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童波
祖先是谁、家族经历过怎样的迁移、宗亲是什么关系……家谱是中国人记录家族历史和寻根问祖的重要记录。每一个宗族都清晰地记载着千百年来生长和繁衍的轨迹,折射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它使每一个家庭或个人都打上了根源和故乡的烙印。近日,“把根留住”上虞家谱家训家规展在上虞文化艺术展示馆举行。修谱背后,是这个时代对承接传统把根留住的要求。
上虞修谱之风绵延不绝
上虞文化艺术展示馆内,新旧家谱300部,共计1300余册,一一亮相。
“一口报出自己爷爷的姓名不算难事,但爷爷的爷爷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的?如果真要这样打破砂锅问到底,唯有查家谱才能找到答案。”绍兴市家谱协会上虞区分会会长王伯安风趣地说。
“越文献地,虞称最古”,而上虞众多古籍中,又以家谱居多。如今,上虞图书馆保存着83家姓氏的“百家姓谱”293种,共1703册家谱。本次展览结合上虞区收藏的家谱,涉及伟人语录、谱载名人、祠堂文化、圆谱庆典、对联匾额、名谱巡礼、家族规训、实物展示和视频播放等内容。
回首上虞家谱的发展历史,民间修谱兴于宋,经宋、明发展,到清朝中期达到鼎盛,出现了族族有宗谱,户户入世系的现象。民国后,修谱之风仍绵延不绝,上虞也成为省内修谱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上虞区文史研究者陈海熊向记者介绍起上虞几大修谱之最:存世最久的家谱,是梁湖街道一村民收藏的《皂湖陈氏族谱》,修于明嘉靖年间,已存世500多年。厚厚的100多个家谱卷宗、近300页图文并茂地记载着宋明两朝陈姓世代族人的详细延续史料,有宋明年代有关该家族的敕文、榜文、诗词、墓志铭以及刑部尚书画像等史料,内容极为丰富,很多均出自当时的中书、大夫、大学士、进士等手笔,甚至有的还有盖有“皇宋之章”字样的大方印。家谱中各种书法字体也极其考究,遒劲美观。这些史料对研究宋明两代社会、政治、经济、人文、艺术等具有很高的价值。续修最多的家谱,是丰惠镇一居民收藏的《上虞钟氏宗谱》,自宋淳熙十二年(1185)至民国十七年(1928)的743年中共续修了17次,平均41年纂修一次;内容最长的家谱是《上虞西华顾氏家谱》,全谱内容详尽,多达32卷,成为内容最多的虞邑家谱;而体例最全的家谱,是《古虞刘氏宗谱》,谱牒内容丰富,项目齐全。
王伯安告诉记者,宋、明、清时期,丰惠作为当时上虞的文化中心,曾出现修志修谱的黄金时期。据宗谱资料显示,虞邑钟氏自南宋咸淳五年(1269)开始修谱,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先后10余次修谱。另有敕五堂胡愈之家谱,范寿康先生的后乐堂家谱等等。
在王伯安看来,作为反映家是社会基石的家谱,是历史研究特别是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史料,其蕴涵的信息对于开展家风家规与祖德祖风、族约民风的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修谱热背后的承接传统
“盛世修志,家兴续谱”。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族谱修撰,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过去有“三十年一小修,五十年一大修”的说法。近些年来,修续家谱悄然升温。在上虞民间,修家谱方兴未艾,其中有一家一户修的,有同宗同族分支修的,也有一村一乡“搭班子”修的。修家谱热背后演绎的,不仅仅是一部家族史,亦是一部社会史。
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曾说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说明家谱的重要性。绍兴是章学诚的故乡,今天绍兴许多专家学者重视研究谱牒,百姓热衷续修家谱,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章学诚的启发。
陈海熊介绍说,家谱的编修体例以欧阳修、苏洵所创欧苏体例最为家喻户晓。上虞民间修家谱基本上都采用“欧苏体例”。
在陈海熊看来,现在修家谱最困难的不是找钱,也不是其他的,而是找老谱,因为这是家族传承的文字依据。但由于历史原因,老谱存世已不多。
王伯安介绍说,上虞因家谱多、祠堂多著称,群众修谱的热情更是高涨。改革开放后,上虞已完成修纂的家谱有50余家,如最早完成修谱的沥东横河李氏、上虞潘家陡宋氏等。目前正在修编的还有18家。
陈海熊认为,近年来,修家谱的热潮在民间重新兴起,这股热潮背后,是这个时代对承接传统把根留住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人们怀旧意识的与日俱增。修家谱,从小处来说,是一种传统宗族观念的体现,旨在感念先恩、激励子孙增强责任感;从大处上讲,修家谱不仅浸润了深厚的地方文史观,更为后人留存了一定的地方社会历史风貌,留下了地方特色文化发展的轨迹,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