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绍兴市2020年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来源:绍兴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3 浏览量:11

■1.全年持续偏暖,气温创历史最高

2020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8.4℃,排在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一位,比常年异常偏高1.5℃,比2019年偏高0.5℃,是1997年以来连续第24个偏暖年。全市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6℃(上虞8月16日),极端最高气温≥35.0℃的高温天数全市平均为35天,比常年平均(28天)偏多7天。

■2.年初持续连阴雨,一月下旬创极值

2020年1月份全市降水173.7毫米,较常年同期(76.4毫米)偏多近100毫米,仅次于1998年的231.9毫米,为历史第二多年份;其中1月23至26日,我市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全市平均雨量98毫米,最大为柯桥区的123毫米。1月下旬全市各地旬雨量均创历史极值。

■3.初春强对流频发,冰雹大风齐登场

去年3月21日和3月26日,受强对流云团影响,我市多地出现强雷电、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对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3月21日16时至3月22日7时,全市自西向东出现强雷电、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冰雹,全市过程平均雨量31毫米,有26个观测站雨量超过50毫米,有107个观测站出现8级以上大风,最大为嵊州董坞岗村39.9米/秒。

■4.4月上旬倒春寒,茶叶受灾损失重

去年4月7日晚到4月8日凌晨,绍兴部分地区发生倒春寒,山区最低气温骤降至0℃附近,越城区富盛镇、皋埠街道、鉴湖街道,柯桥区平水镇等地发生霜冻,造成大面积待采茶园遭受严重冻害,部分茶园该批次茶叶绝收。

■5.“暴力梅”超长待机,雨量破历史纪录

去年我市5月29日入梅,7月18日出梅,入梅时间比常年偏早12天(常年为6月10日),为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位;出梅时间比常年偏迟8天;梅期50天,比常年偏多20天,为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位;梅雨量589毫米,为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一位。梅汛期暴雨过程频繁、短时雨强强、强降雨区域重叠,整个梅汛期全市共出现7轮强降雨过程,小时雨量最大为新昌寨岭村65毫米。

■6.“黑格比”正面来袭,中东部影响较重

去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于8月4日凌晨3时30分登陆乐清沿海,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38米/秒(13级),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黑格比”于4日13时进入我市西南部,穿过嵊州、柯桥、越城,强度维持热带风暴级,给我市中南部和东部地区特别是嵊州地区带来了狂风暴雨,影响严重。“黑格比”影响期间全市面雨量82毫米,其中嵊州140毫米,有23站出现8级以上大风,最大嵊州牛团仓10级(25米/秒)。

■7.七月台风不活跃,建国以来首“空台”

经统计,影响绍兴地区的台风平均每年约2.5个,去年仅有一个。每年的7至10月,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活跃期,常年有3.7个台风生成,最多年份生成8个,最少年份生成1个,而2020年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无台风生成,是自194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出现7月“空台”。

■8.秋季温高雨水少,气象干旱等级高

去年9月18日入秋后,降水较常年显著偏少,其中10月20日至11月19日,除10月22日和11月2日出现微量降水外,其余天数均无降水,总雨量1.5毫米,比历史同期平均(71.4毫米)少了97.9%,旱情十分严重。

■9.年尾超强冷空气,“速冻”模式骤开启

去年12月29日下午起受强寒潮影响,我市出现剧烈降温、大风、雨雪和严重冰冻天气,过程平均气温降温幅度达12℃以上。29日夜里自北向南出现降雪,其中柯桥、诸暨、嵊州和新昌部分山区积雪2厘米左右。31日早晨最低气温平原地区-5~-7℃,山区-8~-10℃,最低为诸暨龙门顶-15℃,出现严重冰冻,地面温度-3~-8℃,路面积水区有明显结冰。

■10.“蓝天保卫”显成效,霾日总数有减少

去年全市年平均霾日数为44.4天,比前年(48天)减少3.6天,以轻微霾为主。其中轻微霾35.2天,轻度霾6.8天,中度霾2,重度霾0.4。从时间分布上看,第四季度霾日数最多,达21.4天,第三季度霾日数最少,只有0.8天,第一季度霾日与第二季度均较少,分别为11.8天和10.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