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满:江苏新型工业化探索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5-10 浏览量:23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一、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提出

20世纪下半叶,世界范围内工业化得到更广泛、更深入地推进和扩展,发达工业化国家向着后工业化社会迈进,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发展迅猛,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崛起,经济增长加快,由此推动整个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这期间,我国工业化浪潮势起,制定实施的工业化战略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新中国的成立,为工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强的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巨大而又持续的经济基础与动力。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我国工业化已完成了初期工业化的任务,全国已实现了从初级工业化到中期工业化的历史性转变,工业化发展已由轻纺工业为主推动过渡到以重化工业为主动力的新的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持续强劲发展,极大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显著改变了我国经济社会面貌,经过这5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已实现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成为当今世界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伴随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贯彻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江苏这期间的工业化也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2002年与1952年相比较,江苏经济总量由48.41亿元增加到10636.32亿元,1953年至1998年年均增长8.3%,1979年至2001年年均增长12.3%,2002年增长11.6%;人均GDP由131元增加到14397元;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迅速成长壮大,由8.53亿元增加到5546.57亿元,1953年至1998年年均增长13.1%,1979年至2001年年均增长13.9%,1998年至2002年的年度增长率分别为12.0%、11.3%、11.6%、11.0%和13.8%;三次产业结构得到了全面的拓展和调整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之比由52.7:17.6:29.7演变为10.6:52.1:37.3,第一产业比重下降42.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34.5和7.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位序于60年代初实现了从“一三二”到“一二三”的转变,于70年代初实现了从“一二三”到“二一三”的转变,于80年代末实现了从“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工业上升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并持续了30年的时间;工业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农人口比重由14.8%(1949年)升至34.9%,上升20.1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由11.3%(1957年)升至44.7%,上升33.4个百分点;人民生活在工业化推进中得到了显著改善,于80年代解决温饱,于90年代实现小康。工业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江苏经济社会面貌,使江苏实现了从农业大省到工业大省再到经济大省的转变。目前江苏工业化以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但是,“没有免费的午餐”。在工业化大举推进过程中,我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当前工业化发展中也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和问题,诸如粗放型增长、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结构不合理、体制与技术创新不足、环境污染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和城市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等。整个工业经济和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对比发达工业化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工业化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从全国和江苏的情况看,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继续推进工业化,促进工业化的深化发展,但是必须高度重视工业化进程中突出问题的解决,努力消除与工业化相伴生的一些负面经济社会效应,这就必须对原有的工业化的思路和战略进行调整和更新。

正是在这样的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站在世纪转换期的国家总体战略高度,鲜明提出并精辟阐述了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全新的工业化战略,是对国际国内工业化长期发展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推进的新的指导方针,也是江苏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深化推进的行动指南。

二、新型工业化之路的初步探索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八五”、“九五”计划实施,江苏重化工业崛起,制造业加速成长,现已成为全省工业化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全省工业化总体上已进入中期工业化深度推进阶段。这些年来,江苏一方面大力推进工业化,另一方面也对工业化进程中伴生的一些突出问题给予关注,并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提高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取得了初步成就。

1.制定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江苏自然资源短缺,但人文与科技、教育、人力资源较为发达、丰富。因此,增强科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支持作用,向科技进步要速度、要效益、要后劲,通过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来提升全省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不但迫切需要,而且也有现实可能。江苏早在1987年就初步提出了科技立省的思路,90年代进一步明确科教兴省战略。近十年来,全省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大约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目前约为40%。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江苏明显加大了科技、教育改革创新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与此同时,实施“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开发各级各类高新技术园区和工业园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程。“九五”期间,江苏围绕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三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及推动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确定了12类战略性龙头产品,组织实施了50个重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全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也取得了新的成效,企业技术创新为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技术创新使产品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进一步推进江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新进展,通过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使全省70%以上的主要产品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升级换代。江苏高新技术产业近几年发展较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1年,江苏全部国有企业及年销售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有16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奖,全年生产彩电290万部,微机15万台,程控交换机300万线,移动通信基站82万信道。2002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21.8亿元,同比增长24.32%,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18.03%;出口交货值645.53亿元,同比增长58.21%,占规模以上企业的32.45%;高新技术园区全年预计可实现技工贸收入2500亿元(实际实现2956亿元),增加值650亿元,(实际)利税260.89亿元,财政收入95亿元,出口总额70亿美元(实际创汇100.36亿美元)。2002年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27.8亿元,增长23.5%。在科教兴省战略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推动下,全省工业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得到改造、提升,春兰、小天鹅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诞生,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大批民营科技企业成长起来。

2.开发应用信息技术,培植和发展信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九五”计划以来,江苏贯彻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培植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取得了明显成就。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邮电通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省已形成埋式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的立体传输网,移动通信网覆盖全省城乡,因特网建设规模居全国前列;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步伐加快,建成由省、市级干线网、城市分配网和县乡光缆网组成的全省一网、一网到户光缆同轴向混合的广播电视宽带网络。⑵信息研发技术人才增多。江苏高校和研究所云集,目前,江苏高校在校人数大约40万人,每年有10万名毕业生,其中20%从事IT行业。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全省电子信息从业人员总数44.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5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9%。⑶鼓励和支持利用外资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硕果累累。目前,全省有24家外商投资的电子信息类企业,居全国外商投资500强之列。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了外商投资比重较高的产业体系,在电子信息产业的经济总量中,外资和台资企业占76%。据信息产业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01年,江苏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长率达到31.8%,高出全国平均增长率13.9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外贸出口增幅19.7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全年出口额达到80.3亿美元,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位,增长率达到31.8%。⑷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全省六大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已形成了专业门类基本齐全、技术力量相对较强、产业规模比较大的体系。2001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851亿元,比上年增长64%;实现销售收入1061亿元,同比增长19.9%;实现利税85亿元,同比增长21.4%。总体规模居全国第二位,是全省工业增长的“龙头”行业。2002年1-9月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83.14亿元,占37.50%,实现工业增加值240.25亿元,同比增长27.7%,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9.1%。软件业发展势头良好,已建立起一定的产业基础。有172家企业通过“双软”(软件企业、软件产品)认证。江苏软件园列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南京和苏锡常沿江软件产业带的格局初步形成。全省软件产品销售收入23亿元,软件从业人员2万余人,从事软件开发和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的企业约1000家,其中14家软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⑸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制造业信息化势头良好。江苏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发展加快,2001年,全省上网企业突破25万家(2002年将达到约40万家);金融、财税、工商、海关等一批骨干应用系统工程进展顺利,基本实现了省市联网。其他支付网关、CA认证和信息化小区试点等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信息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展,在信息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九五”期间,江苏已经启动制造业信息化企业示范工程,“十五”期间,科技部决定投入8亿元,组织实施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工程,2002年江苏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省。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占工业的80%以上,全省现有61家企业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65家企业采用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3.经济增长方式初步转变,扩大就业、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协调发展受到重视。伴随工业化进程和宏观经济由短缺经济、卖方市场向充余经济、买方市场的深刻转变,江苏工业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开始转变。1993年加强宏观调控以后特别是1996年以来,江苏狠抓“两个根本转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集约化程度有所增强。“九五”期间,江苏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11.2%(1996-2001年为11.0%),较“八五”计划有较大的减缓,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1996年至2002年,江苏经济年度增长率分别为12.2%、12.0%、11.0%、10.1%、10.6%、10.2%和11.6%,年度增长率与这期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上下相差仅1个百分点左右,相比以往那种大起大落的剧烈波动有明显改观。2002年全省经济增长比上年有所加快,但仍属于平稳增长。由于增长稳定性加强,全省经济实现在两位数这个高平台上的持续较快增长,2002年江苏GDP突破1万亿元大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在总量增长趋缓的同时,经济增长的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结构调整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九五”以来,江苏三次产业结构继续调整提升,工业等第二产业比重相对稳定,农业等第一产业比重继续缓慢下降,服务业比重渐次上升,差不多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左右。在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动力增强,目前技术进步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0%左右,较之5年前、10年前又有提升。全省工业经济在突出优化结构与升级中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改善。1996年至2001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度增长率分别为11.0%、11.3%、10.8%、11.4%、12.2%和11.5%,平均每年增长11.4%(“九五”平均年增长11.3%),与经济增长总体步伐相协调。2002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速度有所加快,但也在温和性的波动范围之内。2001年与2000年相比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多有改善,企业亏损面19.61%,缩小0.68个百分点;产值利税率8.02%,提高0.04个百分点;全省销售利税率8.38%,提高0.0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25.06%,提高0.14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9.42%,提高0.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0.03%,降低1.77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1.99次,加快0.0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3.88%,略升0.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7177元/人,提高13.8%;产销率97.06%,略低0.09个百分点。2002年以来,全省工业经济在加快发展中继续保持了效益改善的势头,2002年工业产品产销率97.6%,提高0.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129.5亿元,增长31.1%,亏损面16.4%,减少1.3个百分点,亏损额77.8亿元,下降10.5%。工业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和提升,一批传统工业如纺织、机械工业等得以调整、改制改造与升级,一批新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成长起来,国有工业稳步增长,民营和外资工业迅速成长,成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推进的新增长点和新动力。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江苏重视扩大就业和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等问题,近些年来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1996年起,江苏确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5大主体战略之一。“九五”以来,江苏逐渐加大了对以太湖、淮河、运河、长江等为典型代表的江河湖海和生产生活场所的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力度,初见成效。2000年,江苏“三废”综合治理率为90.4%,企事业单位投入治理污染资金为13.1亿元,比1995年增加近8亿元,比1990年增加10亿元,工业废水排放量比1995年减少8.3%,无锡宜兴等地兴起了一批环保产业,这一年江苏森林覆盖率达到10%左右。2001年以来,江苏制定实施了《江苏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纲要》、《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以及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计划等专项规划,提出了建设生态省和循环经济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针对人口高密集的省情,江苏持续坚定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同时采取各种形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城镇就业,切实改善加强社会保障。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狠抓城市化战略,狠抓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巩固和发展全省经济社会稳定的局面,全省市县加大了劳动人事制度和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力度,各地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开发城市社区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再就业培训力度,强化就业服务,取得了好的效果。2001年,全省共有10.43万名下岗职工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为47.6%,全年安置33万新增长劳动力和失业人员就业,基本实现了3.5%左右的登记失业率。2002年以来,省内南中北很多市县均加强了农村劳务输出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协调配合工作,有效地促进了苏北农村劳动力在省内和省外的跨区域的输出、转移,与此同时,改善和加强城镇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实行“两个确保”,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线,并在省内一些市县试点农村社会保障等,切实保障城乡居民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他们抵御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

三、继续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在新世纪新阶段,江苏必须全面贯彻十六大的精神,按照实施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以往的初步探索成果为基础,继续大力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直至完成工业化。建议采取如下的对策措施:

⑴加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的转变。加紧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尽快完成微观基础的重构任务,切实转换、优化企业行为。加紧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尽快实现计划管制型政府向现代市场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过渡,切实转换、优化政府行为,努力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⑵加紧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新型工业化的强有力的结构支持。首先是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促进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退出,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同时继续大力发展个私等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不偏废,渗透、结合,从而优化省内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其次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一二三次产业,技术密集产业、资本密集产业和劳动密集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一般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只要有市场、有效益,都要促进其发展,不可单一、偏废,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扩大就业,加紧改造提升生产制造业,以增强江苏产业竞争力。要大中小企业多元发展,竞相迸发。再次是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省内区域、城乡结构,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城市化战略和新近的沿江开发战略,缓和和缩小南中北差距,积极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广开就业门路。

⑶加紧科教体制改革创新,加紧人才高地建设,进一步促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使科教兴省战略结出更辉煌的果实。突出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从信息化与工业化紧密结合中,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努力建设信息化大省。

⑷加紧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增加这方面的投资和严格这方面的要求,与此同时,不放松人口的生育控制,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化。⑸加紧江苏已有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改进、完善,使新型工业化战略在江苏的贯彻实施具体化、明晰化,稳定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3]《新中国五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9月版。

[4]李富阁、吴先满联合支持:《江苏经济5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

[5]宋林飞、张步甲主编,吴先满、刘东和副主编:《江苏改革与发展20年》,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6]《江苏统计年鉴》2001、2002年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2年版。

[7]《2002年江苏经济社会概览》,江苏省统计局,2003年3月。

[8]吴先满、方维慰、陈涵、肖平:《新型工业化的初步进程与持续推进》,《蓝皮书2003:江苏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