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设“两富”现代化目标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来源:浙江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4 浏览量:12

浙江建设“两富”现代化目标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社会主义必须以物质富裕为前提和基础,但物质富裕并不等于就是社会主义,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因此,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目标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的客观要求,更是进一步推进浙江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C

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视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础。这种从生产力的基础和经济富裕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方法论指导作用,这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然而,邓小平的“富裕”是“共同富裕”,这“共同”二字正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的,它体现了“平等”、“公平”、“正义”、“和谐”等精神内涵。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内在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对于我们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从多种维度去拓深和完善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社会关系日益紧密,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并呈多样化趋势,另一方面,生产的高科技化使得生产与生活的关系界线日益模糊,生产关系和生活关系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交织,“社会”的内涵日益丰富且比重增加,“社会”的问题日益凸现且不断细化。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并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它既传承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和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不但是一个物质富裕的社会,而且必须是一个精神和谐的社会,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来讲,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坚持我们党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借鉴传统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有机统一起来。这一理论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其自身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方方面面,贯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客观实际和现实要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本质和发展要求认识的深化。A

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要求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是人自身的进步与文明程度的提高,就是人的生存状态的不断改善、人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逐步展开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社会的和个体的两个层面的发展进步,全面发展的人首先是社会化的人:即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全面参与和介入社会的不同层面,在广泛交流中全面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活动,最终成为社会的人;其次是个性化的人:即在成为社会的人的过程中,形成个人独特的品质和思想、情感、才能、自我观念,形成全面发展独立的人格与品格,从而成为个性的人。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理论是相互交融、互动互进的有机整体,它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提出建设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目标的主要理论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从而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未来的社会物质财富将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将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毛泽东在革命胜利前夕强调:我们中国是处在经济落后和文化落后的情况中。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任务主要地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非常重视并反复强调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问题。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系统整合起来,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制度的和精神的内容统一起来,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内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的实践条件下的应用和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内容。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同一个历史活动的双重结果。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对矛盾。一方面,社会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力量制约着人类的活动,人们不能改变它,也不能违背它,否则就要受到历史的惩罚;另一方面,在社会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又自始至终贯穿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于人的能动的社会活动过程之中。作为主体的人可以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在实践活动中自觉地利用它,避免或减少它可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促使社会沿着前进上升的路线有规律地发展,从而为人类进步事业服务。马克思从人类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来阐述人民群众对于物质世界的生产实践活动,一方面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来获取自身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从改造环境的活动中来达到人的自我改变、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这就是人类实践的最本质的内容。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历史的进程中,人的实践活动书写了整个世界的历史变迁,这里既包括了自然界的人化,也包括了人自身的发展这样一种双向发展历程。没有人的实践活动,也就无所谓世界的历史发展,也就无所谓人自身的历史发展。因此,马克思是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双向关系上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在他看来,人们的历史始终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整个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马克思指出:处于社会关系中并作为主体的人本身,总是表现为过程的最终结果。在活动中,作为固定形式的一切东西(如产品等)只是作为转瞬即逝的要素出现,而作为主体出现的个人,他们在实践中更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世界,同样地也在更新他们自身,在改造环境中实现物质世界与人自身的共同发展进步。

人的全面发展是纠正社会发展过程中“片面性”倾向的价值尺度。在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活动中,人们经常会陷入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性,把人们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仅仅看成是达成某种外在于人的纯粹物质的发展目标的实现手段,有时甚至是以牺牲人的自身发展去实现某种毫无人文价值的社会目标。我们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把人类的辛勤劳动理解成仅仅是为了生产某种物质产品的手段或条件,而物质产品则成为人的生产直接追求的目的。的确,如果没有人的劳动,物质产品就无法生产出来。但是,生产物质产品的过程中,人的体力的锻炼、智力的提高,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的激发和提升,以及在物质的产品中凝结着的生产者的智慧和技能,成为人们劳动能力创造能力的确凿证明,也是人作为现实的物质世界的创造主体的历史地位的确凿证明。再进一步,通过使用和消费这种物质产品来满足人类自身的某种需求,也就从根本上实现了人的生产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是人进行的,历史需要人的参与,而历史又是以人为目的的,所谓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的,就是坚持了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统一。而过去我们总是从表面上看到了人为生产物质产品的辛勤劳动,看不到在物质产品背后所蕴含的生产者和创造者的主体本质力量,看不到这种实践活动对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的巨大作用。在这种片面性的影响下,我们曾经出现过仅仅追求单纯的经济产值,一切向钱看,不顾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出现抓经济建设与抓精神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极大地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B

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

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胜利到曲折、从曲折到新的发展的历史过程。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揭露,这表明社会主义思想一开始就是在资本主义内部产生的反资本主义社会的正义的精神吁求。空想社会主义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而且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种种美好的设想,这是被压迫、被剥削人们的价值愿望,也是社会主义历史中——从理论到实践都不惜一切代价(包括血的代价)孜孜追求的社会理想和精神旨归。

从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看,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有两个:一是生产力发展,二是社会公平正义。前者所要解决的正是物质富裕的问题,后者所要解决的正是精神富有的问题。社会主义之所以从空想发展到科学,首先是因为它获得了“现实基础”,而这“现实基础”的主要内容就是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进行历史性肯定,“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因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得以产生和生存的基础条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然而,社会主义虽然要富,要发展生产力,但并不是富了、生产力发展了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有它的价值目标,那就是人人平等、精神富有。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实践,在这一点上都是一致的,它们都设想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精神富有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的,离开这一本质要求去谈生产力发展、去谈物质富裕,那必然会丢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因此,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它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既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也是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精神富有社会。精神富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渗透或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显现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本质要求。

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是辩证统一的。离开生产力发展谈精神富有,即是脱离了现实基础的空想,空想社会主义,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和我国的“文革”左倾危害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同样,离开精神富有谈生产力发展、谈物质富裕,也是缺乏社会主义的价值基础的,它容易导致社会主义发展的无原则、无方向。因此,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的理性本质的基本内涵,前者是工具理性的体现,后者是价值理性的体现,两者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历史理性和现实理性的统一、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D

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社会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认识的深化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对此我们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和实践。1954年,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宣告,我们的总任务就是要“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把提高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看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命题,并特别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把精神文明建设看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江泽民发展和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突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他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并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它拓展深化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坚持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在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明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建设方面,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总之,胡锦涛强调,“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既重视物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系统地整合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容之中,深刻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深刻把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必须全面理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联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层面来把握每一方面建设的重大内涵。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既要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也要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努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文明更高的社会主义文明。E

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社会是进一步推进浙江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创业创新、奋力前行,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胜利完成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基本实现了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目标,是浙江深入贯彻中央“三步走”战略部署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要求的实际行动,是深化“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目标追求,是顺应全省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内在要求,是进一步推进浙江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前进的必然趋势。

贯彻中央精神的实际行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构想:即(第一步)从1980年起,用10年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再用10年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再经过50年的奋斗,使我国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省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在9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提前完成了前两步,开始迈出第三步。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省据此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进程进行调整,更加突出强调了全面小康。全面小康与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前后相继、与时俱进的。党的十六大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在参加全国人大浙江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殷切希望浙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国务院2010年颁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对包括浙江在内的两省一市提出了阶段性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可见,不失时机地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不断提出和丰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是中央对浙江的殷切期望,也是浙江落实中央要求的实际行动。

深化“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过去五年,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取得了显著成就。浙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上世纪末,浙江率先实现总体小康的目标,全省人民过上了比较殷实的生活。浙江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文化大省、依法治省等战略,成为全国发展最快、协调性最好、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不断丰富和完善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的以富民强省为目标取向的发展战略,先后作出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省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浙江已经基本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

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富民强省”自始至终贯穿于浙江现代化进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可以说,浙江的改革开放史,就是持续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富民强省的历史。“八八战略”是十一届省委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作出并实施进一步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全面部署;“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对“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中“富民”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是在基本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建设现代化浙江新征程的总目标。“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与“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顺应全省人民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内在诉求。人民群众的需求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其层次是渐进提高的,这符合人类需求发展的一般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致力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社会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追求生活必需品到追求高档消费品,从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关注经济层面到关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层面等等。总起来说,全面小康生活基本达成以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就是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期待,也就是向往尽快过上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新生活。为此,必须进一步提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水平,加快推进浙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建设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符合广大人民的内在诉求和根本利益。

[执笔:张伟斌 陈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