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佳萍
白云蓝天映衬下的新昌江,宛如一条多彩的绸带在山城舞动。江中,碧水荡漾,鱼儿在欢快穿梭;岸上,三三两两的居民在绿树掩映的游步道悠闲漫步……走在新昌江畔的江滨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水清景美的生态画卷。
一条江折射一地生态文明,新昌江,这条新昌人的母亲河,经过激浊扬清的治水洗礼,如今洗去污垢,重现风采。
知县巧“止”水
依新昌江而建的江滨公园入口处,有一块巨大的石碑,写着“止水”二字。止水碑记述的是千百年来新昌人民治水保家园的辉煌业绩。
据《新昌县志》记载,宋绍兴十二年(1142),林安宅任新昌知县。任期内,林安宅筑东堤以御水患、开孝行砩、在城内建七星井……种种治水措施皆源于那时的百姓常受东溪(新昌江)之害。当时的新昌县城,新昌江绕经城北,地势较低,因为是自然河道,汛期水多,枯水期水较少。县城的西面,就是现在的七星畈,因为地势较高,不但缺灌溉用水,有时连饮用洗涤用水都很缺乏。另一方面,住在县城东面的人则常受东溪洪水之苦。
了解到新昌的水利实际情况后,林安宅建了三项水利工程。
第一项工程是修建孝行砩(砩在古代指堤坝,用石筑成拦水),全长5公里,灌田“一万三千余亩”。第二项为防城东水患,林安宅主持修建了东堤(现在新昌县城东坝墱的位置)。第三项,他还在县衙附近民居集中的地方挖了7口井,被称为七星井。后来,为了纪念林安宅的治水功绩,新昌老百姓在江堤边建起了止水庙。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东堤毁坏,洪水泛滥,百姓再次深受其苦。新昌知县萧敏道亲自勘探东堤,并捐献银两,招募劳工,限时修复东堤,极大地避免了汛期时节洪水给百姓带来的危害。后在隆庆二年、三年、五年(1568、1569、1571),萧敏道又组织百姓多次加固东堤。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林安宅于800多年前修建的孝行砩至今还在发挥作用。“孝行砩是新昌历史最久、受益面积较大的引水灌溉工程。”新昌县水利部门相关专家评价说,这是新昌水利史上的奇迹。
如今,在新昌城东,不少市民沿砩而居。一边是古朴的民居,一边是潺潺的流水,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致。
破发展之痛
“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新昌,曾在上世纪遭遇发展之痛。自然环境的“血管”在多年高速增长的工业经济逼迫下,出现“供血不足”的症状,到了2005年终于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这一年新昌江大面积污染,沿江上下游居民用水出现严重困难,给新昌乃至全市敲响了警钟。一些当事人回忆说:“当时乌黑发臭的江面上,漂浮着厚厚的垃圾,水中看不到鱼虾游动,也看不到以往水面柔美的波动。”
江里流动的是长年劣V类的水,空中弥漫的是挥之不去的异味臭气,这种生态环境让城乡居民苦不堪言,也让新昌形象严重受损。当年,新昌被列入了省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作为全县支柱产业的化工制药产业,在这场风波中也广受诟病,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历史上新昌以景色美丽著称,李白、杜甫等数百位诗人写过千余首诗歌来颂扬新昌的美景,新昌仍流传着“浙东唐诗之路”的美誉。大自然的造化被粗放型发展糟蹋得“遍体鳞伤”,修复和重建生态环境成为当代新昌人的历史责任。
从2005年起,新昌痛定思痛,以壮士断腕的胆略、刮骨疗毒的勇气,踏上了重整河山的征途。水污染的根子在岸上,治水的关键在于对体量巨大的传统产业进行产能压缩、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新昌打出了产业倒逼提升水环境、环境整治优化水环境、理顺机制维护水环境的“组合拳”。一手抓治污,与嵊州合建污水处理厂,把县城大部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纳管处理;一手抓产业转型升级,“关停并转”重污染项目,发展先进装备、生物医药两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从源头上堵住污水废气排放。
新昌大力度开展“五水共治”,成绩斐然:2014年,在全省第一批获得“大禹鼎”;2016年获得“国家生态县”称号;新昌江、澄潭江、黄泽江“三江”交界断面出境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
诗水共生辉
新昌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新昌江畔,诗路文化随处可见。“天姥三重岭,危途绕峻溪。水喧无昼夜,云暗失东西。”这是唐朝诗人李敬方所写《登天姥》的前四句,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写他登天姥山的景象。如今,和其他10多首描写新昌山水景色的诗词一起,这首《登天姥》出现在新昌江滨公园七星段一块景观石上。
在位于新昌江边的唐诗文化主题公园——鼓山公园内,唐诗博物馆、李白纪念馆、天姥阁,纪念着400多位诗人来到新昌,留下15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2018年6月,新昌县发布《关于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打造水上、陆上唐诗之路。很快,羽林街道在新昌江央于村段建了一个唐诗码头。“游客可以泛舟新昌江,重走唐诗之路水路。”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央于村是浙东唐诗之路水路和陆路的交会点。修复古窑,新建停车场,打造诗路主题景观游步道……眼下,央于村的建设如火如荼。“在管护好母亲河的基础上,利用新昌江的美丽资源,我们正对接专业机构,开展乡村旅游建设,全力打造沿江美丽经济带,把美丽资源转化为老百姓的增收红利。”羽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央于村为重点,街道将着力打造一个美丽的新昌江畔唐诗文化旅游区块。
护好一江清水,反哺一方百姓。桃源江是新昌江一条重要的支流,沿线的南明街道班竹村曾吸引李白、杜甫在此留下千古佳句。近年来,班竹村借力好山好水,巧用唐诗文化助力乡村旅游渐入佳境,通过“户户入股,人人分红”模式,去年实现旅游收入超千万元。
眼下,灯火璀璨的新昌江畔,是一幅人与江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新昌江由此涅槃重生。
河长感言
曹娥江支流,位于新昌县域中部,旧称沃溪、东溪、东港、潭遏溪,古称石桥溪。发源于海拔932米的天台华顶山大兴坑,经石梁瀑布、石桥乡慈圣至大竹园入新昌境,过小将镇上海村后称茅洋江、黄坛江,向西北斜贯县境中部,经沃洲镇、羽林街道、南明街道,至后溪村西北半公里处入嵊州市境内。全长67.3公里,其中,新昌境内48.9公里,流域面积43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6.3%。新昌江主河道是天姥山脉与沃洲山脉的分界线,其主要支流有三十六渡坑、青坛江、大坑、桃源江、新民江、南明坑和潜溪江等。
南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
丁汉浩
添彩唐诗路
新昌江是流经我们街道的一条重要河流,辖区内的桃源江、新民江都是新昌江的支流。这里也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李白、杜甫、徐霞客、袁枚等历代名人雅士接踵而来。沿着桃源江一路向南,就是“浙东唐诗之路”古驿道。自“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来,街道、村两级河长始终以“高质量完成任务”为标准,紧紧围绕“五水共治”省、市、县目标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创新工作举措,坚持一手抓摸排,一手抓整改,辖区内水环境持续向好。尤其是桃源江本身地理环境较好,又处在天姥山脚下,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县天姥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打造河道景观,使之成为文旅融合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