能源、金融等领域应用技能人才50余人。依托辖区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和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校企合作,为“双碳”领域技能型人才培养后备队伍,为“数智双碳”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围绕“数智双碳”产业发展,高新区积极向上对接,强化政策支持,去年成功获批全省首批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全省首批创建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试点。目前,高新区已建立减污降碳协同创新重点项目库,首批纳入的重点项目总计投资约188.5亿元。

同时,高新区出台绿电重载交通示范区的有关规定、“数智双碳”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减污降碳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健全技术知识产权、绿色经济金融化、绿色小微企业创业孵化等一系列创新制度供给体系,形成政策复合效应,全力打造“数智双碳”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