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樟树,古戏台,无声地诉说着嵊州市甘霖镇东王村的不平凡。作为越剧诞生地,前来这里参观“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东王村里,现年52岁的李秋顺在当地被称为“金牌导游”,作为土生土长的东王人,他把传承弘扬越剧作为使命,不断推介越剧乡村游。日前,因地方文化宣传得好,李秋顺家庭还荣获了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称号。
记者
王宏超
东王村里的“金牌导游”
东王村的香火堂前,摆放着几只透着悠悠古意的旧稻桶。此刻,正在给游客作讲解的那个人,就是李秋顺。
“100多年前,民间艺人们在稻桶上面铺门板,做成了越剧史上第一个舞台……”眼前的李秋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精神十足,用标准普通话将越剧的故事娓娓道来,讲到兴奋时还熟练地唱上几句。
李秋顺边走边讲解,东王村的景点一个个地呈现在游客面前,香樟树、香火堂、稻桶戏台、鳖鼓室……
对村口的老樟树,李秋顺感情很深。这棵大香樟树,树冠高耸,枝繁叶茂,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见证了百年越剧的诞生,可以说是东王的象征和灵魂。
“我们越剧的创始人李世泉、李茂正等几个人,原先写越剧台词写不下去的时候,就会到这棵香樟树下面,绕着树走上几圈,灵感便有了,就能够把好的越剧台词写出来。我们村里的老艺人,在出去演出前,也会在这棵香樟树下点上香和蜡烛,拜上三拜,希望出去以后能够多赚点钱回家,原先还流传有一句顺口溜‘香樟树下拜三拜,铜钿带回一千八’。”李秋顺的讲解十分幽默。
每到一处景点,三五句话介绍后,李秋顺总能来一段“东王式解读”和场景重现式的描述。比如到了东王坑,他会说这里的水清澈见底,夏天许多村里的孩子喜欢到这里戏水玩耍。在思越井边,他说:“东王村百分之七八十的老百姓都是喝这个井水长大的,我们的越剧创始人李世泉也一样,他到这边挑水的时候,一边挑水,一边唱戏,一边思考,怎么样才能把越剧搬上舞台……2005年,我们东王村有了自来水,这口井主要就用于参观了。”
讲到越剧发展史,李秋顺说:“越剧的发展过程中有三个重要节点,第一节点就是越剧的前生——落地唱书,在甘霖的马塘村兴起;第二节点就是1906年在东王村,越剧正式诞生;第三节点就是1923年在施家岙,女子越剧诞生……”在香火堂纪念碑前,游客听着李秋顺条理清晰的讲述,脑海里不自觉地呈现出一条时间轴,一个个越剧发展史上的大事件被串联了起来。
近一小时的讲解后,李秋顺摘下话筒,鞠躬致意。他终于可以松口气,习惯性地拿出一颗润喉糖丢进嘴里。此时,不少游客还沉浸在刚才的气氛中,徜徉在越剧世界里。“最多的时候,一上午要接待5批游客。”虽显疲惫,但他的表情中有种掩饰不住的自豪和喜悦。
用心传播越剧文化
李秋顺的家在戏台南侧,三层楼高,庭院开阔,如今这里已被打造成小型的农家乐。记者到访时,他的妻子朱秋英正在打扫,为迎接下一批游客做准备。进入客厅,映入眼帘的是李秋顺挂满整面墙壁的“导游履历”,上面是他与社会各界名人的合影,很多人到访东王村,都点名要李秋顺陪同介绍。
即便他训练出了不错的演讲水平,但专业的导游众多,为何见多识广的各界名人,独独中意半路出家的李秋顺?他是怎么被发现的,“金牌导游”又是如何炼成的?
“1999年我担任东王村村委主任,那时候还没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概念,但来我们这里的游客逐年增多。”李秋顺回忆,当时村里大多数人外出打工,越剧是大家自娱自乐的重要方式之一。开始时,李秋顺为到访游客作村庄介绍,只是走个过场,接下来越剧学校师生的表演才是“主菜”。
直到一位到访的领导听完李秋顺的介绍,点名让他唱几句,事情才发生了转变。“当时我就跟平时在家唱那样,哼了几句,没想到大家连声叫好,认为我唱的越剧原汁原味。”李秋顺笑着打趣,以后别人问他唱什么派,他就说是“李派”——从小听家人邻居哼唱,耳濡目染学来的东王村腔调。
后来,来东王村的游客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名人。兼任导游的李秋顺意识到宣传的重要性,暗自下起了苦功。他先是恶补越剧知识,不断打磨导游词,接着训练演讲技巧。朱秋英形容当时的场景:“刚吃完饭就背导游词,睡前也背,还会对着镜子比划。打开电视,别人在看新闻,就他一个劲琢磨播音员的口齿和仪态。”
2014年以后,李秋顺讲解水平越来越高,不仅节奏熟练,还能配合肢体动作,讲解活灵活现。“金牌导游”一次次的稳定发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媒体也把话筒、镜头对准了这里,东王村的游客开始了迅猛增长。
游客来了,节目得安排上。朱秋英是越剧表演的活跃分子,担任村嫂文艺宣传组组长。“老婆比我更爱唱戏,在家里忙前忙后,仍没忘记唱几句。”现年52岁的朱秋英,生活中见到陌生人有些羞怯,但一站到台上,她能立刻融入戏中。唱到动情的桥段,眉眼含情;唱到严肃的桥段,眼神里也透着坚毅。在她带领下,越来越多东王村村民把越剧当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