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聪老人制作乐器

来源:绍兴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3 浏览量:11

记者

徐霞鸿

二胡、高胡、碗胡、板胡、越胡、田螺胡、二弦、三弦、琵琶、吉他、的鼓……在诸暨市枫桥镇阳春村84岁老人冯永兴的家中,摆放着30多件乐器。

令人称奇的是,这些乐器都是这位双耳基本失聪的老人,在戴着助听器的情况下,纯手工制作的,且每一件乐器都可以弹奏出动听的音乐。

利用各种废物,动手做乐器

冯永兴1962年毕业于诸暨师范,当过公社干部,任过团委书记,也务过农。1970年,他被大队党支部推荐到阳春学校任教。早期,他一直从事乡村中小学教育工作。后来,又先后任职于诸暨学勉中学、白米湾中学、实验职中等学校。

在学校里,冯永兴担任过多年的总务主任。一直以来,他的动手能力大家有目共睹。那时候,如果学生的桌椅板凳缺胳膊断腿了,教室里的门窗坏了,电灯不亮了,门锁坏了,下水道堵塞了……一般情况下,都是冯永兴动手修理的。从实验职中退休后,校方还继续聘用他两年半,来护养校园花木。

教物理的他,为何那么喜欢音乐?这其实源于一次旅行。“1986年我和同事们到福建旅游,第一次听到有人唱卡拉OK,觉得他们唱得特别好听,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快乐。可惜我的嗓子条件不好,所以开始自学二胡等乐器,经常奏一些流行歌曲和电影插曲,自娱自乐。”冯永兴说,1999年,他正式退休后,回到老家安度晚年,有了更多时间做自己喜爱的事情。

有一次,在观看一档音乐综艺电视节目时,他听到这样一句话:“民族乐器始于竹”,被深深地触动了。

“我们这儿有很多毛竹,我就想到,我也可以用毛竹来制作乐器啊。”因为以前教过物理,动手能力又不错,冯永兴对自己制作乐器颇有信心。

于是,冯永兴买来小机床、小锉、钻、刨、凿刀、锯、斧、钳等工具,到处寻找和购买制作乐器的竹子、红木、蛇皮、羊皮、琴头、马弓、钢材等材料。“听说我需要毛竹,一位学生还特意拉来了几段大毛竹。”

冯永兴说,他制作乐器的主要材料是毛竹、各种板材、椰子壳等,家里的一些废物也被物尽其用,比如一个脱落的不锈钢门把手、一颗麻将牌,都可以成为他自制乐器上的装饰品,这也让他制作的乐器看上去特别有趣。

此外,他还利用家里的不锈钢废料制作了两个乐谱架子,可以轻松调节高度、全方位旋转,甚至还安装了“刹车”装置。

30多件乐器,每一件都独一无二

冯永兴说,他制作成功的第一件乐器是一把越胡,用的是紫檀木。

为了改进结构,他整天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些好办法。比如在胡琴杆子上装了定音器,校音就很方便。同时,他在琴托里面也做起了文章,将琴托挖空,装进去一个半导体无线扩音器装置。“用这把琴在舞台上演奏,都不用拉线扩音了,声音可以传到15米开外。”冯永兴说。

这些年来,从查资料、画图设计、请教内行人,到出去拜师学艺,冯永兴边做边琢磨,边研究边实践。这当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烦恼。

其中,最令他苦恼的是听力的下降。为此,他特意去配了助听器,但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很多时候,他都只能凭着微弱的听力听音、调音。但因为热爱,这些都不成问题。

第一把乐器制作成功之后,冯永兴便一发不可收拾,他把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制作乐器、弹奏乐器上了。这些年来,他已经制作了30多件乐器,每一把乐器都独一无二,别具特色。他还脑洞大开,制作了很多外形奇特、弹奏起来也像模像样的创意乐器。

比如一把长达1.5米左右的竹三弦,用地板木改造,琴头用毛竹雕刻成人脸造型,琴底装了防滑橡胶,用一个大毛竹做琴筒,两边附了两个小竹筒。冯永兴说,这是参考了火箭造型,有环绕音的效果。还有一把“梦想弹拉琴”,他将单纯的胡琴改成可拉可弹型,在琴底装了一个圆凹型托盘,胡琴可以在托盘上转动,琴杆做成可弹型,琴轴改用吉他轴,校音省力又精准。

每做成一件乐器,冯永兴都会乘兴编上几句顺口溜,把制作的材料、过程、效果等记录下来,比如《一把特异的胡琴》:“琴头设计有新意,头顶造型红灯型。琴之弯头铁做成,堪比木头牢十分。琴轴做成吉他型,调试省力音色准。琴筒两个椰子壳,大前小后成琴筒。琴用薄板当蛇皮,式样特异新胡琴。琴弦切切好声音,乐器铺中无处寻。”

再比如《连底碗胡》:“椰子壳要四六开,大的半边做音筒。音筒后面成网洞,琴筒好看又牢固。琴托设计配琴形,二种造型来合成。琴杆办来紫檀料,做好油漆亮光好。琴头方木头戴玉,做工简单也好看。”

冯永兴还用几句顺口溜,来总结自己的幸福晚年。“民族乐器始于竹,胡琴三弦自己做。丝弦音乐伴人生,晚年生活乐知足。”除了做乐器,冯永兴还经常免费帮人修理和调试乐器。遇上一些年纪大且行动不便的乐器爱好者,他还主动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