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聚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窗口

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2020/8/27 发布时间:2020-11-12 浏览量:10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年间,德清县历届党委政府一以贯之深入践行,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为全国率先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的先行者,德清频交生态高分答卷。2016年,莫干山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实现了“叶子”变“票子”;2019年,首届美丽中国田园博览会在德清开幕,自此美丽德清登上全国舞台;德清更是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撬动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成功入围“践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典范案例”。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放眼今天,德清正在“打造绿色发展之窗”的响亮号角声中大踏步前进……

在全省率先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总面积近30平方公里的武康街道对河口村,有着全县人民的“大水缸”——对河口水库。每天,汩汩清泉通过地下管网,送往千家万户。为保护好这口“大水缸”,从2005年开始,对河口村先后关停了近20家竹拉丝厂、扇厂、笋厂、萤石矿等污染严重的企业。

也是从这一年起,对河口人收到了一份“福利”。2005年,德清县在全省率先建立并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和多元筹资、定向补偿的原则,对处于水源地的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项目的建设实施补偿。15年来,生态补助金从每年30元/亩增至最高180元/亩,村集体每年可获得80万元生态保护奖励,累计投入生态保护补偿资金5.2亿元。

近年来,村民们自觉将水源保护写进村规民约;并相继设立启动“水源保护奖”,用来奖励积极治水、护水的村民。

不仅如此,为保护东苕溪水源地,2017年,该县又探索跨行政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与余杭区签订了《东苕溪流域水环境补偿机制协议》,设立了每年1500万元的跨行政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目前,全县实施生态保护补偿的区域包括了莫干山镇、乾元镇、武康街道、下渚湖街道、舞阳街道5个镇(街道),33个行政村。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立,有效调动了干部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市生态环境局德清分局提供了一组数字,这些年来,该县对河口水库水源保护地共有85家笋厂已经全部关停或者搬迁,44家竹拉丝厂全部关闭。东苕溪沿岸合计关停1062家猪场,共拆除涉矿码头53个、非涉矿码头14个,拆除11家石料厂共25套矿山机组。 

打好“莫干牌”发展“绿色+”

在莫干山镇仙潭村,沈连根是昔日有名的毛笋加工厂老板。为何加上“昔日”二字,这还要追溯到8年前。开办笋厂21年,每年净收入80余万元,沈连根是当时村里数一数二的富裕户。但在2013年,为保护下游老虎潭水库这口“大水缸”,莫干山镇要求水库上游村庄关停竹笋厂、竹拉丝厂等污染企业。

在工厂关闭后的第10个月,沈连根的“变身计划”动工了。他请来上海的设计公司,投资上百万元,把自家废弃的厂房改造成了一家精品民宿,试营业第一周,15间价格1000多元一晚的房间就被预订完了。此后几个月里,与他一起外出考察的村民家的民宿也纷纷敲锣营业,仙潭村的红火生活自此拉开帷幕。

背靠莫干山,越来越多莫干人吃上了“生态饭”。莫干山镇党委书记高群表示,绿色一直是莫干山镇经济社会发展最鲜亮的底色,要把全镇作为整体生态作品来塑造,打好“莫干牌”,发展“绿色+”,形成可持续、有活力的新生态。 

为进一步释放“洋家乐”品牌效应。近年来,莫干山镇先后引进休闲度假类重大项目19个,总投资超120亿元,持续加速民宿产业价值链升级,横向拓展吃住行游购娱环节,推出伴手礼、展览展出、亲子游乐等经营形式。 

随着全球唯一的Discovery极限探索基地、亚洲最大的路虎体验基地相继落户,莫干山镇资源要素日益完备。“我们将坚持打好莫干山国际牌,加速夜间经济、国际赛事等业态发展。”高群表示,下一步还将引入百威啤酒餐厅、星巴克咖啡等知名品牌,并继续办好TheNorthFace、凯乐石等国际品牌户外越野赛事,让国内外旅客在莫干山静得下来、动得起来、留得下来。 

废弃荒地变身绿色田园

在乾元镇城北村方山区块,曾经飞沙漫天的矿地如今已变为一片沃土,田地里成片的水稻长势喜人。“复垦区内有10亩水稻试验田,首次种植亩产高达600公斤,目前该项目已全部种植水稻。”乾元镇城北村党总支书记夏冬冬介绍,在复垦中他们还配套了边坡复绿治理和山坡地果树种植等,将整体打造成为农业观光生态园。 

据悉,德清县曾经是一个矿山富集的资源型地区,矿业兴盛时全县矿地面积达4.57万亩。2015年,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全面关停整治全县矿山。为破解土地要素制约,该县围绕废弃矿地大做文章。根据废弃矿山的特点植入相匹配的产业,用新的产业体系与发展理念进行环境修复和生态涵养。 

“向废矿要地,是基于县情特点和生态优先要求,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一项创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把杂草丛生、坑坑洼洼的废弃矿地建设成为生态良好、利用高效的优质水田、高产粮田,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水田造好后,为了确保把地种好,该县还设置了后期管护保证金,并设立相应的粮食补助机制,形成了良性发展。 

雷甸镇雷甸村壕里土地开发项目整治总面积808亩,垦造新增耕地752亩,项目涉及雷甸镇雷甸村、乾元镇金火村。项目整治前为废弃园地,通过一年多的土地整治,目前机耕路、排灌渠、泵站等各项工程已基本完工,形成了适合现代化农业种植生产的高标准农田,已全部落实水稻种植。 

通过对低效园地、坑塘水面及荒草地实施垦造耕地,将农村散落、闲置、低效的用地建成连片优质耕地,可以将土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合理化、有效化和规范化。在此基础上,德清县还因地制宜在垦造耕地上建设优质水田、高产粮田、美丽田园,重点发展精品高效产业。今年,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县已完成土地开发垦造新增耕地面积653亩。