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一段诗歌记忆

来源:绍兴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3 浏览量:11

我对唐诗的喜爱,最初来自读小说时的体验。许多作家会在作品中恰如其分地引用几首唐诗,于是,觉得那诗歌真是好,静日玉生烟,既有置身梦境的虚无,又觉得心里满满的,没来由地就喜欢上了唐诗。

学生时代捧着《唐诗三百首》,五言或者七律,暖的,寒的,浓墨的,淡彩的,一首接一首,一个诗人一个诗人地读下去。参加工作后,也爱独自在清晨倚着梧桐树,吟诵几首。更多时候,是带着孩子们背诗,高高低低,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鸟啼纷纷。

最近几年,有了点小小的心思,希望能借着唐诗这堆桑叶,吐出三两丝来。其间,断断续续也看了几本古诗解读的书。其中,就有《蒋勋说唐诗》。有人说,此书文笔清丽流畅,我阅读后,倒觉得用“古风犹存”来形容更为妥帖。就像叶嘉莹、林文月等人的文字,有一种罩着蓝布长衫的韵味,古朴却又清新。

《蒋勋说唐诗》中,蒋勋先生用十个章节来讲述他心中最精彩的一百首唐诗。他心中最好的唐朝诗人,从魏晋到晚唐,从文学到美学,从张若虚到李商隐,充满诗意,充满禅机,娓娓道来,好看,好读,好美。书中着重讲述了张若虚、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的几首代表作,从古诗的字面意义入手,慢慢读,慢慢品,慢慢磨,笔触伸至作者的人生轨迹、情感世界,作品风格有浪漫、现实、平淡、唯美、神秘……几乎涵盖了大唐诗人几大主流的文脉,而全书的背景却是整个大唐的气象,初唐、盛唐、晚唐,读诗,如同读史。

蒋勋先生的文字别具一格,他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他也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蒋勋先生的文章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和理性之美,这在此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想,可能是因为他绘画的造诣颇深,在古画中浸染的时间也长,因此他的唐诗解读,有着明显的美学痕迹——用画面解读诗歌。在他眼里,许多诗句都能转换成一幅幅画,或华美,或清淡,或白描,或重彩……蒋勋多年在文学和美学上耕耘,就时间的纵轴而言,他是一个恭谨谦逊的善述者。就空间上的横轴而言,蒋勋是这个地域的诗酒风流的产物,他是从容、雍雅、慧杰、自适的人。

可能是性格关系,平日里爱读的诗句大抵是柔美恬淡的,往往沉迷于“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之类的诗句,小荷初露细麦落花的心境,安逸、笃定。《蒋勋说唐诗》却把诗歌解读的格局放到了巨大的空间中,为我们重新找回那些远去的诗歌记忆。他说,大唐诗人在跟月亮、太阳、山川对话,他们的整个生命都被放大了,就会感觉到骄傲、悲壮,同时又感觉到如此辽阔的生命并不多,所以就出现了巨大的苍凉感与辽阔感。

读到此处,忽然想起去年的一个冬夜,我独自走在校园里,深蓝的夜空中,寒星闪烁,这缕缕星光都是几百万年前从它们的星座出发,穿越茫茫宇宙,才落到我们身上,相比之下,人类是多么的渺小。苍凉又孤寂中,陈子昂的诗句脱口而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当时只觉得这句诗很符合自己的心境,看了蒋勋先生的解说之文,才体会到诗歌所包含的宇宙意识。

在脑海中搜检,我找到了更多气派辽阔、苍苍茫茫的句子,“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尤其是初唐诗人张若虚那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一问,是真正的天问。多年前,屈原曾经问过;多年后,苏轼又问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一问,蒋先生是这样解读的:“通常我们很少看到这样重的句子。因为这完全是哲学上的追问,他忽然把人从现象中拉开、抽离,去面对苍茫的宇宙……会觉得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种句子在春秋战国出现过,之后就没人再问了,农业伦理把人拉回来,诗人回归田园,回归土地。大家‘努力加餐饭’。”的确,唐以后的诗词,非常美,非常精致,非常现实,以至于我们都忘记了把目光投向蔚蓝星空、茫茫宇宙,失落了一段遥远的诗歌记忆。

而今,快节奏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缺少了一些诗意。读《蒋勋说唐诗》一书,品初唐气象,感受生命意识,体会“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骄傲与孤独,想一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甚至像李白那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徘徊,影零乱,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重拾一段诗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