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7年湖州治水重点亮点工作

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2018/1/10 发布时间:2020-11-12 浏览量:10

美丽湖州水雕琢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因湖得名,与水结缘。带着对水的炽烈情感,位于太湖南岸的湖州,对于水环境治理,态度坚决,行动有力。

过去一年,夺鼎、提标、剿彻底、防反弹的10字治水总目标,牢牢嵌在了全市治水铁军的脑海中,深深烙在具体行动上。追逐着这一目标矢志不渝,一场以剿灭劣V类水为重点的治水战役在湖州大地火热打响并胜利收官。

一年努力换来清水悠悠,数字为证:2017年全年,全市77个县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首次实现Ⅲ类及以上水质达到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省对市交接断面考核保持优秀等次,入太湖水质连续第10年稳定保持在Ⅲ类及以上。

清水畅流,勾勒出了湖州的美丽容颜。

扩面剿劣

小微水体展新颜

位于安吉县天子湖镇的南北湖水塘,因没有活水引入一直呈现死水状态,河水发黑发臭,周边群众路过都要绕着走。

可如今,南北湖水塘变成了湿地公园。“几年来,我们投资了1000多万元,分源头治理、生态修复、人文景观融入三步,对水塘进行了整治。”村干部说,治理后的南北湖水塘从原来的劣V类水提升到了Ⅱ类水。净美的环境不仅吸引周边住户休闲,不少外地游客也慕名前来。

小沟小渠华丽变身,南北湖水塘仅是其中一个。市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说,2017年以来,我市紧紧扭住“治污水”这个大拇指,高站位谋划、高要求落实、高标准推进剿灭劣V类水行动。全市治水人勠力同心,用了短短4个月时间,在全省率先完成1752个挂号水体的整治销号,并扩面对4733个水体进行了整治提升。

全面剿灭劣Ⅴ类水之战怎么打,重点在哪里?我市明确作战方略,在前三年治理水环境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水质,重点抓住“截、清、治、修”四个环节,并细化为6大工程811个具体项目,通过项目建设点燃剿劣引擎。

不唯剿劣而剿劣,各地将剿劣与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和“两路两侧”“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工作深度融合,剿劣工作势如破竹。

德清县突出生态修复这个关键点,因水制宜、综合施策,以“治微九式”推进小微水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长兴县坚持水岸同治,强势推进截污纳管,对夹浦、李家巷等工业区块雨水管网进行了革命性治理;安吉县将治水剿劣作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出台全国首个《美丽乡村水环境优美村创建标准》;吴兴区运用治水新技术,有效解决了水体易反弹难题;南浔区开展“百点示范、千点整治”行动,打造众多“小微景点”;湖州开发区把打通断头河作为巩固剿劣的重要抓手,增强河道自净功能;太湖度假区以剿劣为抓手强势推进喷水织机整治,力争形成长效常态。

浸润着治水人的心血,一大批长期存在于老百姓房前屋后的黑臭水体、垃圾水体变成了身边的风景点、休闲点。过去一年,我市将“治微”与“造景”结合,共打造各类岸绿景美、水清流畅的小微水体景观820个,人民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另一方面,尝到甜头的老百姓主动参与治水护水,2017年以来,志愿治水10余万人次,爱水护水已经成为湖州市民的日常行为规范。

以治促转

产业优化强动能

绿色的养殖废水层层通关后变清澈,这是记者在德清县下渚湖街道上杨村大圩渔业养殖尾水治理点看到的一幕。“前段时间,检测部门来检测水质,结果是Ⅲ类水。”村支部书记王方明说。

德清县是全省淡水渔业重点县,渔业已成为大农业中的第一产业。但长期以来,未经处理的养殖尾水直排沟渠造成了水污染。2017年,以剿劣为契机,德清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县域渔业养殖尾水治理工作。

目前,全市共完成渔业养殖尾水治理16.8万亩。市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将以尾水治理为突破点,下一步致力促进渔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全市渔业养殖转型升级,撬动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是我市以治水促转型的生动实践。“治水剿劣只是手段,最终目的还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市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说,去年一年,通过治水倒逼,为换鸟腾出笼子,为转型提供空间,关停并转“低小散”企业(作坊)3058家,累计淘汰162家企业的落后产能,腾出了16.08万吨标煤用能空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预计全年下降7.4%以上。

一年来,我市开展金属表面处理、砂洗、氮肥等6大涉水重点污染行业整治及“低小散乱污”企业整治,完成涉水企业整治121家。我市相关部门还出台相关方案,推进工业治水领域两化融合。在纺织、印染、造纸、医药、化工、金属再生资源等重点涉水涉污行业进一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数字工厂”,深化“智慧水务”“智慧环保”等试点示范工程推广应用,加快普及网络绿色制造方式。

治水工作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同比增长9%、14.3%、9.6%。

石料输送带欢快作业,石料在密封的环境里完成了破碎、冲洗、筛分及装运等全部生产工序,公司码头的一个“大块头”将石料冲洗产生的废水统一回收处理,这是位于吴兴区妙西镇湖州通元石料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矿山水循环的再利用、再开发,一方面杜绝了矿山废水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缓解了妙西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水资源问题。”妙西镇有关负责人说,如今,妙西生态旅游因水而增添了灵气。

以水兴旅。依托苕溪流域良好的水资源环境,我市打造了安吉黄浦江源、长兴太湖风光、德清环莫干山异国风情等22条美丽乡村示范带,走出了一条由“农家乐”到“乡村游”,到“乡村度假”再到“乡村生活”的湖州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2017年,我市生态旅游红红火火。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

长效管护

河岸常绿水常清

长效管护是治水工作的重点难点,“河长制”是有力破难之举。

从2013年全面实施河长制工作以来,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市已基本形成了以河长制为核心的治水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推动了治水工作的持续深化。目前,建立了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河长”管理网络。“2017年是河长制工作在全国推行的启动之年,作为在全国较早开展河长制的地区,我市打造了立法、标准、制度、智慧管理、公众参与五位一体的河长制‘升级版’。”市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说。

借着剿灭劣Ⅴ类水的契机,我市推动河长制向沟、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对4733个需治理小微水体河长明确了一名“塘长”“渠长”包干推动,将河长制管理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最一线,做到每个水体都有人管。

手机治水、无人机巡查……在我市治水领域中,这些科技手段的使用早已不是新鲜事。“我市河网密布,仅靠各级‘河长’的人力管理远远不够。”市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说,去年以来,我市不断强化“河长制”智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河长制”管理信息化系统作用,全面推广“电子眼”“无人机”“河长工作站”等信息化管理模式。有了科技武器相助,“河长”巡河更有底气,大大提升了履职实效。

除了“行政河长”,“民间河长”也纷纷投身剿劣战役。我市目前已组建各类民间护水队、巾帼护水队和“企业河长”等各类民间护水组织2000余支,实现流域沿岸村村建有护水队,家家都有护水“责任田”。

为压实“河长”责任,去年以来,我市通过明察暗访、随机抽查、带案督查等方式,对治水工作实行常态化督查。市委5个“四新”主题实践专项督查组、市政府督查室以及市治水办等先后组织开展了8轮治水剿劣专项行动,督查河道及小微水体2.4万余个(条)次,发现并交办问题300余个。对工作相对滞后的8个乡镇进行约谈,对工作不力的281名责任人启动了约谈问责程序。

专业人做专业事,去年以来,各地创新运用长效管护机制的做法层出不穷,积极推行“一把扫帚扫到底”城乡保洁一体化模式,确保河道及城乡环境的长效保洁,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常态运维。德清县还率先将“一把扫帚扫到底”引入了竞争机制,让专业机构做河道的“保姆”。县里还同步配套出台了考核办法,多部门联合对保洁质量进行考核检查,考核结果直接关系到对中标企业养护经费的发放,倒逼企业长效管护好河道。

“十百千万”工程

开启二〇一八治水新征程

2018年是治水“三五七”时间表中“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的决胜之年,也是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全面深化的关键之年。

2018年,我市将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十,重点治理十条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母亲河、市河、县河;百,打造百个乡镇、工业园区、居民小区和小餐饮集中点“污水零直排区”创建示范点;千,创建千条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美丽生态河道(湖、塘、漾、库);万,开展30万亩以上渔业尾水治理。

实现“五水共治”工作总体目标:争当碧水行动的“样板地、模范生”,奋力再夺“大禹鼎”。具体目标:“三确保三力争”,即确保水环境安全不出事,确保断面水质不降级,确保Ⅲ类及以上水质断面比例、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县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实现100%,“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河长制和湖长制深化工作、渔业尾水治理工作力争走在全省前列。(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