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刚
陈醉云,现在的读者对这一名字已很陌生,可在民国时期,这位嵊州籍作家却颇有名气,诗歌、散文、小说、电影编剧,他均有涉猎,无所不通。散文《乡下人家》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当今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陈醉云(1895~1982),出生于晚清时期,9岁左右就读于嵊县城襟带门内的民义小学(今嵊州市鹿山小学前身)。他在日后的回忆文稿《从回忆说到生活方式》中这样叙述:“我的故乡,为浙东嵊县……我们的学校,在沟水流出东城的壕洞旁边。虽然不在高处,但校门前就是一道城墙,正对着壕洞拱门的城上面,建着一座亭,亭上有一块横匾,题着‘溪山襟带亭’五个很秀挺的大字。”
陈醉云课外喜看《聊斋志异》《萤窗异草》及《千家诗》《唐诗》之类书籍,对于文学书自幼开始亲近。1907年冬,陈醉云的父亲去世,年仅39岁,母亲王氏便担负起抚育幼子的重任。由于家庭经济不再宽裕,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陈醉云小学毕业入绍兴第五中学,毕业时约20岁。因追求自由、反对包办婚姻,离家前往上海谋生,在中华书局任编辑一职。1922年左右,陈醉云开始从事创作,经常写些短诗,投寄《民国日报·觉悟》与《时事新报·学灯》,刊出的有《虫声》《今昔》《偶然》《文明》等新体诗歌,数量可观。1923年,又开始写一些短篇小说,投寄《东方杂志》等刊物。
1924年,陈醉云还为电影公司编写剧本,参与电影创作活动。他曾撰写《导演学》共19章,发表于《昌明电影函授学校讲义》。1924年10月,由留法生汪煦昌等人创办的神州影片公司成立,嵊县人裘芑香任导演,陈醉云任编剧主任。1925年,神州影片公司发行新片《不堪回首》《花好月圆》,陈醉云为编剧。
1925年6月中下旬,母亲病危,陈醉云匆忙赶回嵊县。到家时,才知母亲已出殡,未能见最后一面,陈醉云悲痛难忍。母亲去世后,陈醉云立即解除契约婚姻,随即返沪。不久,和朱璧(字凝如,嘉兴桐乡人,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结为伉俪。同年10月,由裘芑香导演、陈醉云编剧的五友影片合作社制作的爱情片《佳期》拍摄完工。时人谓:“该片新隽细腻,实为国产影片中最有艺术价值之杰作,足使中国电影界增加荣誉。”
1930年夏,陈醉云遭遇了一场大病,由此对日夜喧闹的都市产生憎厌,遂迁往妻子的老家桐乡濮院疗养。1932年岁首,又举家迁往吴兴乌镇(今属桐乡),爱乡居之宁静,一住又是两年,其间续写《乡居随笔》。乌镇与濮院一样,平坦无山,这位在山乡长大、爱山甚于爱水的人,喜欢游山、种植,因此又起迁居之念,拟迁至杭州乡间。
1932年8月《剡声日报》创刊,社址嵊县县城龙头街,陈醉云被推选为报社第一届常务委员兼总编辑。1933年,陈醉云听从友人劝告,到朋友张蕴叔位于乌镇的“适园”颐养病体,第二年春离开适园时,遵主人之嘱撰《张氏适园记》,末署“剡溪陈醉云”。1933年4月间初,游杭县安溪镇(今属余杭区良渚街道),打定主意准备移居此地。7月,为《剡声日报》周年纪念特刊撰写《勉励啊,剡声!》。
1934年2月,陈醉云曾回故乡嵊县,《稽山镜水的一夜》中记言:“一个钟头后,车到上虞境的蒿坝。再换乘蒿新公路车,行两小时,便到了我的故乡嵊县。自从慈母去世,我很少回乡,这次,可算是偶然的一趟。”
1935年,陈醉云迁居杭县安溪习耕小舍,过起半耕半读的生活。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是年冬,杭州失守,本来寓居浙西的醉云,举家迁返故乡,执教于嵊县中学。1938年教师节,陈醉云在嵊县城区文化人座谈会上作《文化人的使命》演讲,发表于当年《抗卫半月刊》第一期,主张抗日、文化救国。1939年4月,陈醉云作诗歌《我的家在浙西》以明志:“个人的享受原不算甚么,国的碎裂重于家破;为了祖国的胜利,但愿呵,抗战到底!”是年秋,陈醉云带领毕业班学生前往长乐鹿苑寺观瀑,游贵门、天兴潭,有游记《剡中三瀑》记其事。
陈醉云一生著作颇丰,散文《乡下人家》编入当今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其原始出处及写作年代,虽然均无资可查,但或与1935年迁居安溪有关。
在安溪的日子里,房前屋后手植杨柳、果木,种满了南瓜、丝瓜,养了不少白羽的来航鸡用来产蛋,身边还跟着一只伶俐的小狗。在这世外桃源,陈醉云过起了曾经向往的隐居生活,这与《乡下人家》课文的第一、三段落描写的农家场景亦高度吻合。这段经历,在他日后撰写的《瓜棚闲话》中有着翔实的叙述。由此可见,《乡下人家》描述的场景,即源于陈醉云一直所追求的乡居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