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你想了解长征,有三部书常常会被提起。这就是:《红军长征追踪》《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此时,我在灯下继续捧读《红军长征追踪》,看作者罗开富“爬雪山过草地”——今天,经沙窝寨到达毛儿盖。毛儿盖很有名气,不仅因为它是进入草地的大门,还因为1935年8月20日,毛泽东、周恩来、洛甫(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和中央军委机关都是从这里出发,进入草地的……昨天陷进泥潭,除了电台等重要物件没被打湿,被子、大衣和干粮都湿透了。浑身泥水,夜里高原寒风一吹,冷得发抖;用来生火的干牛粪也被泡烂,只好把木板等劈了,煮水烤火。谁知凌晨寒气袭人,不一会儿就刮起大风,下起雨来,帐篷被吹倒了,周围茫茫草地,连一颗小树也找不到。我们只好盖着湿被子,顶着湿透的帐篷,勉强熬过一夜……据有关史料、回忆录和黑山等地烈士陵园记载,当年红军三个方面军先后3次过草地,约1万人从此再没有走出来,主要因为缺粮缺衣,冻、饿而牺牲……
我的眼睛禁不住模糊。这是怎样的一次“红军长征追踪”?这是怎样的一部书?
作为一项回望长征的新闻行动,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被赋予重任。在长征胜利50周年前夕的1984年10月16日,他从江西于都出发,途经11个省市,次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从42岁走到43岁,他生死无惧地触摸、感悟那一段苦难辉煌。书的背后,闪耀着几个“唯一”:继红军之后,作者是我国唯一完全按长征原路、同样用时368个日夜走完两万五千里,被国际上称为唯一一位“在中国,不,在世界上今天用‘脚’长途徒步采访的记者”;唯一一位先后在2800多位向导、陪同和医生一起签名见证下,每天采写一篇见报稿件,每天写日记的记者。《红军长征追踪》由此成书。这部85万字、数百幅照片凝成的巨作,因此有了与前述其他两部书不同的面貌。
想象一下,作者“长征”的年代,远没有今天这样动动手指、点点鼠标的便捷。这位在江南湖州长大的新闻人,除了平均每日完成徒步75里,将面对什么?从书中可以看到,在又饿又累的时候,罗开富与向导他们以吞食止咳冲剂、速效感冒片和生姜晶充饥。每天超限的体力精力支出,他旧病复发,瘦得不成样子。在险峻寒冷、豺狼出没的雪山和草地上,不舍昼夜,几根木条支起行李箱当作写字桌,发完稿,一天中十六七个小时过去了。他拼死坚持……但,《红军长征追踪》并非只是为了渲染徒步的苦行与苦难。他“追踪”的日记,笔墨之重落于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非单纯追忆当年长征,而是将历史与现实相观照,将红军的可歌可泣与今天沿途人民走向富裕进步的进程融为一体,记录中国大地的春风化雨。
这是长征的意义!
这是“追踪”的价值!
在368个日子里,罗开富深情拥抱每一个新的早晨,他也被老革命家、老红军战士、革命者后代和沿途百姓深情牵挂。当时,许多老红军和帮助过红军的老乡们还健在,许多历史踪迹还保留着原貌。作者用心用笔用镜头采访、发掘、记录、捜集、珍藏。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吃过的野草野菜,他也带了回来。记于书中的不少资料、物件和照片,成为研究党史、军史殊为难得之财富,成为革命历史变迁之见证,更成为共产党人领航人民摆脱贫困、迈向文明昌盛这一壮丽史诗的明证。
历史岂能忘怀?
历史表情里有中华民族的倔强,有人性灿烂的光芒,足以让我们由衷地“感恩长征”。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来自《红军长征追踪》的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罗开富写道,他见到老人时,徐解秀已84岁,她说现在有被子盖了,只盼着还能见到女红军……半条被子,一往情深!
历史里有关于理论、理想,信念、信仰的大命题。书中透过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那一页页历史,揭示尘封已久的多个“为什么”,延展了长征的启示。尤为难得的,是书中呈现的一路探寻和思索:从红军何以能够在那样的艰难困苦中战胜强大的敌人,到点点滴滴中反映出的军民鱼水深情;从当地的巨大变化,到如何利用环境、资源优势,引导人民走向富裕;从对现实问题的揭露和批判,到如何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展经济的同时,发扬优秀传统精神……
记者的亲历和日记本身,自成这部书的形态和灵魂;其承载的长征精神无比鲜活,引我在这部书前停一停,深深地呼吸。
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如闻晨钟。
回望长征,面朝未来。《红军长征追踪》所追随的,就是信仰之踪、精神之踪、力量之踪!
作者系绍兴市社科联三级调研员、中国评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