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的本质与价值认知

来源:绍兴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3 浏览量:11

胡荣良

王阳明其人与其创立的学说,两者表现出惊人的一致——“立”。这不是一种偶然与巧合,实际上是王阳明亲身躬行总结创立了学说,或是王阳明在学说指导下成就了真“三不朽”。由于心是身之主宰,立人、立事、立德又是人须终生修行的功课,故心学的本质是人学

王阳明心学是我国儒学发展至明朝时极具影响的一门学说,备受世人推崇。在当前心学回归社会之际,如何认知心学的本质及其价值并使其被社会所用,无疑是一个重大课题。研究发现,心学的本质是人学,是关于人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既定的环境条件下立人、立事和立德的学说。这一发现,不仅使心学在当代的传习更有依据,而且对学子成长和报国均具有永恒的价值。

心即理——立人。程朱理学认为,事物的理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王阳明经龙场悟道,悟到事物之理原本在人的内心,并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如何认知心即理?我国唐代女子以胖为美,而当今则以瘦为美,可见美的标准并非源于身体的胖或瘦,而是由人内心的审美取向而定。在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与人之心“对境”的基本可分四大类:自然界存在之物,日常所遇所见之事,职业专工之事,经过加工形成的讲授、书籍、艺术品等。然心要形成“对境”事和物之理,需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机理表现为:一是心与事和物首先须形成对境关系。这个对境,是指事和物被心所映照和专注,否则心无法形成理。二是经由心体认方可形成理。心的体悟和体认,一般会依据已获的知识、实践经验或借假他人经验等,对对境的事或物存在的形态、内在结构和相关因素作出综合判断,使形成之理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三是理的形成受私欲牵扯。理与事物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心在形成理时,既要客观审察事与物的本质属性,又要满足自身需求和欲望。当两者矛盾时,起主导作用的是私欲而不是物的属性。四是良知对理的形成起制约作用。对境之事物若与自身利益攸关,心会萌生私欲。此时,良知明觉程度愈高,其制约作用则愈明显。至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其实所谓的物和事,均是人所见之物、人所遇之事。此类“见”和“遇”,经心映照便会进入人的心内,被心复制、被心印记。而就在映照的那一刻,此物和事便已进入人的心内而不在心外。物与事经心映照而未进入心内,且依然保持原先“寂”的状态是不存在的。自此,便形成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之理。至于那些暂时未与心对境的物与事,因其处于“寂”的状态,人的心自然无法对其感觉和感知,亦无法对其形成理。而这对于人而言,自然等同于不存在,而非客观不存在。在万事万物面前,人若消失自我,心即便与事物对境,也绝难印记成理。故心即理,其核心内涵是立人。

知行合一——立事。程朱理学认为,知与行两者分离,知在先、行在后。王阳明则认为,知行原本一体,须臾不可分离,并批判分离观存在两大错误:一是泛滥无归宿,二是空伪无实著。阳明知行一体说,主要分两个层面阐述:一是知识与行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其观点表述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等。二是求学过程中的知行关系。《中庸》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对此提出,学问思辨属于知,而笃行才是行。王阳明认为,学习本身也是行。学习时提出疑问,问即是学,即是行;学习中有思辨,思辨即是学,即是行,精辟论证知行终属一体。同时,针对伪学者假借知行一体,以伪学去代替行,则明确提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决然将行作为审验知不知的砝码,突出了行在知行一体中的地位。可见,知行合一的核心是立事。

致良知——立德。“良知”一词源自孟子,“致”则取自格物致知,王阳明将两者连缀成“致良知”。良知虽人皆有之,然要使其明觉,实现为善去恶,致是唯一的路径。由于人的言行是由心萌发的意所决定的,致良知也须从人的内心先去致,其功夫要领是省察克己。亦即:人应经常反省自问,内心萌发的意,属善念还是恶念,察看自己的言行究竟属是还是属非,以此去克制私欲、厚植善念。有人问道:“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王阳明答道:“你萌时这一知,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把那私意消除去,便是立命功夫。”此真可谓深刻精辟之极。在内心致的基础上,王阳明随之将致转向了心的对境物,提出“在事上磨练”,即借助心的对境之事与物再去致。此语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所遇的一事一物中去致得良知,且磨的过程比较艰辛;二是“磨”涉及的事或物,只是致的一个承载物,在这个承载物上用心去致的,依然是自己内心的那个良知,道明了内心致只有与对境物致相结合,才可以练就致的真功夫。可见,通过致使良知明觉,使心体光明,使非与恶无藏匿之地,进而使人明明德,其核心是立德。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良知是人类通过劳动进化区别于其他动物所独有的一种能力,此能力能辨是非、知善恶,可谓人皆有之。其依着人的心体亦即意识体,但并非心体本身,犹如一名驻守的判官,对心体的起意作出或善或恶的判断。如果将良知与人之心体视为一体,则主观改变了良知辨是非、知善恶的判官之职,由此会形成良知既萌善、又生恶的误解。这在当代传习时应予以澄清或明示。

王阳明被称为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人物。而王阳明其人与其创立的学说,两者均表现出惊人的一致——“立”。这不是一种偶然与巧合,实际上是王阳明亲身躬行总结创立了学说,或是王阳明在学说指导下成就了真“三不朽”。由于心是身之主宰,立人、立事、立德又是人须终生修行的功课,故心学的本质是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