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诚浩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也有越城的身影。2017年1月,越城区与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结亲,开启对口帮扶征程。通过5年的接力帮扶,马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2月,马边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宣告脱贫摘帽。
建设扶贫工厂
马边地处四川西南边陲,位于乌蒙山与大凉山接合部,有汉、彝、苗等20多个民族。全县贫困人口基数大,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共有省定贫困村95个,贫困人口10429户、43614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7年,越城与马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精准对接,深化交流,全力推进各项帮扶措施。
对雪口山乡黎明村哈尼族村民李前背来说,家门口的扶贫工厂如今成了他们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不仅每个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而且不耽误他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
李前背所在的扶贫工厂,是由越城区企业对口建设的,能提供160多个就业岗位。为了帮助村民掌握技术,越城区援马干部牵线搭桥,组织村民到绍兴企业学习技术。“绍兴人民太热情了,手把手教我技术,我现在已经是个熟练工人了。”彝族小伙吉牛达股去年到越城区陶堰街道一家服装厂参加技术培训,他说,要用努力工作来回报绍兴人民的热情。
为了更好帮助当地残疾人就业,越城区积极对接浙江绍兴勇大针纺公司,在雪口山乡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旁边建设越马扶贫服装工厂,有效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问题,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和“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有效防止返贫。同时,对当地村民意识观念转变、乡风文明建设都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
深度合作办学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绍兴市秀水小学英语老师王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举家支教的壮举在当地留下了一段佳话。
“到马边支教之前,我去那里慰问过,发现不光缺语文、数学教师,更缺英语专职教师,缺少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当时就想着要去支教。”王怡说。她和绍兴市塔山中心小学教育集团英语老师沈杰是一对夫妻。2018年8月,夫妻两人携手进川,同行的还有他们的女儿。
为带动马边教育高质量发展,2018年以来,越城区多所学校与马边学校结成姊妹学校,开展深度合作办学。马边民建小学和马边第一初级中学分别设立了“鲁迅班”和“元培班”。
在马边第一初级中学,每个年级都有一个特殊的班级,叫“元培班”。在“元培班”,各主要学科的教学均由越城区选派的优秀教师负责。一堂堂指导课、一次次公开课,绍兴援马教师通过创品牌、作示范,言传身教,把东部先进的教学理念,播洒在川西南的大山里。“我们要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他们树立目标。”马边第一初级中学初二“元培班”的绍兴教师黄之方是援川期满后主动要求留下来的。他说,“元培班”里有很多彝族的孩子,相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让他们确立积极向上的学习目标更重要,“这需要一个相对长的过程,不能半途而废”。
不仅如此,援马干部还依托名人班分别建立了鲁迅讲堂、元培讲堂、阳明讲堂。还协调绍兴中专与马边碧桂园职高结对,两年来共组织25名马边贫困家庭学生到绍兴中专就读。目前,越马双方已构建起从幼儿园到高中(职高)全覆盖全方位教育扶贫帮扶体系。
壮大特色产业
马边拥有茶叶、竹笋、青梅三项名优产业和猕猴桃、优质畜禽、冷水鱼三大特色农业,还有跑山猪(鸡)、水(干)果、蔬菜、中药材、花卉等其他特色增收产业。如何依托马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马边的特色经济是越城援川干部一直探索的课题。
2018年,越城区投入680余万元,请来专家指导、嫁接新苗,帮助梅林镇梅子坝村村民新种植了4300亩青梅。如今,漫山的青梅已经是马边产业脱贫攻坚的“当家花旦”之一,全县种植面积约5.7万亩,效益良好。“家家种青梅,每户增收两三万元。”梅子坝村党支部书记啥妈拉格感叹道。
同时,越城区援马工作组牵线绍兴黄酒集团在马边开设一家青梅果酒加工厂,实现两地合作共赢。去年,黄酒集团保底收购了10吨马边青梅,第一批特色果酒已于去年年底上市。
多年来,援马工作组以“越商走马·边货入城”为交流平台,先后牵线120多家东部企业到马边考察投资,在连续两年马边小凉山彝族火把节“越商走马招商推介会”上,共成功签约落地扶贫车间、石斛种植基地、绍兴黄酒集团青梅果酒加工、抹茶加工等多个项目。2019年10月,越城区还开设了“秀美马边”体验馆,开创了东西协作消费扶贫新模式,至今销售已达1000多万元。越马两地在此基础上拓展新业务,秀美马边美食馆于2020年9月在迎恩门风情水街开业。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马边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的开局之年。越城区援马工作组负责人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帮助马边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从单向帮扶转向双向合作、由政府帮扶转向社会多元化帮扶,推动东西协作从精准扶贫向多元化合作转变,助力马边经济社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