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出精彩人生

来源:绍兴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3 浏览量:11

徐霞鸿

27年间,创作、辅导节目近300个,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其中双人舞《渔舍夜话》荣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金奖……

“她为绍兴的群文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说起柯桥区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研究馆员王莉,柯桥区文化馆馆长余其斌频频点赞。虽然退休多年,但作为柯桥区文化馆原艺术总监,王莉一直都是大家心目中那位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来自衢州市开化县的她,在第二故乡舞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扎根绍兴

“1994年11月,我作为引进人才,调入当时的绍兴县文化馆。”在来绍兴之前,王莉在老家开化作为知青去农村插过队,也进过丝厂当过工人。

作为开化县的文艺骨干,她的舞蹈天赋很快被发现了。1980年2月,王莉被调入开化县文化馆任专职舞蹈干部,后任开化县文化馆副馆长。

“我原创的处女作——双人舞《长椅》,那是一个自编自演的老年人婚恋题材舞蹈,在1988年举行的浙江省第二届音乐舞蹈节比赛中获得创作、表演二等奖。”首次创作的成功以及具备群众文化辅导的经验,让她在机缘巧合之下被原绍兴县文化馆相中了。

“那时的绍兴县文化馆,没有专职舞蹈干部,他们正在四处寻找合适的人员,我刚好就是那个符合条件的人。”王莉回忆说。

初来绍兴时,王莉人生地不熟,绍兴方言也听不懂。如何用舞蹈语言去诠释脚下这片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成了摆在王莉面前最大的难题。

“通过翻阅资料,我了解绍兴历史,细心揣摩绍兴人文,跋山涉水体验绍兴的风土人情,想方设法用最快的方式融入这片土地。”王莉说,这些经历,后来都成为她创编舞蹈的生活基础,也让她在绍兴扎根了27年。

零的突破

2000年12月2日,从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决赛地台州市传来佳音:经过多轮角逐,由绍兴县选送的双人舞《渔舍夜话》,喜摘由原文化部设立的社会文化领域艺术最高奖——群星奖金奖。

对于当时的绍兴县来说,这意味着群文舞蹈领域里金奖零的突破。而王莉就是这个节目的编导。

“其实,这个节目的创作灵感早在1996年就有了。”王莉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一天。“那是一个春天的夜晚,朋友开车带着我和爱人前往柯桥的一个古戏台,没想到车子在半路上抛锚了。下车时,正好看见一个渔舍矗立在河塘中,月光洒满整个河塘,波光粼粼,好一个天然的水乡舞台呀。我的脑子里立刻闪现出了渔舍中守鱼的阿公阿婆形象。”

“此后,经过2年多的酝酿,前前后后5次去渔舍,反反复复七易其稿,一方面请教专家指点,一方面带着演员下渔舍体验生活,终于打磨出这个精品节目。”在王莉看来,《渔舍夜话》获奖,不仅是因为巧妙的舞蹈构思、精湛的艺术表演,更在于其反映了绍兴独特的地域风貌及生活在这方水土上的人们。

从此,王莉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创作方向。比如,她的原创舞蹈《祝福》《摇啊摇》等,都是反映绍兴民俗风情的作品,这些作品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奖。与此同时,她也一直坚持下基层辅导,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在那些年里,她参与组织、策划、导演省、市、县各类活动200余场,创作、辅导节目近300个,辅导人数上万人次。

新作不断

2007年,王莉退休了。退休后的她,并没有结束编舞生涯。相反,她更忙了,并不断有新作出现在各类舞台上。“退休后,我主要的精力花在了少儿舞蹈的编创上。”

2010年,王莉编创的舞蹈《茴香豆》在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了艺术表演类小学甲组一等奖。“这是一个围绕绍兴特产茴香豆展开的舞蹈。舞台上,一张八仙桌,四条长板凳,伴随着‘多乎哉,不多也’的背景音乐,通过一群孩子看豆、抢豆、分豆、吃豆等情节设置,体现了童趣盎然。”

3年后,在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王莉的原创舞蹈《弄堂记忆》,获得艺术表演类小学甲组一等奖。“在这个作品中,我把仓桥直街的长弄堂搬上了舞台。八片白墙黑瓦的移动墙下,孩子们穿梭其间,玩耍嬉戏,又辅以绍兴方言,童真里透着满满的童年回忆和绍兴风情。”

去年,在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上,王莉编创的两个舞蹈《快乐滚滚来》和《热干面,加油!》,双双获得一等奖。“《快乐滚滚来》讲述的是一个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的男孩,被传统游戏‘滚铁环’‘叮叮当当’的悦耳声音唤醒的故事。舞台上,呈现的是一群滚铁环的小朋友在阳光下尽情奔跑、滚动的酣畅情景。铁环与手机,传统与时尚,在叮当声与游戏声里碰撞。”王莉说,每年省、市、区都有各种艺术门类的文艺汇演,比赛也会轮番举行,所以从每年的三四月份开始,她会渐渐忙碌起来。眼下,一些新的灵感已开始萌发。

创作是艰辛的,也是极具成就感的。长期与孩子们在一起,让王莉时刻保持着年轻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