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里的绍兴人

来源:绍兴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3 浏览量:11

记者

电视剧《觉醒年代》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刚结束,上午档重播,“余震”继续,被认为是党史学习的优质教科书。

长剧从陈独秀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切入,以呼唤“徳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由此揭开大幕,一个个巨人次第登场。

在这壮阔的舞台上,众多绍兴人集体亮相,他们是:倡导“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以笔代戟、直呼“没有形象思维的作品,根本触及不到人们的灵魂的”教育部佥事鲁迅;参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青年领袖周恩来;以及罗家伦、俞秀松等。

编剧是如何表现他们的?对此,记者专访了党史专家、《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

记者:《觉醒年代》在央视播出后,豆瓣评分9.0以上,获得了广大观众包括年轻人的喜爱。请您介绍一下这部剧的内容。

龙平平:《觉醒年代》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核心,叙事节点贯穿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的历史进程。本剧通过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众多历史人物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种种探索和思想交锋,以及思想文化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艺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宏大背景;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的主题,传递出极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情怀。

上世纪初,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军阀混战、民众蒙昧、思想混乱等社会乱象,将出路问题再一次摆在中国人面前。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一群有识之士开始奋起抗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青年在混沌中上下求索,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思想启蒙,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在探索的道路上,他们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达成了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共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他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渐从思想启蒙转向革命行动,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并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觉醒年代》清晰展现了这一过程,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

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来历和初心

记者:您为什么选择创作《觉醒年代》这样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

龙平平:《觉醒年代》的剧本,我在2014年10月就开始写作,到2020年5月完成,历时近6年,前后修改了9次。

我于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一直研究党史。退休前曾担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

在参与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创作之后,我就萌发了要写一部既全面客观,又有思想深度、高尚情怀和生动故事的全景式反映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到成立过程的电视剧的想法。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他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听到这个话时,我心里就有了思路:这不就是这部电视剧要表达的主题吗?这部电视剧不就是想说清楚中国共产党的来历和初心吗?她从哪里来?初心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初心?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给这部电视剧注入了灵魂与活力。

用《新青年》杂志贯穿

记者: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时间段是从1915年到1921年,为何会选择这6年?这其中的故事您又是如何谋篇布局的?

龙平平:选择这6年,是经过反复琢磨的。这6年,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这6年,中国国内相继发生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三件大事,真正打开了中国从封建走向民主、从农耕传统走向现代文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阀门。

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三件大事,构成《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的主体。三件大事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关系。只有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展现,才能够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由来。

《觉醒年代》讲述这6年,用的一条贯穿线是《新青年》杂志。它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觉醒年代中的百态人生。

这部剧反映的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个人。剧中的具体人物分两类:一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这是主体;二是虚构的人物,重要的有十几个,虽然是虚构的,但都有原型,有的是好几个真实人物的集纳。真实的历史人物分两条线:一条以《新青年》“三驾马车”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贯穿全剧。另一条以陈延年、陈乔年、毛泽东、邓中夏、赵世炎、周恩来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

绍兴人在新文化运动中起引领作用

记者:在该剧人物中有很多绍兴人,您是如何表现和刻画他们的?

龙平平:首先我要感谢绍兴,是绍兴为我提供了很多创作素材。历史上,绍兴培养了大量的革命先辈和文化先哲,有了他们的努力才有绍兴的今天。可以说,绍兴人在新文化运动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2011年我到访过绍兴,2014年在创作《觉醒年代》剧本前我又一次到访绍兴,这两次我都参观了蔡元培故居和鲁迅故居,收获了很多灵感。

在《觉醒年代》里,我用较大篇幅刻画了“南陈北李”,即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剧中,我还重点刻画了三个绍兴人,第一个是蔡元培,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被毛泽东评价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我用了非常大的篇幅去刻画他。其实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对蔡元培这个人物的表现很少,但他生平贡献很大。第二个是鲁迅,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何为旗手?他起到的是引领的作用。在剧中他不是主要人物,但是作为一个重点人物突出,他开创了白话文小说,抨击了封建礼教。第三是周恩来,他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者和创建人之一。

当然剧中还有其他绍兴人,比如俞秀松、周作人,还有五四运动里的社会学家陶孟和,他祖籍也是绍兴。还有绍兴人的女婿、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父亲,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钱玄同。

可以说,绍兴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一部分,是先进革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加强宣传,发挥绍兴的红色优势。

北大校长、教授见面打招呼都行鞠躬礼

记者:您用非常大的篇幅去刻画蔡元培,那剧中这个人物的呈现是怎样的?

龙平平:身为北大校长,蔡元培广罗人才,兼容并包,扶掖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蔡元培的饰演者马少骅先生,我与他很熟。过去他更多以饰演邓小平、孙中山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此次饰演蔡元培,为了实现神形兼备,他努力减肥,自费跑到绍兴参观蔡元培故居和纪念馆。

剧中每集都有非常浪漫诗意的表达场景,比如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蔡元培“三顾茅庐”邀请陈独秀到北大,就拍得非常美,蔡元培和陈独秀热情拥抱,被楼下的画家画入画中;蔡元培再次拜访陈独秀,他俩深情对望,惺惺相惜。这也充分体现了蔡元培爱才、揽才的内心世界。

《觉醒年代》拍的是民国初年,清亡之后跪拜礼被视作象征尊卑等级的落后礼仪,在民国成立之后逐渐取缔,脱帽鞠躬成为男子礼,剧中也还原了当时的鞠躬礼节。新文化运动时期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北大师生之间,最普遍的打交道的方式就是鞠躬礼。

在一场戏中,蔡元培主持召开研究北大文科教授聘任名单的会议,会议也成为新旧两派交锋的现场,伴随激烈的言语争执,每个人物每个鞠躬的姿态和尺度各具意味,一定程度上也成为角色内心的外在表达。

马少骅对人物有自身的理解,他认为,剧中蔡元培的鞠躬不是做给对手看的,而是做给自己看的,他从鞠躬礼中领悟到蔡元培的那种待人谦逊与平等的态度。

电视剧拍摄时,为了更彻底地投入角色,马少骅还和导演张永新达成了“不成文的约定”:戏内外见面打招呼时,大家不握手了,都行民国初年的鞠躬礼。

思想斗士“鲁迅”的诞生

记者:在《觉醒年代》里,鲁迅先生的出场设计非常有新意,剧中的鲁迅先生是怎样的?

龙平平:在这部剧中,鲁迅在《药》的标志性场景中登场,这一幕还原了小说里“人血馒头”的画面,再现了“吃人的旧世界”令人窒息的黑暗、阴郁、绝望氛围。

《狂人日记》的写作和发表是《觉醒年代》里的华彩篇章之一。《觉醒年代》里有这样一个场景:鲁迅和朋友吃过晚饭后回到绍兴会馆,弟弟周作人对他说起同学杨开铭毕业后回乡教书,时常接济一名寡妇,却遭到寡妇族人的非议。有一次他喝醉了,在寡妇家住了一宿,被人告密。结果寡妇家的族人一怒之下,就把寡妇沉塘淹死。杨开铭因此失心发疯,整日疯疯癫癫游荡街头,再也不认识人。鲁迅听罢,愤然地说人疯了,天也疯了。正在这时,表弟阮久荪闯进来,嚷嚷着外面有人要杀他。后来经人解释才知道,阮久荪在来的路上,看到了很多饿死的人,遭受刺激导致神经错乱。鲁迅目睹这一景象,想到杨开铭的失心发疯,还有菜市口行刑场面那蘸着人血的馒头……便凝神构思,随即提笔撰稿,创作出他首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首次使用了“鲁迅”这个笔名,意味着思想斗士鲁迅的诞生。剧中,当“鲁迅”二字落在稿纸上时,一滴泪于鲁迅面庞无声滑落。

曹磊扮演的鲁迅在剧中的篇幅不是很多,拍摄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过程,曹磊没有台词,却用忧愤冷峻的目光,将人物在极度压抑和孤寂中生出极度坚韧的过程刻画得淋漓尽致,传达出一种以笔为刀、力透纸背的抗争感。

剧中,《狂人日记》写成,鲁迅几近虚脱瘫倒,俯视的镜头下,还有散落满地的稿纸、装满烟头的烟灰缸、用来提神的辣椒。绍兴人本没有吃辣椒之好,而鲁迅嗜辣是因为他常在夜深人静、天寒人困之时以辣椒解困。

画面中,院子里的两株枣树,则是源于鲁迅创作的散文诗《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根据有关规定,电视剧中不能出现在禁烟区抽烟的镜头,但历史上的鲁迅烟不离手,靠着吸烟来提神写作。为了体现他的这一生活习性,演员将焦油均匀地涂抹在指缝中间,看上去有点被烟熏黄的样子,就像一只常年抽烟的手。

此外,鲁迅和钱玄同第一场戏的对白“假如有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就要闷死了……”正是《呐喊》自序中的对话原文。

周恩来年轻时“能文能武”

记者:在《觉醒年代》里,周恩来的角色又是怎样呈现的?

龙平平:在《觉醒年代》里,从日本留学回到天津的周恩来,担任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的主编,并号召同学抵制卖国贼曹汝霖任南开大学校董。自此,周恩来成为五四运动中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奠定了其日后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思想基础。

这是演员夏德俊第五次饰演周恩来。与周恩来总理给老百姓以儒雅、谦逊、文质彬彬的印象相较,青年时期的他正处于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探索时期,青春热血、朝气蓬勃;而很多人也只知道周恩来总理文采飞扬,却不了解他在南开大学读书时,体育成绩也十分斐然,不仅是班上篮球队队长、参加过排球比赛,还得过跳高比赛第三名,是一个在校内校外都精力充沛、思想积极的学生。

《觉醒年代》虽然表现周恩来的戏份并不多,但演员仍希望尽力展现周恩来年轻时“能文能武”的另一面。

这其中有一场戏是《共产党宣言》正式问世后,周恩来带领觉悟社成员因组织示威请愿被捕。在监狱里,周恩来不卑不亢,毫不畏惧,带领学生们做体操,坚定地为大家朗诵《共产党宣言》。

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周恩来还能带着大家在监狱里苦中作乐,继续锻炼身体,组织大家读书学习,这种精神境界让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