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力:劳模力量新传承

来源:浙江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8 浏览量:10

不管天气是热还是冷,韩明华都习惯了穿一双绝缘胶鞋。

这种有点像老底子解放牌球鞋的劳保鞋,在周围的年轻人眼里,有些酷。不论从技术还是做派来看,56岁的韩明华——“韩明华工作室”负责人、浙江省劳模、6项发明专利的拥有者——都是国家电网嘉善供电局员工心目中的榜样。

两年来,以遍布浙江216个“劳模工作室”为平台,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完成了对3万人次的各类培训,培育了大批高技能人才。

“让劳模成为授业者、创新领袖和精神导师,通过劳模的群体引领,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既有利于推动浙江经济发展,也弘扬了敬业、创新、勤奋的价值追求。”浙江省总工会副主席陈世权告诉记者,“劳模工作室机制,是浙江省对劳模制度的一种探索和创新。”

绝技传承:一个人的经验,

成为一整套的理念

这些劳模,个个都有绝活,从基本功,到工作方式的创新。

陈新益,徒手做钢丝绳套,弧度、角度、长度,丝丝入扣。

骆建林,不到3分钟,制成一个拉线上把,比机器生产的更精致。

韩明华,率领工友成功实现在运行水域航道上凌空放线。

孙云峰,钱江技能大奖获得者,带领班组500千伏带电作业进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先进行列。

顾华忠,开创了“一扣二问三进门”的电力服务“华忠作业法”。

有好几个出师的徒弟,已经学了师傅的七八成功夫,如今也成了电力系统的骨干。

一个叫沈斌的年轻工人戴上线手套,双手握住7股钢绞线,甩开膀子,一上一下,折弯、回直,再折弯、回直,总共用了25下,最后愣是用手劲折断了它。这是师傅孙云峰要求的一种基本训练,练指力、体力和臂力。

好几个女学员,用了骆建林的登杆训练法,克服了心理障碍,爬上了电杆。其中最厉害的,一天能登杆几十次。

一名维修班组的电力员工说,“现在上门修电表,听到用户的抱怨,我能感同身受。这是顾华忠教我的秘诀,学会角色互换。”

“劳模师傅的绝活,我们才学到了一半。”年轻的工人们都带着崇拜的口吻说,“有时候力道差一点不行,力道大了又过了,速度快了不行,慢了又不够。速度、力量,这都是平衡的艺术。”

平衡,不是一天练成的。在浙江省电力公司,即便最年轻的劳模,工龄也多在十年以上。“劳模工作室”机制,就是在原来“师带徒”基础上的拓展,为劳模等优秀技能人才、工种带头人及其工作团队打造的传授与交流经验、知识、技能的平台,成为一种创新的培训模式。

“为建设一支高技能工人队伍,全省已有各类职工创新工作室上千个。”陈世权告诉记者,今年,浙江省计划创建省一级高技能职工创新工作室25家,优秀的劳模工作室将成为其中的主体。

劳模骆建林说,他的工作室成立之前,只带过五六个徒弟。2009年12月31日成立以来,培训的学员已经有上千人次,成为配电线路工的“黄埔军校”。

“这样的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把一个人的经验,变成一整套的理念。”浙江省电力公司党组书记姜雪明说,劳模不是抽象的符号,每个劳模都是一面旗帜。全省电力系统现有各级劳模166名,2009年以来“劳模工作室”完成了对3万人次的培训,专业从原来的线路和农电,延伸到变电、修试、运检等专业,培育了大批高技能人才。

创新孵化:一个人的智慧,引发一个团队的激荡

一个倒立的梯子,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这个半绝缘三关节专用梯,是劳模韩明华牵头的一项发明,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认证。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以前工人们在大跨度塔杆上作业,安全性差。现在有这种梯子,能倒悬在塔架上,其中一侧可以放下一块平板,人就站立在上面,形成一个空中工作平台,不仅安全,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两倍。

“他是我们这里的智多星,常常能冒一些新点子。”嘉善供电局工会主席毛江山说,除了劳模荣誉,韩明华还获得浙江省电力公司“知识型员工”的称号。

那些充满创意的发明,如何尽快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韩明华工作室”就承担了很多再培训的职能。

记者旁听了一堂“跨越障碍架线工艺”的培训课,韩明华站在讲台上,20来个年轻一线班组长认真地记下他说的每一句话。每年,这样的高级技术系统培训课程,仅在嘉兴电力局就要进行四五十次。

这项技术的意义,恐怕只有工作在嘉善这个水网密布地区的电力工人才能体会。为了架起电线杆,他们要在当地农村跨越各种五花八门的障碍物。水上作业不封航,高空作业不封路,专家表示,这项技术在高铁建设中也有应用价值。

目前,“韩明华工作室”有8个成员,都各有所长。

韩明华自然是其中的“创新头领”,他的团队实际是虚拟的,根据不同的课题,组成不同的攻关小组。他的徒弟、嘉善县供电局带电作业班班长邓卫兵就参加了“地埋电缆管道清淤器”的攻关小组。

“劳模是优秀工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标杆作用应该得到全方位的拓展。”嘉兴电力局党委书记娄为说,很多“劳模工作室”成立以来,不仅成为职业技能的传授地,而且成为创新成果的孵化器。

作为浙江电力系统首个劳模工作室,去年年底,“陈新益工作室”被省总工会、省科技厅授牌命名为“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价值践行:一份专注,引领一种人生追求

为了教好徒弟,骆建林开始学习普通话。以前只会讲土话的他,硬是在短短一年间,做到了开口字字清晰。这位被同事们称为“365日不休息”的老劳模,用一如既往的毅力和执着,攻下了又一个堡垒。被感动的,不仅是骆建林身边的同事,更有那些偶然间听说了这个故事的外人:“不容易啊,乡音难改,何况他已经59岁了。”

为了不让体力下降,这两年骆建林开始冬泳。因为精气神儿十足,他看起来比实际的岁数要年轻一些。他教徒弟走路也要挺起身板,声音洪亮,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自信起来,并把心思都专注到工作中去。徒弟们说,师傅酒量很好,但平时几乎滴酒不沾。从1979年担任抢修班班长之后,因为总要面临突发任务,骆建林自觉地要求自己。徒弟们心悦诚服,骆师傅不光教做事,还教做人。

骆建林自己也觉得特别满足和幸福,有了“骆建林工作室”,他有点舍不得退休了,因为总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等着去干。他明白,自己要做年轻人的垂范。

肩头突然沉了一下,海宁供电局配电线路工冯乐坪还没回过神来,就听见身后的“命令”:别停,继续。冯乐坪知道,这是师傅陈新益的声音。他们两个人,一前一后,正扛着一根人字抱杆。

那是去年夏天,他们在海宁袁花镇进行线路施工。没有人注意到这之后几分钟陈新益的表情,他扭伤了脚,踉跄了几下,但还是咬着牙,和徒弟一起,把那根100多公斤的抱杆扛到了50米以外的地方。

这件事,让冯乐坪印象深刻。“陈师傅哪来这般力量?”到今天,他还在心里问这个问题。他和陈新益之间,有一种传统师徒间的“父子”情结。这种情结,很多时候,都源于从陈师傅言传身教时获得的点点滴滴。

正是这些劳模,让很多年轻人爱上了这份辛苦的工作。

陈新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披上全国劳模红绶带的时间,是2010年。他已经生活在“后劳模时期”两年时间了,曾经一度,“劳模”只是陈新益个人的光环。直到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成立后,他31年的工作经验才有了传播的舞台。

在劳模工作室的模式下,除了技能上的提高以外,对工人们更潜移默化的,是那些与“劳模”称号维系在一起的精神符号。

站在地面上的陈新益为徒弟指点着要领,这一刻,陈新益仿佛看到了30年前的自己——在高处,看繁星般的万家灯火。那风景,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