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正军
创作百幅民俗图
《越乡民俗风情图说》一共有百余幅图画,采用传统线描形式绘制而成,每一幅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通俗易懂。
“终于完稿了,感觉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夙愿达成,看着辛苦创作出来的作品,宓风光心中有一番感慨。《越乡民俗风情图说》于去年2月份正式动笔,一直到近日才全部完成。
为啥要花大力气创作《越乡民俗风情图说》?宓风光说,嵊州历史文化悠久,民俗风情丰富多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文化逐渐边缘化,甚至有失传的危险。更让宓风光“忿忿不平”的是,现在不少年轻人忽略了自己的优秀传统习俗。“希望《越乡民俗风情图说》能让更多的嵊州人了解自己的民俗风情,并可以更好地传承下去。”宓风光说。
其实,早在3年前,宓风光便有了创作意向,好几次想静下心来创作,最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工作忙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民俗风情与其他美术创作不一样,虽然可以适当进行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事实,不能任意曲解,因此下笔前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准确掌握每一个习俗的内容。”宓风光说,待时机成熟,已是3年后了。
百幅图画,百样民俗风情。宓风光的这组作品分为6个篇章,分别为风味小吃、岁令时节、婚育寿丧、社会百态、民间信仰和童年游戏,每一篇章约20幅画。为了更好表达出民俗风情的内涵,宓风光邀请嵊州市著名地方文化研究者徐华铛配注图片说明,使得《越乡民俗风情图说》图文并茂。
“在我的印象中,很少有人以这样的方式去总结民俗风情,《越乡民俗风情图说》必将促进嵊州传统文化的传承。”徐华铛认为。
找年长者取经
宓风光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喜好传统文化,平时也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但他清楚,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自己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民俗风情,有些他只知道个大概,却无法探究细节。
嵊州人有“踏腌菜”的习俗,这是一种传统的蔬菜加工贮藏方法,利用高浓度盐液、乳酸菌发酵来保存储藏蔬菜,并通过腌制,增加蔬菜风味。但腌制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像白菜放多长时间可以腌?盐如何放?为什么要“粗人”(意为脚大且力气大的男人)来踏?宓风光也不是很清楚,于是他多方请教,才弄懂弄通。
有一段时间,宓风光喜欢去老年活动室和养老院,找比他年长的人聊天。他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征,包括生活习惯、衣食住行,如果没有经过认真仔细地核查,难免张冠李戴,纰漏百出。
比如,《越乡民俗风情图说》很多内容涉及民国时期的文化,而对于那段历史宓风光更多的是从书上了解,缺乏感性的认知,在向老人请教后,才弥补了自己的认知缺陷。“民国时期的服饰很丰富,有穿长大褂的,有穿西装的,也有穿裙衫的,老人们向我仔细讲解不同阶层人物的不同穿着打扮,让我受益匪浅。”宓风光说。
《越乡民俗风情图说》反映近百年来的嵊州民俗风情,然而一百年来不少民俗风情已难觅踪影,只“活”在老人们的记忆中,宓风光要一个一个挖掘还原。因此绘就百余幅嵊州民俗风情图花了8个多月时间,而事先的调查准备工作时间更长。
容不得半点失误
宓风光的百幅《越乡民俗风情图说》大都是在晚上画的,一般晚饭后开始画,画到晚上11点左右睡觉,凌晨3点起床继续,一直到画到上午七八点。
《越乡民俗风情图说》每一幅作品分三稿完成。第一稿是铅笔稿,用铅笔进行画面构成,包括人物摆布,画面的透视关系、虚实关系、疏密关系。第二稿是硬笔稿,用钢笔画道具,充分运用美学原理勾勒人物面部和服饰等细节。宓风光说,这一步很重要,每一幅民俗风情画中的人物表情、道具和场景不能类同,否则就无法体现各自特色。第三稿是在拓印板上构线,用毛笔白描的方式勾出图像。
“一幅作品从开笔到完稿需要一到两天,觉得不满意的话,还得微调。”宓风光说,在画民俗风情图时,他有着非常高的自我要求,宁可多花时间,也要保证质量。
有一幅叫《皮弹弹》的民俗风情图,讲的是孩童用弹弓对准某件物品进行弹射比赛的场景,这是过去小孩子常玩的一个游戏。画面一共画了7个孩童,姿势各异,表情不同。一稿、二稿、三稿,宓风光一气呵成,然而完工后他检查画面时,发现了一个小失误,一个小孩的弹弓拿反了。这个小失误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但他毫不犹豫立即撕掉画稿,重新画了一次。
每一幅民俗风情图完成后,宓风光都会再三地仔细检查,直到找不出毛病为止。
如今,百幅民俗风情图全部画毕,配图说明也全部写就,宓风光表示待时机成熟时出版,以便更多的人了解嵊州的民俗风情,希望更多的民俗风情能得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