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的空气,美丽的景致,古朴的传统文化,走进新昌的乡村,在暂别城市的喧嚣中,总能感受一片独好的期盼已久的宁静与乡愁。日前,“2021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榜单新鲜出炉,新昌县排名第21位。
据悉,该榜单设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农业发展、社会风气8个网络数据评榜维度,设立特色产业、环境卫生、空气质量、垃圾处理等120个关键词标签,以网络大数据、县域专题调研、社会公众态度和专家评审进行加权并经综合测评得出。
美丽乡村各有魅力
澄潭街道棠村村,紧邻著名的十九峰景区。沿着石板铺就的老街一路走入村里,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与远处的十九峰融为一体。紧靠新镜岭线的一侧,3个新建节点连接起的核心景观带,串联起了老街沿线拆迁腾出的空间:绿植打造的景观角,摆放了石凳等的休闲角落,中间还有一块细石铺就的娱乐区,几只竹排,灯光变化形成波动的水流效果,正如棠村倚靠的澄潭江。
近年来,新昌县扎实推进“三治一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功创成省级美丽乡村达标村145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一个个美丽乡村,星罗密布在新昌全域:沙溪镇董村村林茂、水美、石奇,小黄山山峦跌宕起伏,村内彩虹骑行道蜿蜒,烟雾氤氲,鸟鸣花香,山泉叮咚,给众多骑行者带来舒畅的骑行体验。羽林街道三合村,每到春暖花开,漫山遍野的芍药花映红了山丘,也带火了乡村旅游,特色的中医药发展主题下,村里还引入公司建了中医药陈列馆、百草园、南药园。南明街道班竹村为“天姥门户”,是徐霞客栖游科考地,是“浙东唐诗之路”重要节点,村内古遗迹众多,惆怅溪依村而过,古驿道、司马悔桥等标志性遗存保存较好,沿溪粉墙黛瓦,山径通幽,一派田园风光……
通过大力度的政策扶持和投资建设,新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全域旅游亮点纷呈,收获累累硕果:入围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第三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跻身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百强县,获评美丽浙江建设工作优秀县,两次捧得全省“五水共治”最高奖“大禹鼎”。
“美丽经济”亮点纷呈
“最近这里的房间都订满了,尤其是3月以来,入住率十分可观,同比翻了一番。”连日来,东茗乡下岩贝村东眉悦居负责人吴鑫鑫忙得不可开交。2016年,吴鑫鑫选择在下岩贝开设民宿,去年又租下另一处民房打造东眉悦居二店。吴鑫鑫说,目前他正在考虑开设第三家民宿。
美丽乡村带动乡村旅游,催收美丽经济。多年前的下岩贝村旅游方面还少人问津,如今却成了网红村。近年来,新昌始终护生态创特色,绿色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龙头景区提档升级,大佛寺景区品质提升,十九峰景区扩容提速,天姥山景区启动开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4个。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目前已成功创建省A级景区村165个、3A级景区村26个、景区镇(乡、街道)12个,乡村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4%。
建设美丽乡村,最终落脚点在于带动村民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景区村创建过程中涌现的东茗乡后岱山村“新乡贤计划”、镜岭镇安山村“自助共享小院”模式、东茗乡石下坑村“公司+农户”模式、南明街道班竹村“人人入股、户户分红”模式、儒岙镇南山村“以摄影带动乡村发展整条产业链”模式,都在带动当地旅游的同时,带动了农民致富。据统计,2020年新昌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59元,增长6.8%。2020年,新昌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88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140余亿元。
据介绍,新昌还将深化“千万工程”,以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为抓手,加快推进百村景区化建设,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同时,围绕“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打造,高质量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十九峰景区扩容和天姥山核心景区建设,贯通“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核心体验段,推进唐诗场景复原、山水唐诗研究、唐诗研学基地建设,加快唐诗文化开发利用。依托龙头景区带动,推进东西线精品村项目建设和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联动发展,实现串珠成链。此外,还将加强文旅宣传推介,系统开发“李梦白”系列文创产品,打造“诗路芳菲”演艺项目,丰富旅游业态。深化全域旅游警务模式,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助推全域旅游高品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