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浙江经济国际化进程

来源:浙江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7 浏览量:10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抓住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新机遇,加快构建主动有为、层次多样、内外联动、布局合理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地位”。这是省委对推进浙江经济国际化的最新号召。

加快推进国际化是建设现代化浙江的必由之路

国际化是指在国际交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相互影响,具有共性的先进的东西逐渐普及推广成为通行标准的状态或趋势。是企业有意识的追逐国际市场的行为体现。它既包括产品国际流动,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国际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是当今世界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进出口规模逐步扩大,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资本双向流动格局基本形成,国际化领域逐步深入,人员往来日趋频繁,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

浙江经济之所以能够长期持续快速发展,浙江发展模式之所以能够享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浙江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加快推进浙江经济国际化,可以充分发挥浙江比较优势,突破浙江发展的市场、环境两大制约因素,是实现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和重大举措。

那么,怎样加快推进浙江经济国际化进程呢?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要求,把国际化作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加快构建主动有为、层次多样、内外联动、布局合理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地位,着力提升浙江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加快推进国际化的三个基本要求

一要更加主动地推进国际化。新阶段的国际化战略要改变弱国心态,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从要我国际化,到我要国际化;从原先被动应对、只从自身比较优势出发参与国际分工,到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主动吸纳和整合资源,不断提升自身驾驭经济国际化的能力;努力强化国际化对“两富”的提升作用,全面促进区域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力求我省获取最大的分工利益。

二要更加全面地推进国际化。不仅要“引进来”,而且要“走出去”;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国际化,而且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也应更多地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要市场层面的国际化,而且更要积极推进企业经营、要素配置、体制机制、社会服务等各个层面的国际化。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三要更加深入推进国际化。树立合作共赢的开放理念,积极承担国际义务,积极履行国际责任。促进外资企业的中国化,促进浙江境外投资企业的当地化,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国际化的企业要同当地企业、政府、媒体和行业组织建立全面合作关系,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风俗,遵守国际规则。企业在注重自身发展、追求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

加快推进国际化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促进国际国内市场的一体化。牢牢树立内外贸一体化的观念,打通省内市场、省外市场和国际市场,将内贸变为外贸的基础、外贸变为内贸的延伸。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管理创新。建立内外贸统一的监测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内外贸市场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抓紧我省流通业相关法制建设,依法治商,建立符合国际市场的企业规则。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推进内外贸业务的融合与渗透。

培育一批国际化的优势主体。培育国际化优势规模企业。抓典型,育骨干,着力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规模大、创新力强、竞争优势突出的国际化龙头企业。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境内外上市,力争使出口超亿美元、超10亿美元的规模化出口企业数明显提升;以引进规模大、产业带动强、技术优势突出、经济社会效益突出的外资“大好高”项目为抓手,全面促进存量和增量外资的结构优化,培育一批规模化优势外资企业。推动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培育一批规模化本土跨国企业。加快推动服务贸易发展,培育一批品牌服务贸易企业。同时,要充分利用我省民营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为主的优势,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推动中小型企业与规模企业的配套合作,形成较为完整的国际化梯队。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重点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品牌。

搭建一批竞争力强的发展平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各地产业集群为基础,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的科技兴贸基地、产业集群科研基地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投资吸引力的贸易投资产业集聚平台。借助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义乌综合贸易改革试点建设的发展机遇,积极推动相关开发区的整合提升,积极申报一批贸易特殊监管区域,进一步做优做强现有开发区、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中心等,使其成为我省扩大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打造一批推动贸易投资发展的优势平台。继续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争取境外经贸合作区突破10个,使之成为我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省内产业向外转移的重要基地和创新样板。加快推进境外浙江商品展示中心建设,扩大浙江出口商品的境外宣传,树立良好的浙江品牌形象。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促进网上市场和网上交易的快速发展,拓展企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发展会展平台,做优义博会、浙洽会、消博会和西博会等省内展会,积极探索更多的境外自主性国际展会。

造就一批国际化高端人才。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训、激励约束和引进交流等机制,培育和引进一批支撑浙江国际化的高端人才。通过深化和丰富干部选拔手段、加强干部学习与培训、推进完善干部交流机制等,努力培养一支具有全球化视野、较高公共管理水平、廉洁高效、服务能力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进一步完善网络引才、赴境外实地引才、吸引海外人才来浙创业等引进高端人才的平台和渠道,并不断完善留住人才的体制机制,切实引进和留住一批高端商务人才。加强专业化招商队伍、国际贸易、服务外包人才队伍和国际化律师、咨询师、会计师队伍建设。开展跨国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建设熟悉国际经贸法规和经济运行规律的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充分利用境外浙商多、侨务资源丰富的人文优势,进一步完善浙江商务代表发展,搭建便捷高效的全球浙江人脉资源网络。

打造一流的国际化发展环境。力推浙江制度环境与国际接轨,政务环境廉洁高效,区域通关便捷通畅,物流运输辐射广、服务优、成本低,实现浙江贸易服务水平与国际无缝接轨,服务能力居全国前列。完善政策环境,要加强对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的研习,借鉴发达国家产业、外贸发展和扶持体系及其维护本国产业、企业利益的做法,创新思路、创新形式,调整和完善浙江外经贸发展和扶持政策体系。完善口岸环境,积极推进省内、长三角区域以及我省与中西部地区的“大通关”建设,加强大通关协作,完善电子口岸建设,实行口岸单位“集中办公、一条龙服务”制度,建设电子报关通关信息系统,努力实现无纸通关。加快推动口岸开放力度,推动台州港、温州港、嘉兴港等港口国际化进程,推动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义乌机场等空港口岸的国际化进程,构建海陆空配套、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口岸大平台。

【作者为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