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鲁迅传》,为何两次再版?

来源:绍兴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3 浏览量:11

最近,三联书店推出《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修订本,这是近30年来此书的第二次再版。

当下的鲁迅观应该是怎样的?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需要读鲁迅?带着这些问题,该书的作者王晓明作了解答。

将激愤改为不动声色的议论

66岁的学者王晓明,是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教授。他被人熟知,主要是因为他对20世纪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的研究,以及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研究。

1993年,王晓明写成、出版《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200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再版该书。时隔20年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又推出修订本。近30年来,这是该书的第二次再版。

鲁迅,一直是国内传记领域最炙手可热的题材之一。不同时期的《鲁迅传》,也呈现出它所处时代的鲜明印记。新时期以来,钱理群、王晓明、吴俊、张梦阳等学者写的鲁迅传记陆续出现,标志着我国在鲁迅传记文体探索与实践方面有了不小的突破。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为何两次再版?在众多的鲁迅传记中,该书的亮点在哪里?

三联书店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和逝世85周年,重新整理、出版研究鲁迅的著作,借以弘扬鲁迅精神,这无疑是对鲁迅先生最好的纪念。作为一部鲁迅思想传记,《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代表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界努力冲破启蒙话语,力图回到“鲁迅本身”,从个体生存的心理结构和思想困境的角度去重新解读鲁迅的重要尝试,影响深远。这也是这本书的亮点所在。

“虽没有在史料上多做增补,论述方面的长长短短的修改,却几乎每一节都有,越到后半部分,改得越多。段落和字句也有调整,把长段截短,用句号和问号,取代过多的反问号和惊叹号。当年的阴郁和激愤自有其缘由,但我今天觉得,平实的叙述和尽可能不动声色的议论,是更合适的。”对于该书的修订本,王晓明有自己的理解。

“当初之所以这么来讲鲁迅的生平,并不只是因为,在我动笔之前,已经有了多本堪称全面的鲁迅传记,我要再写新的,就该有所侧重;更是因为,我深信在现代中国的范围里,鲁迅不但是最重要的文学家,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家,他在诗意的创造上,明显高过了几乎全部的同时代人,同时在思想上,在对那个时代的人生和社会的体认上,他也比无数的同时代人,明显高出许多。”王晓明认为,鲁迅并非是“生活在云端”中的人,在他的思想气质中,既有怀疑、矛盾,也有阴郁、黑暗,但却始终如一盏明灯,在社会变革的团团迷雾中,照亮前方道路,指引国人前进。

在王晓明看来,鲁迅奋斗的动力,并不来自于他对未来的乐观的判断。“在这个意义上,鲁迅是一个悲观主义者。那他为什么还要做?这是他特别打动我的地方,也是我读鲁迅、写鲁迅传的一个动力。我写鲁迅,同时也是在讲我们自己:如果我们面对那样的一个状况,我们会怎么样?”

在《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修订本中,王晓明毫不掩饰地推翻或者修正了自己过去的很多论述,比如他之前未涉及的鲁迅得到的来自龚自珍、魏源、严复、章太炎等人的影响,这让他看待鲁迅的视角有了更长的时间维度和更大的格局;再比如在对鲁迅“悲观”“绝望”的论述之外,他强调当下“更愿意从积极的一面去理解他的不断的逃离绝望”“这当中自然是有不堪重负的挣扎的一面,但也有不甘心‘就这样了’、偏要再斗一回的顽强的一面。”

从“绝望”再到“绝望的抗战”,王晓明的鲁迅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

多年的研究,让王晓明对鲁迅有着更加深刻、客观的认识。

他以鲁迅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为经纬,以其三次努力抵抗自己的“鬼气”和“绝望”为主轴,把鲁迅思想气质中的怀疑、矛盾、阴郁乃至黑暗刻画得深入骨髓。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会在情感和心理的共鸣中,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鲁迅那巨大的精神痛苦和思想悲剧。

王晓明曾解释如此理解鲁迅的原因:“想要打破那一味将鲁迅往云端里抬的风气,想要表达对鲁迅的多样的情感,不仅仅是敬仰,是热爱,还有理解,有共鸣,甚至有同情,有悲哀;我更想要向读者显示生活的复杂和艰难,不仅仅是鲁迅,也是我们自己,不仅仅是过去,也是现在和将来。”

早在1981年,还在读大学的王晓明,第一篇发表的论文就是对鲁迅之心理重负的探讨。1985年,王晓明发表了个人学术生涯的第一篇重要论文《鲁迅: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从鲁迅的主体人格出发,揭开鲁迅极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鲁迅的内心痛苦是相当复杂的,他简直象征了知识分子对现代中国社会的整体精神痛苦。”在王晓明看来,鲁迅这一生,从稍懂人事的时候起,就不断陷在处处碰壁的困窘当中。无论是18岁从绍兴去南京,还是22岁从南京去日本,也无论是29岁从日本回老家,还是32岁再次离开绍兴去北京,更无论46岁从北京去厦门、广州,还是47岁从广州去上海,哪一次不是在原来的地方碰了壁,可到新的地方之后,又继续碰壁呢?他不断地夺路而走,却又总是踏入新的穷途,说得严重一点,他的一生,就是在各式的走投无路中苦苦展开的。

王晓明认为,你可以说鲁迅一生都落在命运之神的牢牢的掌握之中,接连碰壁,可同时他这一生又是不断地拒绝命运的摆布,不断从悲观和绝望中逃离的一生。1918年,他从绍兴会馆的“待死堂”逃向启蒙主义的呐喊队;1926年,他又从风沙蔽日的北京逃向温暖明亮的南方;1930年,他更从深感悲哀的自由知识分子的立场,逃向与中国共产党结盟的激进反抗者的营垒。倘说逼他从日本回国,又推他陷入绍兴会馆那样的孤寂生活,是命运第一次清楚地向他显示其不容分说的摆布之力,鲁迅接下来的3次逃离,就同样清楚地显示了他此后20年的不肯屈服的人生和思想历程的主要方向。

现在还没有到淡忘鲁迅的时候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需要读鲁迅?

“我们怎么看待鲁迅,其实不止是对鲁迅和他那个时代的理解,更包含了对我们自己和当下这个时代的理解。我们的鲁迅观,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的思想观和时代观。”在王晓明眼里,上世纪90年代初,他写《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的时候,“鲁迅”是他个人看待中国甚至整个世界的最重要的精神参照者。但到了今天,他已经不是最重要、至少不是唯一重要的精神参照者。现代早期的中国思想,也就是由鲁迅上一代人开创的那些思想,是更重要的参照者。因此,他也会把鲁迅放到现代中国早期思想的背景上来理解。

鲁迅先生不止一次说,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速朽”。唯其如此,他所热爱的中国才有希望,而他终其一生猛烈抨击的国民“劣根性”,才会随着他的“匕首和投枪”一起“速朽”。他并不希望被人牢记,因为大家继续拿他作为一个重要的精神参照者,这意味着他批判的那些东西还存在。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非常大,不愿意去多听‘负能量’的东西,多听批评的声音。但现在还没有到淡忘鲁迅的时候。当下,如果有更多的人读鲁迅,那还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王晓明认为,鲁迅的思想,对于整个现代中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这“现代中国”不仅是指鲁迅那个时代的中国,也包括当下乃至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中国。不光是鲁迅,其他很多美好的东西,包括那些文学、音乐、美术等等的经典,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能让人挺直脊梁、追求光明的精神资源。

为什么鲁迅的作品长盛不衰?在王晓明看来,因为鲁迅著作本身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直到如今,仍然启迪着读者。“从十五六岁读《阿Q正传》到现在,我读鲁迅已经50年了。但我对他的感受的重点却时常在变化。”王晓明认为,这除了说明世事对人的影响之大,更说明鲁迅的丰富和深厚,即便同一个读者,也能因年岁的增长,从他那里获取新的启发。“如果你多多地接触了他这样优秀的、伟大的作品,你就会知道,这个世界,原来是那么广阔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