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可以更有深度

来源:绍兴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3 浏览量:11

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塘学校

汤利英

语文的深度学习,是要让学生在祖国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感受母语的魅力,在形成语文能力、发展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实现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古诗文凝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祖国语言本来的面貌,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心态,是我们实现文化自信、培养文化认同的“血脉”所在。长期以来,我们的古诗文课堂往往引导学生以诵读和分析鉴赏的方式去学习,很少注重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其结果使学生一方面觉得古诗文神秘而高不可攀,另一方面因枯燥无用而厌学。从深度学习理论的视角来分析,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简单学习的层面,学生学的是孤立的、碎片化的知识。笔者认为,以古诗文写作促进古诗文有效阅读,通过古诗文仿写、改写和自我创作,追求课堂学习的深度卷入与融合、深度联系与建构、深度迁移与运用,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一、诗文仿写,追求深度卷入与融合

许多传诵千古的名作,沉淀了前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在写作方法、艺术技巧和文风教育等方面,尝试古诗文仿写可以收到多重效果。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任务就是“学习仿写”,古诗文教学同样可以采用仿写模式。

1.对联仿写

对联是我国民俗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简洁明快,音韵和谐,贴近生活,雅俗共赏,是属于小型的“古诗文”类型,对联仿写体现的是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考察,直指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2019年绍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就有一道对联题:绍兴兰亭景区有一幅楹联,上联为:雅集鸿文传百代,给出相应选项,要学生选出下联。此处虽无仿写要求,但是下联“流觞韵事足千秋”的选择却需要学生熟知上下联对应的词性、词义、情感色彩上的对应规则,同样是对学生古诗文行文思路掌握的考察。

学生对学习长篇古诗文感觉吃力,但部分学生对对联学习却饶有兴趣。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中也可注重对联仿写活动的组织,如七年级下册作业本中有一题关于书香教室的对联题,我们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仿写学习、成果展示,从学生的板演结果来看,也是颇为惊喜。

2.文段仿写

古诗文中的一些名句名段,既契合了作者当时表达情感的语境需要,更揭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穿越时空烛照后世,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这些语段开展仿写训练,既能加深理解强化积累,又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高阶思维。如有学生模仿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片段写出“电视,我所欲也;手机,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电视而取手机者也。娱,亦我所欲也;智,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娱而取智者也”一段,颇得精髓。

3.篇章仿写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针对古诗短文让学生在结构形式、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全文仿写训练,以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语言,学会模仿和借鉴古诗文佳作的行文结构。比如,《木兰诗》一文常常运用互文、对偶的写法,教师可以给出一个材料,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互文、对偶写法的训练。仿写出《园丁诗》《英雄诗》等与《木兰诗》格式写法相近的文言小短文。

再比如“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期间,笔者组织了这样一次古诗文学习活动:

任务要求:

1.以“疫情”为主题仿写任务一中你喜欢的那首诗词。

2.若有难度,可另选一首你更善于驾驭的诗词或文言文。

注:【任务一】以“疫情”“春天”“爱国主义”“英雄”等为关键词筛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并进行个性化解读。

活动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与踊跃参与,收到不少质量颇高的作业。

此类活动的设计,驱动课堂学习的走向和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这一形式的语文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思维的活跃性。

二、诗文改写,追求深度联系与建构

要想达到语文学习中古诗文的文化渗透功能,需要打破以文本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掌握多元化学习途径,“教学多样化是成功实施深度学习的关键”,由此,以古诗文改写训练为突破口是其中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融汇在写作中,在积累古诗文知识的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熏陶。

2017年统编本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投入使用,其中古诗文的数目明显增加,还对古诗文的改写习题进行了专项设置。“学习改写”这一写作任务也被安排在了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五篇情节富有戏剧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的文言文后面。那么古诗文改写有哪些形式呢?我们可以组织两种形式的古诗文改写:一是可以改变语体,将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二是不改变语体,尝试文言文语体下的文体和叙述角度的改变。

深度学习五大基本特征之一为“本质与变式: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加工”,也就是说,发生深度学习的学生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属性、全面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由本质推出若干变式。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经典诗歌还是名著篇章,统编教材改写的最终目标都是使学生通过运用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展开联想与想象,改写成一篇篇现代版易理解的美文。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卖油翁》一文,故事虽短(原文仅133字),但记叙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深入浅出,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学习文言文,增强文言语感的经典文言小品文。笔者引入改写课本剧这一形式,效果大有改进。在学生创作改编作品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到了几个实词(如“自矜”“睨”“微”),也重视了几个容易忽视的虚词(如“亦”“但”“安”)。另外,学生对情节细节进行创造性重塑,在改编剧本中增添了“小青”这个人物。

改编完剧本,学生对这个改编自古文的故事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表演的欲望,自主建立了《卖油翁》课本剧表演的项目学习小组,自主开展项目化学习。在排练中,学生之间互相依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据理力争,在讨论中逐渐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这样的深度学习中,个体学习转化为了组织学习,而项目中的每个成员,都各自承担“导演”“场务”“服化道”等项目任务,对话交流,质疑启发,在深度探究中建构了对“卖油翁”更饱满的认知图式,促进了学生对文章主题和艺术技巧的深刻理解。

三、自由创作,追求深度迁移与运用

古诗文自由创作,训练学生学会重新建构和运用古诗文语言,除了碎片化的学习,古诗文也能变成他们思维和表达的工具,供他们自由地驱遣、运用,这样的教学是有活性的,这样的学习参与是有深度的。我们可以构建真实生活情境,完成现实题材的练习。让学生在灵感创作中懂得和掌握技巧,逐渐走向成熟,形成合理的章法。

上面这篇学生原创作品为学生第一次练习作品,在格式上已经相对工整,能够用文言形式对自己做简洁的自我介绍,包含姓名、籍贯、性格、爱好等基本信息,是一种文言文在生活中较简单以及自然的应用。

教师可适时、适当、适度地促其深入踏探,让学生进入“学习区”,这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笔者顺势利用学生每周一记的作业习惯,提出每月至少写一篇文言文或一首古诗,并将作品布置在教室,以此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下面这篇是一初三学生在适应性考试后的日记:

近日,苦闷良久。探究其因,源于考试作难。书如山,题似海,求学之舟何处摆?分依旧,人空瘦,只见骨头不见肉。试卷与作业齐飞,眼圈共黑板一色。铃声唱晚,终于放学回家;饭毕再学,苦熬又到深夜。然中考将近,终是需捧书苦读,待来日,盼我凯旋而归。

日记展出后,“试卷与作业齐飞,眼圈共黑板一色”是初三学生的真实写照,深受同学们喜爱,一时间成了人人传诵的佳句。

在古诗文的自由创作中,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层、高阶,学生从美的鉴赏者走向美的创造者,通过文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让学生爱上古诗文,这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基本路径。当深度学习成为常态的学习方式,学生就会产生无穷的探索乐趣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