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久了,也会有感情,甚至可以与人互相倾诉、学习。但这样的书很少,就像真正的朋友很少一样,《传习录》就是可以称得上我的知心朋友的一本书。
7年前的一天,我在读《王阳明传》,一位朋友跟我说,《传习录》才是王阳明先生原汁原味的东西。于是,我买了一本阅读,用心去读,果然震撼。半年时间,这本书被我翻得面目全非,书页上写满了自己的体会与感想。回到现实中,有时明白有时迷茫,于是又拿出来翻翻,翻一次“明白”一次。记得一位作家说过,读书就如吃饭,吃饭的目的是在消化,而不在于吃。我想,读《传习录》大概也是如此吧,我的饭量有限,只能一边读一边消化。
《传习录》书名取自《论语·学而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书的内容主要是王阳明的一些语录,与弟子们的对话,与朋友的通信等,记录了一群“读书人”对老师的提问,以及老师的回答,形式跟《论语》差不多,主要是那时的“知识分子”的一些困惑和思考、迷茫与追求。其中,圣贤著作、宇宙人生、天理人性,无所不包,而王阳明始终站在哲学与圣学的高度回答学生们的问题,也回答了世间的许多问题。
《传习录》是500年前的一本书,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会有年代上的距离感,也有儒学文化上的深浅之差,但我们内心的疑问与出路是一样的。“安身立命”依然是每个人的人生命题,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依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阅读《传习录》有“零散”的感觉,篇与篇之间的连贯性也不强,加上历史背景的不同,理解上会有一些吃力,但我觉得总体上还是有几条主线的。
第一是讲如何传承与发展儒学?《传习录》开篇就有徐爱问王阳明怎么理解儒学“三纲,八目”中的“格物”“亲民”“止于至善”等。这些《大学》中的内容经朱熹注《大学章句》后,成为了儒家的“圣经”。但圣经成为圣经后,就慢慢地变成教条了,有些人整天寻章摘句,倒背如流,但心里根本不信,生活中又不去实践,“是专以学问思辨为知,而谓穷理而无行也”。王阳明认为,朱程理学把“心”与“理”二分了,一些人只知“书本”而不知“本心”。书中对“格物”一说作了反复论述,他说“格物”就是“正心”,世界这么大,谁能格尽天下万物,一个人只需从心上格,“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一个人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纯洁自己的灵魂,拔高自己的生命纬度才是最大的学问。
第二是《传习录》中的哲学思想。王阳明的哲学也称为“心学”,“心”指的是人的“情感与灵魂”或“思想与精神”。我第一次听他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非常震惊,但细细读来又觉得很有哲理,他认为世界与“心”,“心”与世界,应该是一体的,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就如山中的花,自开自落,“我”未观时,它是沉寂的,“我”看花时,花才会在“我”的心中盛开。所以他的哲学目的是鼓励我们去思考生命,探索未知的世界,而不是坐井观天、人云亦云。西方哲学有“夫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芦苇”,“我思故我在”,但较之《传习录》中“夫人者,天地之心”“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就缺少了一点气魄与力量。
第三是人生方向的问题。《传习录》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王阳明的人生追求,从知行合一的修炼与到致良知的追求。什么是“良知”?“良知二字,实千古圣贤相传一点骨血也”,良知是道德的也是超道德的,孟子说:“不虑而知,其良知也”,王阳明升华了孟子的“良知”说,提出良知是内在于人心中的“天理”,“心即道也”。他与聂文蔚的通信中坚信自己的“良知”说:道依然存在,“大学”依然存在,全天下的人都信奉他不会多,一个人真信他也不会少。
“开卷有益,读经忘食”。当今王阳明热在全国各地升温,但如果把王阳明当一个成功者来研究,把《传习录》中的语录当“鸡汤”来喝,则完全违背了知行合一的本意。《传习录》中没有成功与失败,没有世俗与偏见,只有光明,光明的心、光明的世界与光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