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品然
美国国务院18日表示,美国愿意与包括伊朗在内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参与方举行会晤讨论伊核问题。美国当天还放松了两项特朗普政府时期实施的对伊强硬措施。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上述举动与此前立场相比有所软化,释放出积极信号,但美伊双方互不信任且各自面临国内压力,未来美国重回伊核协议的道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积极信号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18日在一份声明中说,美国将接受欧盟高级代表的邀请,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德国、伊朗等伊核协议参与方讨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核问题。
当天早些时候,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英法德三国外长举行视频会议并发表联合声明。布林肯在声明中表示,若伊朗严格遵守其在伊核协议中的承诺,美国也会遵守相应承诺,美方已准备好与伊朗就此展开讨论。
此外,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理查德·米尔斯当天致信联合国安理会,宣布撤回特朗普政府去年单方面宣称联合国对伊制裁已经恢复的有关信件。美方还通知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其成员在美国国内的旅行限制将回到特朗普政府宣布有关禁令之前的状态。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美国新总统拜登在竞选期间承诺,胜选后将重新就伊核协议条件谈判并让美国重返协议,但拜登政府1月上台后多次表示,只有伊方首先重新遵守伊核协议,美方才可能解除制裁。美方18日的一系列表态与此前态度相比有所软化,释放出积极信号。
美国国务院前负责核不扩散事务的官员马克·菲茨帕特里克对新华社记者表示,
美方有关愿与伊核协议参与方举行会晤的表态“非常积极”,是一个好的开始。
为何“示好”
分析人士认为,美方之所以在此时态度有所软化,与伊朗设定的期限有关。
美国特朗普政府2018年5月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措施。作为回应,伊朗2019年5月以来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伊方坚持,只有美国切实取消对伊制裁并经伊方核实确认后,伊方才会重新完整遵守伊核协议。
伊朗议会去年12月通过法案,要求政府如在一定期限内未发现对伊制裁“松动”就应进一步突破伊核协议限制。伊朗外长扎里夫本月17日表示,根据这一法案,如果伊核协议相关方在规定时间内仍不履行协议义务,伊朗将从2月23日开始中止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伊核协议中提及,伊朗自愿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该议定书要求对其相关核活动进行核查。中止履行该议定书意味着这部分核查被暂停。
分析人士指出,美方的最终目的是限制伊朗核活动,如果因为保持强硬姿态而导致伊朗核活动升级,这反而背离美方初衷,因此美方赶在伊朗设定的期限之前释放积极信号,以避免伊朗采取进一步行动。
此外,伊朗今年6月将举行总统选举。此前美国单方面退约和重启制裁已经让伊朗强硬派在国内势头上升,如果拜登政府不能让伊方看到希望,选情将更加有利于强硬派。一旦强硬派上台,美国想达到限制伊朗核活动的目的恐怕更加不易。
变数仍存
分析人士认为,美方18日的积极表态为美伊打破目前僵局带来了希望,不过美伊双方长期缺乏互信,且目前各自都面临国内争论和压力,未来双方能否达成协议、相关制裁能否顺利解除仍存在变数。
菲茨帕特里克表示,在美国国内,共和党反对伊核协议,拜登所在的民主党内部也有反对重返伊核协议的声音。现在伊朗设定的期限已经来临,拜登必须采取行动,但也将承受政治压力。
伊朗外长扎里夫19日通过社交媒体表示,美方认可特朗普政府对联合国相关决议的表态并没有法律效力,伊方对此表示认同。如果美国“无条件、有效”解除特朗普政府施加给伊朗的所有制裁,伊朗就会立即撤回此前的一系列措施。
分析人士认为,扎里夫这一表态显得十分冷静,并未过于乐观,表达的仍然是伊朗的一贯立场,即美国先解除制裁伊朗再重新遵守伊核协议。
中国社科院伊朗问题专家陆瑾对新华社记者说,伊朗要求的“全面解除制裁”涉及美国国内法律程序,需要获得美国国会批准,拜登政府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实现。未来拜登政府有可能通过总统行政令的方式“分步走”,逐步减免对伊制裁。
德黑兰大学访问学者、清华大学伊朗问题专家刘岚雨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在伊方规定的时间节点到来前,若美国部分放松制裁,根据伊朗议会法案,伊朗政府须向议会提供制裁解除情况的报告并经议会评估。伊朗领导层内部将如何回应尚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