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震: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的新思想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4-26 浏览量:12

来源:政治经济学评论

十九大报告就当前世界经济的总体判断、格局的演变、机遇挑战、中国的方略都提出了新思想、新理论、新部署。总体判断是,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客观规律。目前出现的逆全球化的趋势,不是全球化本身所带来的,而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出现了问题。我们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面发展。十九大对经济全球化理论创新的论述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深刻领会。我谈三个方面的学习体会。

一、怎样理解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形成的共识是,开放才能发展,封闭必然落后。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大的争议。但是在开放模式的选择问题上,在理论界实际上一直不是很一致。十九大报告包括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论述,都明确肯定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原来我们一直认为,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不合理的,我们融入的是低端产业、低端产业链,被低端锁定了,利润都被跨国公司赚去了,我们得到的是污染; 我们虽然是贸易顺差,但是外汇储备很大部分买了美国国债,流到美国去了,留下的是污染和血汗工资。理论界有很多这样的观点。那么现在呢? 全世界都认为,我们自己也承认,我们是全球化的受益者。那就是需要研究了,为什么在资本主义强国占主导地位的国际经济体系下,中国能够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 什么原因?深层的机理是什么? 这个问题怎么看? 我的体会大概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全球化的国际分工,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 第二个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具备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中国政治稳定、基本经济制度合理,通过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了合乎世界潮流和中国国情的开放战略。但是这方面我们在理论上总结得很不够。2018 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我们要好好总结中国对外开放的经验,要充分肯定中国道路的正确性。因为事实上我们也是全球化的受益者,现有的体系、国际规则对我们是有利的,我们传统的政治经济学都在批判国际经济秩序不公正,十九大报告提出来我们是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者,也就是说现在国际经济体系有它合理性的一面。这是第一个体会。

二、中国对全球化发展贡献了什么

中国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中国走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大国。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达30%以上,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我们是个大国经济,而且我们也是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中国这样一个发展成就,对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有极大的示范效应。十九大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 中国的发展对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成功发展的世界性贡献之一,就是提供了示范和榜样。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大国,应该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展模式的自信。中国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既能够融入全球化,又能保持自身独立自主的发展以及模式提供了可能的选择。

中国的崛起使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这也是十九大报告的判断。中国成了全球化的推动者,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而成为全球化的反对者。这证明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的治理体系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中国的第二个方面的贡献,就是要不断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现在的治理体系具有两重性,一是具有适应社会大生产和全球化发展的要求、维护全球经济秩序的积极作用,但是不适应的地方也很多,比如不适应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变化,代表性不足,不能适应全球价值链分工对贸易和投资壁垒的消除需求,不适应全球包容性发展的要求。我们原来讲,全球化实质上是跨国公司的全球化,这些规则确实是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维护的是垄断资本和跨国公司的利益,未能充分供给全球的发展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导致全球化发展利益分配失衡,发达国家的劳动者也未能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亚投行、举行金砖国家峰会和亚信峰会等等,都是为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作出了贡献。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论的时代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发展。原来讲国际经济关系都是讲南北经济秩序,讲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秩序。现在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已经被联合国写入正式文件,得到全世界的肯定。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但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后进国家如何做到与资本主义强国“互利共赢”,崛起的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应对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以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而答案在现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是找不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经济形势之变、格局之变、需求之变,从理论上回答了经济全球化向何处去、中国应该在其中起什么作用的大问题,体现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担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国际经济的理论。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揭示了当代世界经济新格局下全球经济治理规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倡导包容开放、建立开放型世界经济,着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让各国都能平等参与其中,让各国经济有更加平衡、协调、联动的发展,通过共同发展、共享发展让普通百姓有更多、更广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与以往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崇尚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有着根本的不同。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现阶段后的内在需求,反映的是对全球经济治理规律的正确认识,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对当代全球化发展方向提出了正确的理论指引。这一理论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各种文明相互尊重、融合,消除由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制度差异、国家实力不同而产生的不平等、不公正、不公平现象,反映了社会主义中国“兼济天下”的宏大抱负,也是对当代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的正确的理论指引,与以往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不顾一切地逐利、整个世界成为跨国公司和少数利益集团的投资场所,有着根本的不同。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对现有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了先进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